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38篇
  免费   2241篇
  国内免费   1377篇
耳鼻咽喉   102篇
儿科学   406篇
妇产科学   178篇
基础医学   1465篇
口腔科学   507篇
临床医学   3055篇
内科学   1819篇
皮肤病学   215篇
神经病学   408篇
特种医学   789篇
外科学   1771篇
综合类   6508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2994篇
眼科学   378篇
药学   2970篇
  21篇
中国医学   2298篇
肿瘤学   1067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640篇
  2021年   844篇
  2020年   726篇
  2019年   401篇
  2018年   428篇
  2017年   654篇
  2016年   515篇
  2015年   1025篇
  2014年   1319篇
  2013年   1529篇
  2012年   2479篇
  2011年   2521篇
  2010年   2336篇
  2009年   1857篇
  2008年   2098篇
  2007年   1824篇
  2006年   1579篇
  2005年   1168篇
  2004年   771篇
  2003年   564篇
  2002年   415篇
  2001年   381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8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老年ACS患者分为A组 (常规教育)和B组 (个体化教育),B组通过指导患者制定合适的活动度、掌握缓解疼痛的方式、改善遵医行为、减少冠心病强危险因素以及改变A型行为等方法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A组分小组实施教育.对2组患者康复效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2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A组低于B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ACS患者的诊疗过程中,实施个体化教育对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危险因素的发生具有重要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2.
邵建平 《中原医刊》2006,33(19):15-16
目的总结梗阻性结直肠癌一期切除吻合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5月~2006年5月收治的36例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一期肠切除吻合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病人中术后1例出现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死亡3例,均为心肺疾患所致,其余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对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如果适应证掌握得当,采用术中一次完成的肠道准备,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社区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独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独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7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独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干预组采取社区健康干预,如疾病防治知识讲解、自我保健训练及干预人员(志愿者)与患者结对提供帮助与督促等;对照组未采取社区健康干预.于6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QOL)测评表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心理状态、焦虑心理状态及QOL总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通过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独居患者进行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1,2-环己二胺异柠檬酸铂(Ⅱ)及1,2-环己二胺柠檬酸铂(Ⅱ)的合成及鉴定方法。抗癌试验表明前者在40及80mg/kg 剂量下对小鼠 L1210、P388及S180均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且有部分动物可治愈;后者对 L1210也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但较前者为弱。  相似文献   
15.
目的:超声监测胆囊在针刺穴位后的收缩功能,借此对胆囊炎进行诊断。方法:对临床上已经确诊的51例胆囊炎病例进行超声检查,并测量相关径线,然后运用针刺相关穴位,使胆囊收缩,在针刺后10 min2、0 min、30 min分别进行超声检查,测量相关径线,然后运用胆囊容积计算公式计算出收缩前后胆囊容积,计算胆囊收缩功能。随机抽取与病例组年龄范围相同的25例健康成年人,在针刺穴位胆囊收缩前后进行超声检查,计算胆囊收缩功能,以进行正常对照。将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作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结果:病例组针刺穴位后的胆囊收缩功能明显低于正常组(t<0.01)。结论:超声监测胆囊在针刺穴位后的收缩功能,可以对胆囊炎进行诊断,并且具有无损伤、痛苦小、病人易接受、可重复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肥胖类型与脑卒中亚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肥胖类型与脑卒中亚型的相关性。方法将57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脑出血组126例,脑梗死组447例,脑梗死组再分为脑血栓形成组(215例)和腔隙性脑梗死组(232例),另外选择277例无脑卒中者为对照组。测量腰围、臀围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和腰臀比(WHR),分析肥胖参数与脑卒中各亚组的关系。