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90篇
  免费   5449篇
  国内免费   3999篇
耳鼻咽喉   358篇
儿科学   671篇
妇产科学   455篇
基础医学   5501篇
口腔科学   961篇
临床医学   7384篇
内科学   7014篇
皮肤病学   488篇
神经病学   2349篇
特种医学   18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4784篇
综合类   11686篇
现状与发展   18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4192篇
眼科学   1525篇
药学   6030篇
  59篇
中国医学   3958篇
肿瘤学   4050篇
  2024年   209篇
  2023年   826篇
  2022年   2226篇
  2021年   2876篇
  2020年   2222篇
  2019年   1691篇
  2018年   1709篇
  2017年   1791篇
  2016年   1513篇
  2015年   2446篇
  2014年   3172篇
  2013年   3056篇
  2012年   4724篇
  2011年   4909篇
  2010年   3427篇
  2009年   2917篇
  2008年   3369篇
  2007年   3241篇
  2006年   2954篇
  2005年   2610篇
  2004年   1882篇
  2003年   1799篇
  2002年   1483篇
  2001年   1227篇
  2000年   1012篇
  1999年   823篇
  1998年   491篇
  1997年   477篇
  1996年   351篇
  1995年   322篇
  1994年   300篇
  1993年   185篇
  1992年   181篇
  1991年   200篇
  1990年   154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1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8篇
  1971年   9篇
  197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目的 探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PAR)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微波凝固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组 2 5例PAR患者分别于微波治疗前以及治疗 1个月后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鼻粘膜上皮和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水平。健康对照组 1 5例亦作相应检测。结果 PAR患者治疗前鼻粘膜及外周血CD3、CD4明显高于正常人 ,CD8低于正常人 ,CD4/CD8比值升高 ,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微波治疗后CD4明显减少 ,CD8升高 ,CD4/CD8接近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PAR患者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障碍 ;微波局部凝固治疗可改善PAR患者的细胞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112.
网络化人类精子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建立网络化人类精子库管理信息系统。 方法 :用SQLServer2 0 0 0和PowerBuilder 8.0开发人类精子库管理信息系统。 结果 :系统形成了档案管理、体检与检查管理、检验与冷冻管理、供应与随访管理 4个模块 ,系统以远程传输与实时监控的方法控制和管理供应点。 结论 :本系统具有数据容量大、安全性能好、保密性能强 ,具有远程传输与实时监控功能  相似文献   
113.
中药安迪注射剂对人食管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安迪注射剂 (Andi)对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方法 :人食管癌细胞株 (ECA 10 9)在富氧 (空气 )和缺氧 (通 99 99%的高纯氮气 5 0min)条件下分别观察对照组、Andi组、60 Co γ线辐射和Andi +60 Co γ线辐射 4组细胞形态 (光镜 )、细胞倍增时间 (TD)、存活率 (SR)及集落存活分数 (SF)。结果 :光镜下可见Andi组、辐射组、Andi+辐射组癌细胞变性、坏死、凋亡 ,以Andi +辐射组为最显著。MTT法测定对照组、Andi组、60 Co γ线辐射和Andi+60 Co γ线辐射四组缺氧细胞的TD(% )分别为 4 6 12 ,118 72 ,6 2 81,171 0 2h ,SR分别为 10 0 % ,4 2 % ,86 % ,30 % ;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TD 和SR均相差显著 (P <0 0 5 )。方差分析显示 ,辐射在富氧 (F =90 19,P =0 0 0 0 1)和缺氧 (F =37 0 9,P =0 0 0 0 3)时均为SF的影响因素 ;Andi仅在缺氧时对SF是有意义的影响因素 (F =2 9 0 4 ,P =0 0 0 0 7) ,与60 Co γ线辐射合用对缺氧细胞SF的影响具有协同作用 (F =11 37,P =0 0 0 98)。用单靶多击模型拟合数据分析 ,Andi的放射增敏比 (SER)为 1 5 ,相对敏化效应 (RSE)为 5 5 %。结论 :Andi对缺氧ECA 10 9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和放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14.
