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7篇
  免费   708篇
  国内免费   733篇
耳鼻咽喉   60篇
儿科学   162篇
妇产科学   53篇
基础医学   564篇
口腔科学   110篇
临床医学   1200篇
内科学   896篇
皮肤病学   95篇
神经病学   160篇
特种医学   406篇
外科学   860篇
综合类   2542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014篇
眼科学   148篇
药学   1211篇
  7篇
中国医学   942篇
肿瘤学   447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250篇
  2020年   250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346篇
  2014年   424篇
  2013年   569篇
  2012年   901篇
  2011年   991篇
  2010年   901篇
  2009年   758篇
  2008年   773篇
  2007年   850篇
  2006年   755篇
  2005年   580篇
  2004年   434篇
  2003年   309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蛋白激酶C与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在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产生及其逆转中的作用。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耐药细胞株K562/A02及其敏感株K562的静息PKC活性水平,并观察了柔红霉素(daunomycin,DNR)以及耐药调节剂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屈洛昔芬(droloxifene,Drol)单独或联合应用后细胞PKC活性的变化。结果 静息状态下耐药细胞株K562/A02的PKC活性显著高于敏感株K362,有效调节浓度的Tet、Drol单独作用于K562、K562/A02细胞均可显著下调其PKC活性,联合应用有显著协同性。1μg/mLDNR可显著下调K562细胞的PKC活性,部分下调K562/A02细胞的PKC活性,有效调节浓度的Tet、Drol单独或联合应用均可加强其作用。结论 PKC参与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形成,Tet、Drol逆转K562/A02细胞的MDR可能与下调其PKC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4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基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的表达。结果4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为28.89%;Ⅰ期患者和Ⅱ~Ⅲ期患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00%和10.00%(P<0.05);在高、中、低分化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0%、15.00%和10.00%(P<0.05);无、有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71%和7.14%(P<0.05);IGF1R阳性表达率为86.67%。结论PTEN基因抑制子宫内膜癌的生长、浸润及淋巴结转移;IGF1R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31)注射液单次和多次静脉滴注在健康志愿者中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方法:男女各半的32名受试者随机分为3个单次给药剂量组和一个多次给药剂量组。用药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分别测定4组受试者不同时间点两种药物的血药浓度以及单次给药中剂量组的尿药中两种药物的浓度。经DAS软件处理后,求出其药动学参数。结果:受试者用药后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均符合二室模型。单剂量给药6.0、2.4、1.2g剂量组头孢噻肟钠t12β分别为2.53±1.51、2.23±1.18、2.68±2.65h,MRT0-tn分别为2.1±0.24、1.25±0.19、1.2±0.17h,AUC0-tn分别为312.87±134.15、137.92±39.89、69.18±16.54mg·h·L-1,AUC0-∞分别为318.64±137.4、141.4±40.46、71.26±17.44mg·h·L-1。他唑巴坦钠t12β分别为0.55±0.07、0.48±0.22、0.47±0.28h,MRT0-tn分别为1.56±0.08、0.91±0.07、0.78±0.04h,AUC0-tn分别为64.5±14.69、22.14±8.41、11.9±3.22mg·h·L-1,AUC0-∞分别为66.63±15.33、23.26±8.29、13.64±3.46mg·h·L-1。多次给药组(1.8gtid)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t12β1.5±0.51和0.49±0.14h,AUCss197.23±10.62和30.91±10.78mg·h·L-1,Cav24.65±1.33和3.86±1.35mg·L-1,DF3.92±0.41和4.68±0.59。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药时曲线下面积均与剂量呈线性关系。单次给药中剂量组10h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累计尿排率为49.6±0.58%和80.0±7.0%。结论: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31)静脉滴注给药后两种成分的血清动力学均符合一级消除动力学的二室模型。多次给药后体内无蓄积。头孢噻肟钠部分在肾中代谢,他唑巴坦钠主要从肾中代谢。  相似文献   
64.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ing trend of Ia on monocyte, lymphocyte apoptosis rate, TNF-α and IL-6 in abdominal aorta of burned rats with delayed resuscit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application of carbachol on them. Methods Adult male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control group(n =8), scald group(n =48) and scald with carbachol treatment group(n =48). In latter two groups, rats were inflicted with 30% total body surface area (TBSA) full-thickness scald and delayed fluid resuscitation. All scald rats were sacrificed at the 6th hours or 1st, 2nd, 3rd, 7th, 14th day after scald, with 8 rats at each time point. Expression of Ia antigen on monocyte and lymphocyte apoptosis rate were determined by 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on a flow cytometer, and TNF-α and IL-6 was measured by ELISA. Results Expression of la on monocyte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s. The lowest levels were recorded on the 6th hours and 1st day after scald. Subsequently, Ia was elevated gradually, but still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 rats(P <0. 01).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carbachol, Ia expression was obviously promoted, compared with the simple scald group (P <0. 01). Lymphocyte apoptosis rate, TNF-α and IL-6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s(P <0. 01).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cavachol, , lymphocyte apoptosis rate and TNF-α and IL-6 was obviously down-regulated on the 6th hours, 1st day, 2nd day and 3rd day after scald injury, compared with the simple scald group (P < 0. 01 or 0. 05). Conclusion After severe burn with delayed fluid resuscitation, there is a low la expression, high lymphocyte apoptosis rate and increased releasing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Immune function was suppressed. Carbacho] could improve the immune function of scald rats with delayed fluid resuscitation.  相似文献   
65.