结果脑卒中各亚组与对照组肥胖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WHR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WHR增大明显增加脑卒中各亚组的危险性(P<0.05);女性腹围增大患腔隙性脑梗死危险性升高(P<0.05);男性体重增加患脑出血的危险性升高(P<0.01)。结论腹型肥胖是脑出血、脑血栓形成和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专家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压氧(HBO)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时间窗,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本研究应用新生大鼠HIBD模型探讨HBO治疗的最佳时间窗,结论是单次HBO治疗新生大鼠HIBD的最佳时间在缺氧缺血后的6 h之内.尽管,HBO治疗的时间愈早,疗效愈好,早有定论;但这个实验结果仍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虽然,动物实验证实HBO治疗能够通过增加氧在脑中弥散,从而减轻脑水肿、调节脑代谢、抑制凋亡的发生.然而就HBO的临床应用存在着相当大的分歧.HBO治疗的目标不是缺血灶的中心区,而是周围半影区中可存活的,但无功能的神经细胞,因此开始应用HBO的最佳时机也应该在缺氧缺血/再灌注后的6 h之内,亦即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发生之前.但由于出生后6 h,为临床急症处理期,显然,缺氧缺血后6 h之内的这个时间窗,限制了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的可能性.当然,发表本文并不意味着本刊对此观点的肯定,也不是本研究完美无缺.事实上,本研究缺少一定疗程,也没有对行为进行观察;更不应以单次治疗结果判断疗效;其样本数不符本刊论著(以小动物为研究对象时,每组不少于8只)的要求.因此,希望今后的研究能够注意这些问题.发表此文的目的是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关注这个话题,并希望能有更深入的研究发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反义核酸对膀胱癌细胞恶性表型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分别构建转染COX-2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和空载体的膀胱癌细胞系5637-AS细胞和5637-P细胞,RT-PCR及W estern b lot分析转染细胞COX-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MTT比色实验、Boyden侵袭小室法和裸鼠成瘤实验分别检测转染细胞体外增殖速度、体外侵袭力和体内成瘤性。结果RT-PCR结果显示,5637-AS细胞COX-2/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mRNA比值(0.65)明显低于5637(0.92)和5637-P细胞(0.90);W estern b lot提示5637-AS细胞COX-2/β-actin比值(0.29)明显低于5637细胞(0.46)和5637-P细胞(0.44)。MTT比色实验显示5637-AS细胞较5637-P、5637细胞生长速度减慢,三者倍增时间分别为3.6 d、2.9 d和2.9 d。体外侵袭实验结果表明,5637-AS侵袭细胞数显著低于5637细胞及5637-P细胞(18.20±5.97比45.40±8.12,18.20±5.97比44.10±6.47,P<0.01)。裸鼠成瘤实验中,5637-P、5637细胞接种裸鼠后第5天肿瘤长出,而5637-AS细胞第7天肿瘤长出;30 d后5637-AS细胞接种组瘤体重量(392.15 mg±33.58 mg)明显小于5637细胞(738.26 mg±66.32 mg),和5637-P细胞接种组(698.53 mg±88.76 mg),P<0.01。结论膀胱癌细胞中COX-2过表达与细胞的恶性表型相关,反义技术抑制COX-2表达可以逆转膀胱癌细胞的恶性表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下肢缺血模型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制作兔左下肢缺血模型,术后随机分为rhG-CSF治疗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24);应用流式细胞学技术、动脉造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比较两组外周血CD34 细胞的含量、缺血下肢侧枝血管计数及肌肉毛细血管密度。结果治疗后3 d实验组CD34 含量(%)为(0.7150±0.0873)明显高于对照组(0.3983±0.0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在第15、30天时侧枝血管计数(6.33±0.82、9.17±0.75)均高于对照组(3.33±0.52、4.17±0.75)(P<0.01);第40天实验组内收肌毛细血管密度平均为8.5/HP,明显高于对照组4.2/HP(P<0.01)。结论rhG-CSF可以增加兔缺血下肢的毛细血管数量,有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细胞间可溶性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UAP患者62例采用完全随机化方法分成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2),在常规抗血小板、扩血管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美托洛尔(12.5mg,2次/d×3d)口服,治疗组服卡维地洛(6.25mg,2次/d×3d),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hs-CRP、IL-6、sICAM-1值。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hs-CRP、IL-6、sICAM-1均无显著性差异;用药后两组3指标均较用药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在用药后IL-6、sI-CAM-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用药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心肌耗氧量均较用药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心肌耗氧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维地洛可显著降低UAP患者的炎症因子IL-6、sICMA-1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