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1篇
  免费   613篇
  国内免费   349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122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457篇
口腔科学   108篇
临床医学   735篇
内科学   509篇
皮肤病学   56篇
神经病学   84篇
特种医学   186篇
外科学   578篇
综合类   1495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816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690篇
  8篇
中国医学   664篇
肿瘤学   208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354篇
  2012年   503篇
  2011年   522篇
  2010年   458篇
  2009年   444篇
  2008年   455篇
  2007年   475篇
  2006年   448篇
  2005年   353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原发性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 7(P2 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CNA)的表达 ,探讨两者与IgA肾病病理分级及其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择行肾穿刺活检的IgA肾病住院患者 5 2例 ,并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其分为肺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血瘀证、湿热证六型。系膜增生的病理组织学分为 4级。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2 7、PCNA的表达。结果 :(1)IgA肾病各个病理分级P2 7、PCNA的表达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显示随着系膜细胞增生的病理分级程度增高 ,PCNA的表达增高 ,而P2 7的表达则按相反方向进行。病理分级和P2 7、PCNA表达的等级相关性检验 (Spearman法 )显示 :P2 7的表达与病理类型呈非常显著负相关 ,而PCNA的表达与病理类型呈显著正相关。 (2 )IgA肾病三个中医证型的病理分级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气阴两虚证的病理分级比湿热证、肝肾阴虚证高 ,湿热证与肝肾阴虚证的病理分级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3)随着湿热→肝肾阴虚→气阴两虚的进展 ,P2 7的表达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 ,而PCNA的表达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 :(1)P2 7、PCNA作为判断IgA肾病肾脏组织学损伤程度和预后的指标值得深入研究。 (2 )IgA肾病中医证型之间病理分  相似文献   
62.
国产带锁髓内钉(PEN)在临床应用中,由于远端安装锁钉的固定器经常出现误差,导致远端的锁钉锁不进去。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笔者总结并改进远端固定器,成功率很高。应用改进后的PEN治疗27例骨折患者,远端锁钉全部成功。  相似文献   
63.
研究在负荷为20 kg COD/(m3.d)正常运行的EGSB(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反应器中,处理高浓硫酸盐废水。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驯化,在进水COD为4 000 mg/L的条件下,进水SO42-质量浓度可提升至约1 800 mg/L,获得了9 kg SO42-/(m3.d)的运行能力。较高的有机负荷使得产气量较大随之带来明显的气提效应,再加上较高的上升流速所产生的良好的气固分离效果,使得气相中的硫元素含量较高,达到了质量分数43.8%。硫酸盐还原菌所能达到的最大电子流比重为31.4%,对应的最低COD/SO42-值约为2.0。EGSB反应器内溶解性硫化物与相应的自由硫化氢质量浓度为255 mg/L和102 mg/L,未对SRB与产甲烷菌产生任何毒性。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颅脑损伤后海马区notch1相关微小RNA(miRNA)、notch1及nestin的表达变化,探讨颅脑损伤后神经干细胞增殖机制.方法 采用自由落体法复制闭合性颅脑损伤小鼠模型,于伤后4 h、1 d和3 d处死动物.(1)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伤后4 h、1 d和3d伤侧海马区mir-326、mir-34a和notch1 mRNA的表达变化.(2)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伤后3 d伤侧海马齿状回区notch1和nestin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1)颅脑损伤后4 h、1 d和3 d组海马区mir-326和mir-34a表达水平分别为假手术组的(0.36±0.16)、(0.16±0.04)、(0.36±0.17)倍和(0.48±0.15)、(0.50±0.04)、(0.25±0.14)倍,均低于假手术组(P<0.01);(2)颅脑损伤后4 h、1 d和3 d组海马区notch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假手术组的(1.77±0.17)、(2.55±0.48)和(2.44±0.58)倍,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颅脑损伤后3 d组海马齿状回区notch1阳性细胞明显多于假手术组[(18.20±3.56)个比(0.40±0.55)个,P<0.01].(3)颅脑损伤后3 d组海马齿状回区nestin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21.80±5.07)个比(0.80±0.45)个,P<0.01].结论 在颅脑损伤后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增殖过程中,mir-326和mir-34a表达明显降低,其靶基因notch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提示mir-326和mir-34a可靶向抑制notch信号分子,调控伤后神经干细胞增殖过程.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xpression of notch1-related miRNA, notch1 and nestin,and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neural stem cells proliferation in hippocampus of mice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Methods Mice were suffered closed head injury, and then sacrificed at 4th h,1st day and 3rd day post-injury.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mir-326, mir-34a and notch1 mRNA in mice hippocampus at 4th h, 1st day and 3rd day post TBI. Immunofluorescence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of notch1 and nestin in mice hippocampus at 3rd day post TBI. Results ( 1 ) Relative to sham group, the levels of mir-326 and mir-34a at 4th h, 1st day and 3rd day after TBI in the hippocampus were respectively (0. 36 ± 0. 16),(0. 16±0.04), (0.36±0. 17) and (0.48±0. 15), (0.50±0.04), (0.25 ±0. 14) fold (P<0.01);(2) Relative to sham group, the levels of notch1 mRNA at 4th h, 1st day and 3rd day post TBI injury in the hippocampus were respectively (1.77 ±0. 17), (2.55 ±0.48) and (2.44±0.58) fold (P<0.05).Notch1 + cells in the DG at 3rd day post TBI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to sham group ( 18.20± 3.56 vs 0. 40 ±0. 55 ,P <0. 01 ); (3) Nestin + cells in the DG at 3rd day post TBI were increased apparently compared to sham group (21.80 ± 5. 07 vs 0.80 ± 0. 45, P < 0. 01 ). Conclusion mir-326 and mir-34a may play a key role in trauma-induced neural stem cells proliferation in hippocampus in vivo by targeting notch1 signaling.  相似文献   