蟾毒灵抗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整体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蟾毒灵对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建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15只 ,蟾毒灵 3组分别给予 1.5、1.0、0 .5mg/kg体重 ,腹腔注射 ;生理盐水 (NS)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用法同蟾毒灵组 ;阿霉素 (ADM )组按 8mg/kg体重给药。用药后第 11天每组分别处死 10只荷瘤鼠 ,测量肿瘤大小 ,取瘤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和瘤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剩余各组观察带瘤生存期。结果 蟾毒灵组肿瘤大小均较NS组明显缩小 (P <0 .0 1) ;中、大剂量的蟾毒灵组带瘤生存期较NS组明显延长 (P <0 .0 5 ,P <0 .0 1)。大、中剂量的蟾毒灵瘤组织以中重度坏死为主 ,小剂量以轻中度坏死为主。电镜下大、中剂量蟾毒灵组可见肿瘤细胞凋亡征象。结论 蟾毒灵对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蟾毒灵的抗肿瘤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探讨工频磁场 (PFMF)是否有促癌或协同促癌作用。方法 利用荧光光漂白后再恢复法观察漂白细胞荧光强度的恢复以判断经间隙连接的细胞间通讯 ,以相对荧光强度恢复速率(CFIRR)作为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 (GJIC)作用的评价指标 ,研究不同磁场强度单独作用或协同佛波酯(TPA)对星形胶质细胞GJIC功能的影响。结果  3ng/mlTPA作用 1h时CFIRR的中位数 (Md)值为4 .53 % /min ,空白对照组为 9.74% /min ,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 (H =1 2 .0 84,P <0 .0 0 5)。 0 .8或 1 .6mT磁场作用 2 4h时CFIRR的Md 分别 8.2 5、6 .68% /min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H =32 .61 7,P >0 .0 5)。 0 .8或 1 .6mT磁场作用 2 3h ,再与TPA共同作用 1h时CFIRR的Md 分别为 3 .32、2 .85% /min ,与TPA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H =2 .589,P >0 .0 5)。结论  0~ 1 .6mT的 50Hz磁场单独作用不能抑制星形胶质细胞GJIC功能 ;协同TPA ,不能增强TPA对星形胶质细胞GJIC的抑制作用 ;但是磁场对星形胶质细胞GJIC的抑制作用随着磁场强度增强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探讨特异性神经元抗体 (尤其是抗 Hu抗体 )对国内人群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paraneoplasticsyndromesofnervoussystem ,PNSNS)筛检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Westernblot对 2 0例PNSNS和 12 0例非PNSNS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 ,并采用流行病学筛检公式计算出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 PNSNS组和非PNSNS组ABC法阳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33 4 5 ,P <0 0 1) ,特异性神经元抗体筛检诊断PNSNS的灵敏度为 95 % ,特异度为 72 5 % ;PNSNS组和非PNSNS组Westernblot法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17 12 ,P <0 0 1) ,抗 Hu抗体筛检诊断的PNSNS的灵敏度为 95 % ,特异度为 98 3%。结论 血清特异性神经元抗体 (尤其是抗 Hu抗体 )是国内人群中PNSNS患者较敏感和特异性的血清标志物 ,在神经元的免疫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7.
Using a prospective hospital-based registry, 146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TIA) were compared with 376 patients with minor first-ever ischaemic stroke with respect to the 3-month risk of subsequent vascular events,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 disease entities. All patients were enrolled within 48 h of onset. The risk factor distribution for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able, except that the TIA patients had more previous TIAs. 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 (34%) and small vessel occlusion (32%) were the main aetiologies in the TIA group, whereas small vessel occlusion (49%) was the major cause in the stroke group. The 3-month risk of combined endpoints of strok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vascular death for TIA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for the minor stroke group (15.1% vs. 3.2%; hazard ratio 4.6, 95% confidence interval 2.3-9.3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 and male sex were the other significant predictors. TIA may demand more urgent management than minor stroke. The fact that aetiology is a predictor,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rapid diagnostic tests to establish pathogenesis.  相似文献   
118.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在肺组织中表达的时相变化, 探讨LIF在SAP病程及肺损伤中的意义.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 组,n=6)、假手术组(Sham组,n=6)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n=24).采用胰管逆行灌注50 g/L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复制大鼠SAP模型.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LIF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LIF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SAP组3 h后肺组织LIF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灰度值:1.018± 0.065 vs 1.451±0.067,1.322±0.072,P<0,05), 并且6,12,24 h持续升高(0.853±0.058,0.635 ±0.064,0.582±0.089)(P<0.01).同样,SAP组 LIF蛋白表达在3和6 h后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127.36±2.76,122.53±2.43 vs 159.46 ±2.78,156.35±3.12,P<0.05),并且12,24 h后也维持在很高的水平(109.37±2.87,102.42± 2.27).结论:LIF作为促炎症因子参与了SAP肺组织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9.
A comparison of three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detect MDR1 expression in myeloid leukemia cells was undertaken. With respect to the 4 different antibodies studied, a high proportion of false positive reactions were detected. Substantial discordance between MDR1 expression as indicated by Northern blot analysis, PCR,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found. These findings complicate the clinical interpretation of data derived from these methods.  相似文献   
120.
我国登革2型病毒43株包膜E蛋白基因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1987年流行的登革2型病毒43株包膜E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登革2型病毒43株包膜E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含1485个核苷酸,编码495个氨基酸,并就其核苷酸序列及其相应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的登革2型病毒株进行了比较,发现核苷酸序列与我国1985年分离的登革2型病毒04株,新几内亚C株(NGC),牙买加株1409(JAM)和马来西亚当地流行株M1(登革出血热)、血2(登革休克综合征)、M3(登革热)同源性分别是95.8%、94.6%、97.5%、925%、92.7%和939%,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是94.3%、94.3%、96.0%、93.7%、93.7%和91.5%,推断出的氨基酸序列显示出12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和两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分别位于Asn-67和Asn-153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