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51篇
  免费   4185篇
  国内免费   2719篇
耳鼻咽喉   374篇
儿科学   895篇
妇产科学   274篇
基础医学   2664篇
口腔科学   811篇
临床医学   5860篇
内科学   3956篇
皮肤病学   440篇
神经病学   769篇
特种医学   1715篇
外科学   4129篇
综合类   12243篇
现状与发展   18篇
预防医学   4931篇
眼科学   389篇
药学   5261篇
  47篇
中国医学   4219篇
肿瘤学   1960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525篇
  2022年   1263篇
  2021年   1590篇
  2020年   1500篇
  2019年   774篇
  2018年   845篇
  2017年   1178篇
  2016年   914篇
  2015年   1568篇
  2014年   2135篇
  2013年   2745篇
  2012年   4105篇
  2011年   4277篇
  2010年   4008篇
  2009年   3553篇
  2008年   3792篇
  2007年   3573篇
  2006年   3177篇
  2005年   2456篇
  2004年   1739篇
  2003年   1320篇
  2002年   1154篇
  2001年   1050篇
  2000年   795篇
  1999年   270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7篇
  1963年   7篇
  1962年   7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正确判断多发伤患者的创伤严重程度和预后,是目前危重病医学领域创伤诊治方面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亦是进一步降低多发伤患者死亡率的关键。本研究试图通过观察炎症指标前白蛋白(prealbumin,PA)、铜蓝蛋白(cemloplasmin,CE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胰岛素(Insulin,INS)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等10项指标在多发伤患者中的动态变化.以探讨其在多发伤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Ⅱ型(GSS-Ⅱ)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3例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的患者应用GSS—II固定系统进行复位固定,并对疗效进行总结。[结果]31例获得6~32个月随访,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无螺钉松动及断钉现象,无伤椎高度丢失。[结论]GSS-Ⅱ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短节段固定、三维稳定性、恢复并维持脊柱生理曲度的优点。适合于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  相似文献   
103.
唇腭裂患者上颌骨牵引成骨术后发音方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行颅外支架式上颌骨牵引成骨术(rigidexternaldistraction,RED)唇腭裂患者治疗前后的错误发音数量变化、不同发音部位、不同发音方法以及不同类型错误发音发生特点及其变化评价,分析上颌骨RED对患者发音方式的影响。方法:1999年至2001年行上颌骨RED的唇腭裂术后上颌发育不足患者2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15.05岁。所有患者RED前后进行语音测听并分类。治疗前后错误发音的差异性用非参数检验。结果:RED术后42.9%患者错误发音数较RED前增加,19.0%减少,38.1%无变化。从发音部位,舌尖前音错误发音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舌面音。从发音方法,错误发音多发于塞擦音。错误发音类型以咽喉摩擦/爆破音为主,其次为腭化构音和声门爆破音。上颌骨RED后腭化构音累及音节数减少,但咽喉摩擦/爆破音和声门爆破音反而增加,尤其是咽喉摩擦/爆破音。结论:唇腭裂患者经RED前移上颌骨后,会对患者发音方式产生影响,在行语音治疗前需考虑全面。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外伤性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6月-2005年6月共收治外伤性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15-38岁,平均23.96岁。诊断时间距外伤时间最短的为2d,最长的8个月,平均4.1个月。早期明确诊断后行经关节突入路胸椎间盘摘除术。[结果]11例患者获得1、1-3.8年术后随访,平均随访2.6年。根据Otani’s等分级方法进行疗效评价:优7例,良3例,可1例,差0例,失败0例。手术优良率为90.91%。[结论]外伤性胸椎间盘突出较少见,无典型临床表现,本症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手术治疗是远期优良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5.
不同浓度布比卡因高位硬膜外阻滞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位硬膜外阻滞已广泛应用在乳腺癌根治术、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除术及双上肢等多类手术中.但高位硬膜外阻滞易致膈神经和肋间神经阻滞,影响肺通气功能和呼吸方式,故其安全性备受关注.以0.375%布比卡因高位硬膜外阻滞可引起PaCO2上升[1],SpO2明显下降[2],其危险性显著增加.多少浓度布比卡因用于高位硬膜外阻滞适宜呢?为此,本研究以0.25%与0.125%两种浓度布比卡因进行比较,旨在探讨两者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外伤后阴茎异常勃起介入治疗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外伤后高流人性阴茎异常勃起的诊断与介入栓塞术治疗。方法对5例接受栓塞治疗的高流入性阴茎异常勃起患者进行回顾研究。结果4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勃起完全消退,随访半年1例疲软度不如发病前且其阴茎勃起时不坚,性生活持续时间缩短,4例勃起程度和性生活持续时间与发病前相同。结论阴茎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在高流入性阴茎异常勃起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对其出血供血动脉进行超选择性栓塞是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7.
脑保护下的颈动脉狭窄内支架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联合应用颈动脉滤器对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12例有临床症状的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接受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术中同时使用颈动脉滤器进行脑保护,并对颈动脉滤器所回收的物质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12例患者支架及滤器均成功植入,滤器均成功回收。回收物质为微小血栓颗粒、泡沫细胞、胆固醇颗粒。结论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联合应用颈动脉滤器,可有效缓解颈动脉狭窄所致的血流障碍,预防术中脱落的微小栓子进入脑内。  相似文献   
108.
血清痩素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水平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 选取年龄在60-92岁的158例老年男性,采用双能X线法(DXA)检测骨密度,并根据测值将受试者分为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两组空腹血清瘦素浓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血清瘦素测值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肥胖组与非肥胖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组血清瘦素测值明显低于非骨质疏松组,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清瘦索测值并不随老年男性的年龄而变化。但与老年男性的体重指数呈正相关,血清瘦素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有较好的预示及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9.
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6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瑞甘(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慢乙肝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接受门冬氨酸鸟氨酸,对照组用门冬氨酸钾镁,均治疗4~6wk,观察病人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TB,ALT,AST,r-GT)、HBVM(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VDNA。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4%和76.7%,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作用;对血清HBVDNA阴转及血清HBVM转换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评价^18F-FDG hPET/CT代谢显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1例结直肠癌术后临床可疑肿瘤复发或转移的患者采用GEHAWKEYE符合线路SPECT进行^18F-FDG显像,获得经X线衰减校正后的三维断层图像,由计算机完成各断层图像的融合,以目测法进行诊断分析,并与CT、病理学检查、临床随访作出的最后诊断进行对比。结果 ^18F-FDG hPET/CT代谢显像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诊断的灵敏度为93%(57/61),特异性为80%(16/20),阳性预测率为93%(57/61),阴性预测率为80%(16/20);而常规CT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37/55)、73%(19/26)、84%(37/44)、51%(19/37);^18F-FDG hPET/CT代谢显像共检出病灶126个,65例相同视野hPET/CT代谢显像与诊断CT常规影像检查复发转移病灶检出数分别为91个和46个。结论 ^18F-FDG hPET/CT显像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优于CT;通过与同机定位CT图像融合可有效地对病变进行定性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