65.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减压cage椎间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与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纳入自2013-06—2015-06诊治的110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cage椎间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治疗55例(cage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55例(zero-p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2个月JOA评分、NDI指数、颈椎曲度、颈椎节段高度及植骨融合率,术后1周、3个月吞咽困难发生例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22.78±3.10)个月随访。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个月JOA评分、NDI指数、颈椎曲度、颈椎节段高度、植骨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zero-p组术后1周、3个月吞咽困难发生例数少于cag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cage椎间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与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的风险明显较低,其安全性更符合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和总结移位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从2010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9例移位髋臼骨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 1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临床效果评价采用改良的d’Aubigne-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14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9.5%。1例术后出现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并股骨头缺血坏死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1例采用后入路患者发生异位骨化,1例术中牵拉损伤坐骨神经。结论采用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治疗移位髋臼骨折,能重建髋关节的匹配及稳定性,术后患者可早期活动,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观察在脂质引起佛波酯(PMA)促分化后人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THP-1)凋亡中有无内质网(ER)应激,探讨巨噬细胞凋亡在慢性肾脏疾病并发加速进展的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事件中的作用。 方法 密度梯度法提取低密度脂蛋白,制备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Hoechst染色定量计数凋亡细胞比例。caspase3,7活性测定检测凋亡。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变化。酶学反应法测定细胞内游离胆固醇(FC)和胆固醇酯(CE)的含量。Western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测定细胞乙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生长停滞及DNA损伤基因(CHOP)和Bcl-2的表达。 结果 ACLDL呈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促进细胞凋亡。100 mg/L ACLDL与THP-1巨噬细胞作用24 h,油红O染色下细胞内脂滴显著增多,细胞内FC和CE含量显著增加(P < 0.01)。Western印迹显示,ACLDL 100 mg/L作用3~24 h,ACAT1、CHOP表达较作用前持续升高,Bcl-2表达持续降低。实时定量PCR显示,ACLDL作用12~24 h,较作用前促进CHOP mRNA表达(P < 0.01),抑制Bcl-2 mRNA表达(P < 0.01);ACLDL作用24 h点,较无ACLDL作用组促进CHOP mRNA表达(P < 0.01),抑制Bcl-2 mRNA表达(P < 0.01),但对ACAT1表达没有影响。 结论 在ACLDL引起的THP-1巨噬细胞凋亡中存在ER应激。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和血清脂蛋白(a)[Lp(a)]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变化并 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26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 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45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浆DD和 血清Lp(a)的水平。结果:DD、Lp(a)水平SDM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EDN和CDN组显著高 于SDM组和对照组(P<0.01),CDN组显著高于EDN组(P<0.01)。DD和Lp(a)分别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 0.523,0.426,P<0.01)。结论:DN患者血浆DD和血清Lp(a)水平随着UAER的增加而升高,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可 能与DN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采用铰链式肘关节外固定支架辅助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肱骨远端B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07年4月收治11例陈旧性肱骨远端B犁骨折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1.5~6.0个月(平均3.1个月),采用铰链式肘关节外固定支架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根据Mav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其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11例患者术后获10~18个月(平均12.5个月)随访.骨折临床愈合时间3.5~6.0个月,平均4.6个月.患者肘关节经功能锻炼后平均活动范围:伸直19.4°±6.5°,屈曲124.2°±11.3°;前臂旋前72.8°±5.4°,旋后67.6°±7.3°.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由术前(52.4±7.6)分上升至(85.7±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61,P=0.000);其中优5例,良4例,可2例.结论 采用切开复位内同定治疗陈旧性肱骨远端B型骨折,术后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辅助下活动肘关节,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0.
锁骨钩钢板在锁骨远端创伤的应用及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并发症的原因并探讨进一步防治措施。方法:2001年9月至2008年2月治疗50例锁骨远端创伤患者,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19~77岁,平均43岁。新鲜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36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14例。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测量肩关节前屈上攀活动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采用Karlsson标准及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随访7~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1周所有患者均能进行肩关节主动活动。术后6周均完全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按照Karlsson标准,优44例,良6例。对患肩进行Constant—Murley评分,术前患肩平均(73.8&#177;8.3)分,术后平均(59.6&#177;6.7)分,术后评分高于术前。无伤口感染发生,5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均得到及时治疗,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肩锁关节再次脱位。结论: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和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固定坚强可靠、能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同时又能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