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51篇 |
免费 | 613篇 |
国内免费 | 34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5篇 |
儿科学 | 122篇 |
妇产科学 | 27篇 |
基础医学 | 457篇 |
口腔科学 | 108篇 |
临床医学 | 735篇 |
内科学 | 509篇 |
皮肤病学 | 56篇 |
神经病学 | 84篇 |
特种医学 | 186篇 |
外科学 | 578篇 |
综合类 | 1495篇 |
现状与发展 | 2篇 |
预防医学 | 816篇 |
眼科学 | 23篇 |
药学 | 690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664篇 |
肿瘤学 | 20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94篇 |
2023年 | 81篇 |
2022年 | 191篇 |
2021年 | 240篇 |
2020年 | 203篇 |
2019年 | 103篇 |
2018年 | 126篇 |
2017年 | 149篇 |
2016年 | 127篇 |
2015年 | 237篇 |
2014年 | 277篇 |
2013年 | 354篇 |
2012年 | 503篇 |
2011年 | 522篇 |
2010年 | 458篇 |
2009年 | 444篇 |
2008年 | 455篇 |
2007年 | 475篇 |
2006年 | 448篇 |
2005年 | 353篇 |
2004年 | 246篇 |
2003年 | 215篇 |
2002年 | 170篇 |
2001年 | 139篇 |
2000年 | 112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研究地震前和地震后15 d、30 d汶川映秀镇居民卫生防疫意识的变化,为开展震后群众防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卫生防疫意识调查表,对灾民进行问卷调查,应用χ2检验决定差异显著性. 结果:完成有效问卷121份.统计表明震后映秀灾民接受卫生宣教的人数显著增加(P=0.000).理想的饮用水源由震前的山泉水和自来水转变为瓶装水和山泉水.认为粪便应该灭蝇处理的人比例显著上升(P=0.001).认为生活垃圾应该掩埋或焚烧的比例以及便后应洗手的比例都显著上升.当可能出现疫情时,选择提醒他人注意或积极上报的意识较震前显著上升(P=0.001).多数居民选择使用药物喷洒进行蚊蝇防制.对自身疾病关注度加大,等待医疗队送医送药或自己随意服药的意识加强. 结论:映秀镇居民在震后经过卫生宣教后卫生防疫意识较震前提高,但对医疗和消毒服务有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急性下壁心梗并发症及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的106例下壁AMI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其中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使用参麦注射液者设为观察组,其他设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治疗结束后计算临床总有效率,观察心脏彩超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使用升压药时间。结果 2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4.1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90%,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彩超指标提示,治疗后2组患者的LVEF、E峰、A峰、E/A值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LVEF、E峰、E/A值升高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升压药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养心复脉的作用,对下壁AMI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下壁AMI并发低血压患者升压药的使用时间,但对并发症的发生无影响,临床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128 Hz音叉和10 g单尼龙丝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无脑血管病及腰椎疾病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157例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同时用128 Hz音叉和(或)10 g单尼龙丝检查进行感觉检查,计算两种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128 Hz音叉、10 g单尼龙丝、128 Hz音叉联合10 g单尼龙丝及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积分(MDNS)检查均与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呈正相关(r=0.227、0.230、0.289和0.386,P值均<0.05).以NCV检查为标准,128 Hz音叉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2.7%、50.0%和64.7%,10 g单尼龙丝检查分别为29.3%、90.7%和59.3%,128 Hz音叉联合10 g单尼龙丝检查分别为79.8%、91.3%和81.2%,MDNS检查分别为56.6%、83.3%和66.0%.DPN的发生率为64.7%(99/153),51.6%(79/153)的患者存在不同的临床症状,包括麻木73例,针刺感38例,疼痛47例,踩棉花样感31例,足部溃疡3例.结论 128 Hz音叉联合10 g单尼龙丝检查在DPN早期临床筛查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
建设综合性药学实验课程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综合性药学实验的教学改革,探讨如何建立一体化多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建立综合性药学实验课程,进行药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素质高、能力强人才等问题。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 分析卡培他滨或贝伐单抗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病理诊断为“任何原发肿瘤”(primary tumor,T)、“任何区域淋巴结”(regional lymph nodes,N)、“远处转移”(distant metastasis,M)1期(TXNXM1)的结直肠癌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病例资料.予以一线标准方案化疗,待病情缓解或稳定后,按照维持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和贝伐单抗维持治疗组,评价两组患者维持治疗的疗效及不良事件.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病例66例,卡培他滨组41例,贝伐单抗组25例.卡培他滨维持化疗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5.6个月,贝伐单抗维持治疗组中位PFS为7.7个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HR:1.171,95% CI:0.701 ~1.966P>0.05).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28.2个月,贝伐单抗维持治疗组中位OS为31.9个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HR:1.143,95% CI:0.602 ~2.180,P>0.05).两组均无Ⅳ级不良事件发生,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较高(P<0.05),贝伐单抗维持治疗组出血发生率较高(P<0.05),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伐单抗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相较卡培他滨显示出更长的疾病控制时间和总生存时间,但无统计学差异;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建议选择卡培他滨进行维持化疗. 相似文献
97.