DEN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肝组织基因表达谱的演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揭示肝癌诱发过程中肝组织基因表达谱的演变,为中医药防治原发性肝癌提供参考.方法:采用DEN诱发大鼠肝癌,分别于诱癌的第4周、8周、16周、20周(肝癌形成)切取肝(合肝癌)组织,常规提取RNA,Affymetrix Rat 230A GeneChip及技术检测大鼠肝组织基因表达的差异和演变.结果:在芯片的15710个基因中,正常组有9225个基因表达,诱癌4周表达增至9396个,8周增至9872个,16周增至10496个,20周有10420个.在肝癌诱发过程中,存在大量基因表达的消长以及高表达基因数的增加,其中部分已知基因的结果.结论:DEN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基因组变化是十分复杂的,而且文献追踪表明,国内外对在这些基因的功能及其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大多不明确.因此,如何逐一找到那些起着关键作用的基因,进一步阐释其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及其与中医证候演变和相应治法的关系,是今后中医基础理论实验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6.
锌缺乏对生长期大鼠免疫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饲料锌缺乏对生长期大鼠免疫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喂食锌含量不同的饲料,构建生长期缺锌大鼠模型;TUNEL方法原位检测胸腺、脾脏组织淋巴细胞凋亡,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一对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 mRNA的表达。结果: 与锌充足组(ZA)和配饲组(PF)相比,缺锌组(ZD)大鼠胸腺、脾脏淋巴细胞凋亡增多,促凋亡基因bax mRNA表达增高,补锌后上述改变可得到恢复。结论: 饲料锌缺乏导致发育中和成熟的淋巴细胞凋亡增多,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表达失衡是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7.
唐靓  盛清  朱染枫 《药学进展》2004,28(8):373-376
提高EXCEL表格在抗生素效价测定统计中的多碟兼容性。方法:对Excel统计表格进行重新编写与优化。结果:运用新Compatible表格模板即可完成任意碟数为一个试验组的统计分析。讨论:新的Compatible表格能有效减轻数据处理时的工作强度,使实用性变得更强,应用范围变得更广。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自发破裂出血的诊治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7例PHC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2 a.结果47例患者中,41例(87.23%)合并有肝硬化.行手术治疗44例(93.6%).其中行肝切除术者17例,有5例生存时间超过2 a;术后病人的死亡原因主要为肝功能衰竭(22例)、消化道出血(10例)和肾功能衰竭(5例).结论正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能够提高PHC自发破裂出血病人的生存率,手术切除肿瘤仍然是降低PHC破裂出血病人死亡率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种植体磁性附着体固位全口义齿的临床应用。方法下颌牙槽嵴严重萎缩吸收的全口义齿患者,在下颌骨前牙区骨内植入2枚种植体,4个月后制作覆盖全口义齿,磁铁安装在义齿面内。衔铁固定在种植体上,利用磁性附着体的磁吸力使全口义齿固位在牙槽骨上。结果种植体磁性固位全口义齿固位良好,患者说话和咀嚼效果满意。结论种植体磁性附体固位全口义齿。对于牙槽嵴严重萎缩吸收的患者,能明显示改善固位和咀嚼效果。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方法、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加不同的植骨方法共治疗腰椎滑脱患者50例,按植骨方法不同,随机分为A、B、C三组,比较术后疗效、复位率、植骨融合率及复位丢失率等。结果门诊随访6个月~3年,结果显示44例基本上达解剖复位,优37例,良7例,优良率达88.0%,后外侧植骨16例中有6例复位丢失,其中1例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腰椎滑脱可采用经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加不同类型的植骨方法,其中以椎间植骨及椎间cage植骨融合率较高,复位无丢失,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腰椎滑脱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