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27篇
  免费   4710篇
  国内免费   3168篇
耳鼻咽喉   417篇
儿科学   555篇
妇产科学   428篇
基础医学   4158篇
口腔科学   648篇
临床医学   5427篇
内科学   5605篇
皮肤病学   334篇
神经病学   1863篇
特种医学   14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4195篇
综合类   9472篇
现状与发展   13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3321篇
眼科学   1087篇
药学   4637篇
  53篇
中国医学   3506篇
肿瘤学   3078篇
  2024年   141篇
  2023年   705篇
  2022年   1641篇
  2021年   2450篇
  2020年   1977篇
  2019年   1495篇
  2018年   1479篇
  2017年   1441篇
  2016年   1278篇
  2015年   2010篇
  2014年   2604篇
  2013年   2486篇
  2012年   3320篇
  2011年   3734篇
  2010年   2789篇
  2009年   2332篇
  2008年   2630篇
  2007年   2466篇
  2006年   2223篇
  2005年   1942篇
  2004年   1515篇
  2003年   1459篇
  2002年   1241篇
  2001年   999篇
  2000年   799篇
  1999年   675篇
  1998年   385篇
  1997年   457篇
  1996年   291篇
  1995年   284篇
  1994年   225篇
  1993年   154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51.
淋巴瘤样肉芽肿与韦格内肉芽肿临床特点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戚务芳  蒋明  赵岩 《北京医学》2005,27(1):15-17
目的 总结淋巴瘤样肉芽肿病(lym phom atoid granulom atosis,LG)与韦格内肉芽肿( egener granulo Wm atosis,W G)的临床特点,从临床上加以鉴别。 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与北京协和医院 1989 年以来收治的 6 例 LG和20 例 W G 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 结果 发热、咳嗽及呼吸困难在 LG 中较常见,流涕、鼻衄及关节痛以W G 为多,肺受累以 LG 为多,耳鼻喉、眼及肾病变在 W G 中明显增多,皮肤受损两者相似。W G 患者常有 c-ANCA 阳性及尿沉渣异常。 LG X 线胸片为双侧多发结节,边界不清,多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 G 则为双侧多发边界清晰W的结节, 易形成空洞, 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可肿大。LG 病理改变为血管中心性淋巴增生性病变, 浸润的细胞主要是小淋巴细胞和不同数量大的不典型淋巴细胞; 而在 W G 中可见坏死性血管炎及大量中性白细胞、浆细胞及少量嗜酸细胞浸润形成的肉芽肿, 部分有多核巨细胞。W G 经治疗后, 多数患者病情缓解; 则疗效不佳。 结论 LG 和 W G 在临 LG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影像及病理诸方面的差异有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2.
BACKGROUND: Acute pain is common after cardiac surgery and can keep patients from participating in activities that prevent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ccurate assessment and understanding of pain are vital for providing satisfactory pain control and optimizing recovery. OBJECTIVES: To describe pain levels for 5 activities expected of patients after cardiac surgery on postoperative days 1 to 6 and changes in pain levels after chest tube removal and extubation. METHODS: Adults who underwent cardiac surgery were asked to rate the pain associated with various types of activities on postoperative days 1 to 6. Pain levels were compared by postoperative day, activity, and type of cardiac surgery. Pain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chest tube removal and extubation also were analyzed. RESULTS: Pain scores were higher on earlier postoperative days. The order of overall pain scores among activities (P < .01) from highest to lowest was coughing, moving or turning in bed, getting up, deep breathing or using the incentive spirometer, and resting. Changes in pain reported with coughing (P = .03) and deep breathing or using the incentive spirometer (P = .005) differed significantly over time between surgery groups. After chest tubes were discontinued, patients had lower pain levels at rest (P = .01), with coughing (P = .05), and when getting up (P = .03). CONCLUSIONS: Pain relief is an important outcome of care. A comprehensive, individualized assessment of pain that incorporates activity levels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satisfactory management of pain.  相似文献   
53.
《灵枢·官针》是关于中医古典针法的经典文献,其中所论刺痹法,内容丰富,手法多样,至今对临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刺痹法共有九种,毛刺法刺皮肤治浮痹,合谷刺刺肌肉治肌痹,恢刺与关刺刺筋腱治筋痹,输刺与短刺刺骨治疗骨痹.特殊操作类又有多针、多向刺法的齐刺、傍针刺和烧针刺法的焠刺,以治疗各种经久不愈的痹痛.研究这些古刺法,对于提高痹证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本文研究了基于本体论的项目管理信息集成的有关理论、策略和方法.在分析了本体论、信息管理和项目管理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信息集成的项目管理系统框架.然后重点讨论了基于本体论建立信息集成体系的解决策略,主要包括信息的俘获、信息的搜索、信息的重组等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基于本体论的项目管理信息集成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55.
