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从枳椇子Hovenia acerba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3β-Hydroxy-3-de-oxymoron ic ac id(Ⅱ)和胡萝卜苷(Ⅲ)。上述三个化合物均为自该属植物中首次获得。  相似文献   
32.
目的:采用分子模拟技术从宽体金线蛭来源多肽库中筛选抗凝活性多肽,结合分子对接初筛及分子动力学模拟复筛,最终通过抗凝实验验证得到宽体金线蛭抗凝活性多肽。方法:利用虚拟酶切技术对宽体金线蛭蛋白库进行酶切,得到宽体金线蛭多肽候选库;选择凝血酶为凝血活性靶点,采用HPEPDOCK及Discovery Studio CDOCKER两种方法进行分子对接,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对分子对接初筛结果中对接结合能高的复合物进行动力学模拟复筛,通过MM-PBSA模块分析计算凝血酶-多肽复合物结合自由能;最后采用固相合成法化学合成复筛中稳定结合的宽体金线蛭多肽并进行体外抗凝活性测定。结果:经过虚拟酶切共得到3317条无毒多肽,通过分子对接进行初筛,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复筛,得到1条结合凝血酶效果最好的目标抗凝肽,该多肽序列为QNTVGLDDFFSSYER,结合自由能为–427.506 kJ·mol–1。凝血酶Arg233残基是该凝血酶-多肽复合物中介导结合相互作用的关键氨基酸。该宽体金线蛭抗凝肽在体外活性测定中确能延长凝血酶时间。结论:利用分子模拟技术有效筛选出1条宽体金线蛭抗凝活性肽,...  相似文献   
33.
缺血性脑卒中造成的脑损伤可以继发认知或行为障碍。研究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是血管性痴呆的一个危险因素。涉及共同的病理生理过程及相似的危险因素。在发病机制上存在联系,均包含了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及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缺血性脑卒中后存在的微梗死、微血管改变、局部神经元萎缩和神经退行性变均可能是继发血管性痴呆的病理机制。但是,两者相关的具体机制仍然未完全阐明。  相似文献   
3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脂减肥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建立降脂减肥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h im-pack(岛津)ODS C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25.3∶74.7),流速为0.9 mg/m l,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葛根素在0.114 0~0.570 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0.67%。结论此测定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5.
不同时间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医院2003年11月-2004年4月与2005年1-12月两个时间段医院感染监测结果,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对临床送检的标本做细菌培养.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均是医院常见菌株,两时间段分别为30.35%、18.41%、8.46%和19.74%、17.11%、14.04%;从构成比来看铜绿假单胞菌较上年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肠球菌属较上年显著升高,分别为5.97%和12.5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科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数据(27.28%)明显高于其他科室,与内科(1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神经科、ICU肠球菌属医院感染数据明显低于其他科室,脑神经科与骨科、外科和内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ICU仅与骨科和内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年数据表明,医院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今后在减少革兰阴性菌感染同时,还应制定减少革兰阳性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对患者靶控输注(TCI)异丙酚意识消失时EC50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脊柱手术或全髋置换术患者60例,年龄18~64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4组(n=15):异丙酚血浆靶浓度输注组(Tp组)、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输注组(Te组)、AHHD+Tp组和AHHD+Te组.入室后经30 min外周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0.7 nl·kg-1·h-1,AHHD+Tp组和AHHD+Te组同时经颈内静脉输注4%琥珀酰明胶15 ml/kg行AHHD.AHHD结束后TCI异丙酚,初始靶浓度为1.2μg/ml,到达该浓度30 S后,采用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价患者的意识状态,然后以0.3 μg/ml的浓度梯度增加靶浓度,直至患者意识消失(OAA/S=0分),记录此时异丙酚的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靶浓度.采用概率单位法计算异丙酚意识消失时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 Tp组、Te组、AHHD+Tp组和AHHD+Te组意识消失时异丙酚的EC50及其95%CI分别为3.74(3.46~4.16)、2.32(2.17~2.42)、4.12(3.81~4.32)、2.38(2.14~2.56)μg/ml.与Tp组比较,AHHD+Tp组意识消失时异丙酚的EC50升高(P<0.05);与Te组相比,AHHD+Te组意识消失时异丙酚的EC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HHD可升高患者TCI异丙酚意识消失时血浆靶浓度的EC50,对效应室靶浓度的EC50无影响.  相似文献   
37.
青少年先天缺牙正畸治疗前后PAR指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PAR指数评价青少年先天缺牙患者正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例先天缺牙的青少年错患者,采用PAR指数对矫治前后的牙齿排列、磨牙关系、覆盖、覆及中线情况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先天缺牙青少年患者正畸治疗后的PAR总分和加权总分均小于治疗前,正畸治疗前后的PAR指数除中线外,其他各项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PAR总分值减少(14.25±7.91)分,减少百分率为(80.90±11.09)%;权重PAR总分值减少(15.45±8.16)分,减少百分率为(75.34±18.41)%。结论PAR指数能较好地反映青少年先天性缺牙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特征的改善程度,但还存在一定缺陷。在临床应用时还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切口痛大鼠皮下注射瑞芬太尼后对痛觉敏感性和脊髓背角NRF-1与NR2B表达的影响,探讨NRF-1-NR2B通路在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手术组(S组):切口痛+生理盐水;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手术+瑞芬太尼组(SR组):切口痛+瑞芬太尼。瑞芬太尼皮下输注速率2.66μg·kg-1·min-1。于术前24h及术后2、6、12、24和48h测定机械缩足阈值(PMWT)和热缩足潜伏期(PWTL)。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术侧L4~6脊髓节段背角NRF-1与NR2B的水平。结果与术前24h比较,术后不同时点S组和SR组PMWT明显降低、PWTL明显缩短(P0.05)。与C组比较,术后不同时点S组和SR组PMWT明显降低、PWTL明显缩短(P0.05)。与S组和R组比较,术后不同时点SR组PMWT明显降低、PWTL明显缩短(P0.05)。与C组比较,术后48hS组、SR组术侧脊髓背角NRF-1和NR2B的MOD明显升高(P0.05)。与S组和R组比较,术后48hSR组术侧脊髓背角NRF-1和NR2B的MOD明显升高(P0.05)。结论皮下注射瑞芬太尼提高足跖切口痛大鼠的术后痛觉敏感性,并增加术侧脊髓背角NRF-1与NR2B的表达,提示脊髓背角NRF-1和NR2B可能参与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过敏中的形成。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 研究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草醛(1)、丁香醛(2)、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对羟基苯甲醛(5)、2-羟基苯并噻唑(6)、丁香脂素(7)、hydroxydihydrobovolide(8)、黑麦草内酯(9)、蚱蜢酮(10)、棕榈酸甘油酯(11)、反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12)、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13)、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14)、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15)、芦丁(16)。结论 化合物11214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