目的:比较伤椎椎弓根固定结合伤椎成形与跨伤椎椎弓根固定结合伤椎成形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70例,其中35例采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A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55~74 (64.03±7.82)岁;AO分型A3型26例,A4型9例。其余35例采用短节段跨伤椎椎弓根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术(B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54~72(62.78±6.40)岁;A3型28例,A4型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参数。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至少12个月;术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损伤部位、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bb角与伤椎前缘高度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A组分别为(5.5±2.5)、(1.8±0.8)、(0.9±0.4)分,B组分别为(5.4±2.3)、(1.7±0.6)、(1.2±1.8)分;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例:A组分别为(40.4±8.8)%、(92.0±4.9)%、(87.1±3.8)%,B组分别为(41.2±6.6)%、(93.2±4.6)%、(80.0±4.3)%;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A组分别为(18.4±6.9)°、(2.8±2.2)°、(4.2±2.6)°,B组分别为(16.8±7.2)°、(2.7±2.5)°、(6.0±2.4)°。所有患者术前与末次随访3项评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例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比例与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出现2例内固定失败,B组出现4例内固定失败。两组均无神经并发症。结论: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伤椎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与单纯结合伤椎成形均能取得良好临床疗效,但伤椎固定结合成形术更有利于维持术后伤椎高度和矢状位排列,减少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值得研究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兔抗淋球菌外膜蛋白Porin I(P I)的多克隆抗体阻断淋病奈瑟菌对泌尿生殖道上皮的黏附作用。方法:将自行构建表达的淋球菌GST-P I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兔,获得兔抗P I蛋白的多抗血清,纯化后得到P I-IgG抗体。建立淋球菌感染BALB/c小鼠模型,并通过观察阴道黏膜改变、分泌物涂片、冲洗液培养及阴道组织病理变化评价兔抗P I-IgG抗体对淋球菌黏附的影响。结果:经1 m g/m l兔抗P I-IgG处理后3 h再接种淋球菌的BALB/c小鼠生殖道黏膜未见红肿及脓液,分泌物涂片及阴道冲洗液未检及淋球菌,阴道组织病理检查也未见炎症细胞浸润。而低于浓度1 m g/m l及长于3 h兔抗P I-IgG处理的小鼠阴道组织病理可检及炎症细胞,但其它检查结果阴性。结论:纯化的抗淋球菌GST-P I融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能有效抑制淋病奈瑟菌对小鼠泌尿生殖道上皮的黏附与感染,阻断作用及持续时间与抗体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99.
窦长武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7,29(6):452-455
脑胶质瘤是人体颅内最为多见的恶性肿瘤,现有的手术加放疗加化疗的综合治疗措施仍难以根治。树突细胞(DC)作为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APC),能够诱导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生成。应用肿瘤相关抗原或抗原多肽体外冲击致敏DC制成疫苗,回输或免疫接种于载瘤宿主,可诱发特异性CTL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本文就DC疫苗在脑胶质瘤治疗研究中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MK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新生的关系,为宫颈鳞癌的化学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宫颈鳞癌和1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MK蛋白的表达,并对其微血管(CD34标记)计数.结果:宫颈鳞癌组织中MK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P<0.01),MK蛋白的高表达与宫颈鳞癌病灶的大小及临床分期相关性显著(P=0.045;P=0.002),与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MK蛋白表达阳性者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阴性者,二者正相关(P=0.043).结论:MK蛋白过表达可能参与了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并与宫颈鳞癌的血管新生密切相关,可作为宫颈鳞癌化学防治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