儿童无症状尿检异常IgA肾病的临床病理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无症状尿检异常的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 方法 对54例IgA肾病儿童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根据起病时有无临床症状分为无症状尿检异常组和有症状肾炎组。组织病理学分级参照Lee氏和Katafuchi氏半定量积分法。 结果 无症状尿检异常组18例,有症状肾炎组36例。有症状肾炎组尿蛋白量(24 h)明显高于无症状尿检异常组[(2.3±2.2) g比(0.4±0.3) g,P < 0.05]。无症状尿检异常的IgA肾病儿童表现为镜下血尿者,87%有尿微量白蛋白增高。无症状尿检异常IgA肾病患儿病理表现以Lee 氏Ⅰ~Ⅱ级为主,2例表现为Lee氏Ⅳ~Ⅴ级和 5例发生Katafuchi Ⅱ~Ⅲ级肾小管间质病变。有症状肾炎组Lee氏病理分级以Ⅱ~Ⅲ级为主,两者病理分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全组患儿平均随访(26.9±8.8)月后,1例病理为Lee 氏Ⅴ级患儿进入终末期肾衰竭,其余患儿Scr均无升高1倍以上。 结论 无症状尿检异常的儿童IgA肾病虽临床症状轻微,但可出现病理损害严重的病例,并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56.
Heubner回返动脉显微外科解剖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前交通动脉复合体部位显微手术避免损伤Heubner回返动脉提供相关的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 :对经双侧椎动脉 (VA)、颈内动脉 (ICA)乳胶灌注的尸头标本 2 2例 ,按翼点入路方向 ,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测 2 0例Heubner回返动脉的起点、管径、行径及其毗邻关系。 2例模拟手术操作。结果 :(1)本组观测到 4 3支回返动脉 ,其中 39支Heubher回返动脉 ;4支副Heubner回返动脉。 (2 )Heubner回返动脉 4 6 .5 % (2 0 / 4 3)起于A2 段 ,2 5 .6 % (11/ 4 3)起于A1段 ,2 7.9% (12 /4 3)起于前交通动脉 (ACOA)水平的大脑前动脉 (ACA)。 (3)Heubner回返动脉起点管径 :左侧 0 .81± 0 .2 1mm(0 .35~ 1.17mm) ;右侧 0 .84± 0 .2 6mm(0 .37~ 1.2 1mm)。 (4 )回返动脉发出后 ,与ACA反方向成锐角 ,沿A1上壁、外侧及后内侧 ,越过ICA两分叉 ,经大脑中动脉 (MCA)始段前面穿通入脑 ,少数回返动脉行走于前穿质 (APS)的后部。A1近端 3~ 5mm或中 1/ 3段穿通支少。结论 :在前交通动脉复合体部位手术时 ,A1近端 3~ 5mm或中 1/ 3段夹闭 ,并解剖寻找、剥离Heubner回返动脉 ,可避免损伤Heubner回返动脉及其它穿通支 ,最大限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7.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注射疗法及复合小针刀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诊断明确的肌筋膜疼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采用注射疗法治疗;IS组:采用注射疗法加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率变异(HRV)的频域变化,低频LF、超低频LLF、高频HF、低高频比LF/HF及心率变异指数HR-Ⅵ;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治疗前后疗效并随访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①HRV频域指标组内比较:LF、LLF、HF以及HRVI治疗前舆治疗后1min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5min、10min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LF/HF治疗前与治疗后5min、10min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治疗后1、5、10min,两两比较无显着性差异。②组间比较:病人治疗后临床症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IS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VAS降低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③回访病例中,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注射疗法以及复合小针刀疗法均可有效改善肌筋膜疼痛病人的自主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稳定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达到缓解疼痛。注射疗法复合小针刀疗法的远期疗效优于单纯注射疗法。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起搏器高度依赖性患者起搏器置换方法与疗效。 方法 :对 8例起搏器高度依赖性患者 ,在起搏器与电极的接口松解前 ,应用在体起搏器间断接触法 ,使自身逸搏心律得已恢复 ,然后再行松解接口以及必要的起搏参数测试。 结果 :起搏器离体次数为 3~ 7(5± 2 )次 ,最长逸搏间期为 3.38~ 6 .2 0 (4.5 1± 1.11)s,自身逸搏心率为 30~ 4 3(38± 5 )次 /min ,均顺利完成起搏器置换。 结论 :在体起搏器间断接触法切实可行 ,能够明显提高起搏器高度依赖性患者起搏器置换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重组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rrALR)对庆大霉素所致急性肾衰竭(ARF)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1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30只,即健康对照组,ARF模型组,模型+空质粒对照组(空质粒组),模型+rrALR干预组(ALR组):根据给予rrALR的剂量不同分为ALR1组和ALR2组两个亚组。分别于实验的第4、8、12、16和21天每组随机抽取6只大鼠在留取血、尿标本后,处死大鼠并取肾组织标本。常规生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BUN、Scr和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酶的变化;PAS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AL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ALR蛋白的表达量。 结果 ARF大鼠各组BUN、Scr及尿NAG酶水平在第4、8、12、16天时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 0.05)。与模型组和空质粒组相比,ALR组BUN、Scr及尿NAG酶水平明显降低(P < 0.05);肾组织病理损害程度在各时间点明显减轻;而肾组织的ALR蛋白表达增加(P < 0.05);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活跃;PCNA阳性细胞呈弥漫性分布,增殖指数(PI)明显升高(P < 0.05)。 结论 rrALR对急性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具有减轻病变和促进再生修复的作用,可明显改善ARF大鼠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60.
早期新生儿黄疸的动态监测及早期干预治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出生1周内新生儿黄疸的动态变化、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因分析及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利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对我院产科出生的928例新生儿每日进行同一部位的皮肤测定,根据新生儿不同出生情况对超过胆红素值安全范围的及时给予口服药物或转儿科蓝光治疗。结果928例新生儿因高胆红素血症住院156例,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15.74%,无1例发生胆红素脑病。结论对新生儿黄疸进行监测和早期干预治疗,可大幅度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从而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