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769篇 |
免费 | 4279篇 |
国内免费 | 429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38篇 |
儿科学 | 846篇 |
妇产科学 | 613篇 |
基础医学 | 5981篇 |
口腔科学 | 1141篇 |
临床医学 | 9851篇 |
内科学 | 8791篇 |
皮肤病学 | 500篇 |
神经病学 | 2117篇 |
特种医学 | 321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9篇 |
外科学 | 5559篇 |
综合类 | 17276篇 |
现状与发展 | 13篇 |
预防医学 | 6499篇 |
眼科学 | 1662篇 |
药学 | 7552篇 |
42篇 | |
中国医学 | 6231篇 |
肿瘤学 | 49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0篇 |
2023年 | 602篇 |
2022年 | 1501篇 |
2021年 | 1866篇 |
2020年 | 1486篇 |
2019年 | 1126篇 |
2018年 | 1147篇 |
2017年 | 1186篇 |
2016年 | 1039篇 |
2015年 | 1704篇 |
2014年 | 2253篇 |
2013年 | 2287篇 |
2012年 | 3404篇 |
2011年 | 5569篇 |
2010年 | 3746篇 |
2009年 | 2750篇 |
2008年 | 3062篇 |
2007年 | 2831篇 |
2006年 | 2720篇 |
2005年 | 3348篇 |
2004年 | 6831篇 |
2003年 | 6275篇 |
2002年 | 5036篇 |
2001年 | 3867篇 |
2000年 | 2880篇 |
1999年 | 3073篇 |
1998年 | 1973篇 |
1997年 | 1717篇 |
1996年 | 1060篇 |
1995年 | 916篇 |
1994年 | 940篇 |
1993年 | 1404篇 |
1992年 | 976篇 |
1991年 | 811篇 |
1990年 | 553篇 |
1989年 | 378篇 |
1988年 | 248篇 |
1987年 | 228篇 |
1986年 | 184篇 |
1985年 | 82篇 |
1984年 | 49篇 |
1983年 | 23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17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8篇 |
1975年 | 3篇 |
1974年 | 3篇 |
1930年 | 3篇 |
18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96例精神分裂症残疾评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致残情况。方法:收集我院1998年1月至2003年7月进行残疾评定的精神分裂症502例,采用中国实用残疾人评定标准评定精神残疾及等级。结果:502例中496例(98.8%)评定为精神残疾,其中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12.1%、54.8%、33.1%。结论:精神分裂症致残率较高,其程度受性别、婚姻状况、药物依从性及社会支持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43.
心理支持疗法对机械通气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心理支持疗法(PST)对ICU患者机械通气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34例连续机械通气时间在20h的清醒患者,随机分为采用标准的PST方法进行治疗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焦虑抑郁程度和应激反应改变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部分应激反应激素水平升高幅度也明显大于观察组。结论 PST可通过缓解机械通气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减轻机械通气带来的各种心身应激反应,有利于提高机械通气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 探讨Y染色体无精症因子C区(azoospermia factor C,AZFe)无精症缺失基因(deleted-in-azoospermia,DAZ)家族基因拷贝缺失与中国男性原发不育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多重PCR与PCR-RFLP检测技术,对210例已生育男性、216例原发无精症与189例严重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AzFc区域DAZ基因家族的基因拷贝数进行分析。结果 在所有已生育男性中未检出DAZ基因拷贝的完全或部分缺失,而在原发无精症与严重少精症患者中DAZ基因拷贝完全缺失率分别为8.8%和12.2%,DAZ1/DAZ2共缺失率分别为8.3%和5.3%。结论 在中国男性原发无精症与严重少精症患者中存在较高频率的DAZ基因拷贝缺失现象,提示Y染色体AZFc区域DAZ基因家族基因拷贝的完全与部分缺失是中国男性原发不育的遗传高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46.
用单克隆抗体测定了移居高原的老年人重返平原后的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①移居西宁(2260m)组、天峻(3000m)组在西宁所测的OKT_3、OKT_4、OKT_8及OKT_4/OKT_8值与在苏州所测的当地老年人无差异。②移居西宁组急返平原后OKT_3、OKT_8水平明显低于返回平原后居住一年以上者(以下简称返回组)(P<0.01~0.001)但OKT_4/OKT_8无差异。③返回组与世居苏州老年人相比,前者OKT_3、OKT_4、OKT_8及OKT_4。OKT_8增高,其中OKT_3、OKT_4增高明显(P<0.01~0.02),作者认为长期移居高原返回平原后T细胞亚群也可能存在一“脱适应”阶段,即机体重新调整重新平衡的一种形式,这一阶段可能需一年以上。 相似文献
47.
王广顺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3,15(1):54-57
目的:总结重度烧伤传统疗法无效改为再生医学(MEBT/MEB0)技术治疗变化规律和临床验.方法:将我科l995年5月至2002年5月收治的院外采用传统疗法无效改用MEBT/MEBO技术治疗的38例重度烧伤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病人一旦入院创面均改用MEBT/MEBO治疗,初始予以彻底清创,规范用药、规范操作,规范认识;全身实行系统综合治疗措施.以临床观察和病人感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8例全部治愈,末植皮自行愈合者21例.占55.26%.深Ⅲ度创面自愿要求植皮者17例,占44.74%。经随访多数无增生性瘢痕,部分愈后有局限性瘢癌,质软无残废。结论:重度烧伤经传统疗法久治不愈或疗效欠佳病人.病情复杂,并发症较多治疗难度也较大,再生医学可有效改善以上缺陷和病症.是重度烧伤病人传统治疗无效时的理想疗法。 相似文献
48.
对我院1992年1月到1994年6月间应用KS—2A型特效癌症治疗仪治疗宫颈病变905例进行疗效分析,总的一次治愈率为97%,治疗宫颈糜烂858例,有效率100%,一次治愈率为97.4%,与冷冻治疗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宫颈腺体囊肿34例,治愈率为84.5%.提示:与其它治疗方法相比,KS仅治疗具有治愈率高,副作用少,愈合时问短,操作简单,患者无痛苦等特点,具有推广和普及的价值. 相似文献
49.
应用不经胸食管钝性剥离拔脱术治疗26例咽下癌与高位食管癌,效果良好,术后5例发生开发症,其中颈部吻合口痿3例,暂时性咳呛1例,腹部切口局限裂开1例。手术死亡率7.6%(2/26)。介绍了手术方法,对不经胸施术、胃体缝缩、颈部食管胃Gambee氏吻合法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0.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bovine gamma II-crystallin has been verified by a combination of electrospray and fast atom bombardment mass spectrometry.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gamma II, isolated by gel filtration and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was determined to be 20,967 +/- 3 by electrospray mass spectrometry. Another aliquot of gamma II was completely digested by trypsin in a medium of 20% CH3CN and 0.1 M Tris, pH 8.2. The tryptic peptides were separated by reversed phase HPLC and identified by their molecular weights, as determined by fast atom bombardment mass spectrometry (FABMS). The identification of each peptide was confirmed by digesting the peptide further to give new peptides whose molecular weights were also determined by FABMS and related to the proposed amino acid sequences. The data from both types of mass spectrometric analyse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sequence previously proposed by Hay et al. (J. Biol. Chem. 1987, 146, 332-338), including threonine at position 119. The FAB mass spectrum of one HPLC fraction suggested that disulfide bonding between Cys 18 and Cys 22 was present in at least half the protein preparation. Whether the Cys 18/Cys 22 disulfide bond was present in native gamma II or was produced during isolation or enzymic digestion could not be determined from these studies. Samples that had been stored for several weeks showed that several of the cysteines had become disulfide bonded. These studies illustrate the power of mass spectrometric techniques to accurately confirm the primary structure of proteins and to identify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