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37篇
  免费   2141篇
  国内免费   1208篇
耳鼻咽喉   308篇
儿科学   345篇
妇产科学   94篇
基础医学   1259篇
口腔科学   522篇
临床医学   2917篇
内科学   1772篇
皮肤病学   178篇
神经病学   367篇
特种医学   855篇
外科学   2304篇
综合类   6281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2705篇
眼科学   196篇
药学   2901篇
  27篇
中国医学   2000篇
肿瘤学   952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254篇
  2022年   616篇
  2021年   886篇
  2020年   781篇
  2019年   336篇
  2018年   397篇
  2017年   563篇
  2016年   461篇
  2015年   865篇
  2014年   1130篇
  2013年   1417篇
  2012年   2136篇
  2011年   2166篇
  2010年   2088篇
  2009年   1891篇
  2008年   1859篇
  2007年   1794篇
  2006年   1679篇
  2005年   1239篇
  2004年   857篇
  2003年   692篇
  2002年   538篇
  2001年   521篇
  2000年   384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本文综述一类基于 EEG信号 AR谱和 AR模型参数分析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检测方法 ,包括主控频率法、AR谱距离法和 Itakura距离测度法等。这类方法根据 EEG信号的 AR模型建立分析 EEG信号状态和变化的测度 ,并利用其检测中枢神经系统在缺氧窒息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损伤并预测最终结果。实验和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 ,这类方法在实验各个阶段的检测结果与采用医学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的 NDS结果一致 ,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2.
颈椎钩突邻近结构薄层断面与MRI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阐明颈椎钩突在薄层断面和MRI断面图像上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为颈椎退行性疾病提供影像学诊断依据。方法选取5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CVH)数据集中C3-C7椎体上缘清楚显示钩突的薄层断面图像,观察并测量钩突与邻近的椎动脉和颈神经的位置关系,选择对应平面的MRI断面图像对照分析。结果CVH数据集的薄层断面清晰显示颈椎钩突及其周围结构,在断面上测量并得出钩突与颈神经、钩突与椎动脉的距离的平均值,MRI清楚显示颈椎钩突及其邻近结构。结论将CVH数据集中的颈椎钩突平面的薄层断面与对应的MRI图像进行对照研究,可为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提供形态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3.
携带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Id2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大鼠Id2基因真核荧光表达载体,为骨骼肌的组织工程研究提供有效的分子工具。方法:利用RT-PCR的方法扩增出Id2全长cDNA,利用T4 DNA连接酶将载体pGEM-T和Id2 cDNA进行连接,构建克隆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1酶切pGEM-Id2克隆载体和pEGF-C2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Id2,经酶切分析、PCR鉴定及DNA测序证实cDNA片段大小和序列的正确性;并通过细胞转染技术将Id2基因导入L6成肌细胞中。结果:经酶切分析和序列测定证实pEGFP-C2-Id2含大小正确的正向Id2 cDNA片段,获取了转染外源性Id2基因的L6细胞。结论:我们成功构建了同时携带有G418筛选位点和增强绿色荧光蛋白的Id2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54.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基因第29外显子3'端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 VNTR)多态性与维吾尔族自然长寿的关系.方法 选择191名年龄90岁以上的健康个体为长寿组,另选53名年龄65~70岁、性别、地域相匹配已自然死亡的正常个体为对照组.应用序列特异引物PCR和PCR-直接测序等技术对APOB进行分型,并测定等位基因HVE36和HVE48的核苷酸序列. 结果 在维吾尔族人群(长寿组191名,对照组53名)中,共发现14个等位基因.长寿组中HVE36、HVE42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HVE44、HVE46、HVE48、HVE58仅见于长寿组,而HVE26、HVE30、HVE3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逐步逻辑回归分析显示,L等位基因和LL基因型与年龄呈正相关,而S等位基因和SS基因型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每一种等位基因由富含 AT的15 bp长的基本单位或它们的变异体串联重复而构成.结论 APOB等位基因S和基因型SS可能是维吾尔族自然长寿老人的危险因素,而等位基因L和基因型LL则是其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155.
目的:研制功能性鼠抗人OX40单克隆抗体。方法:以转人OX40的转基因细胞L929-OX40为免疫原,常规免疫6—8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采用B淋巴细胞融合技术,将免疫小鼠脾脏细胞与SP2/0融合,以L929-OX40转基因细胞及PHA活化的T细胞为抗体筛选阳性细胞,经免疫荧光标记分析对杂交瘤进行反复筛选和多次的克隆化培养;采用快速定性试纸法及竞争抑制结合试验分析了该单抗的亚类及抗原识别位点;采用MTT法分析单抗在体外对T细胞的促增殖效应以及ELISA分析活化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结果:获得1株持续、稳定分泌鼠抗人OX40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7E11),该单抗能特异性地识别人OX40分子和介导有效的共刺激信号,体外促进活化的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结论:成功研制成一株能分泌功能性鼠抗人OX40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该抗体特异性地识别人OX40分子并具有在体外协同刺激T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6.
为了给我们研制的便携式急救心电监护仪配上监视器,实现心电波形的连续、实时显示,我们试用了两种LCD显示模块.本文介绍了显示器的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157.
妊娠期血清微量元素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妊娠期血清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方法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421例孕妇和128例正常对照妇女血清铜(Cu)、锌(Zn)、铁(Fe)等微量元素浓度和血清镁(Mg)、钙(Ca)浓度。结果血清铜(Cu)在整个孕期内无显著性变化,P>0.05;血清锌(Zn)、铁(Fe)、镁(Mg)、钙(Ca)随孕期的增加而降低,P均<0.05。结论孕妇在妊娠期内应根据不同孕期,合理补充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58.
抗磺胺嘧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ELISA检测试剂盒的建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制备抗磺胺嘧啶 (SD)的单克隆抗体 (mAb) ,并研制SD快速检测试剂盒。方法 :以SD BSA的偶联物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 ,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SD的mAb。并用抗SDmAb和SD HRP酶标抗原 ,建立一种可检测样品中的游离SD分子的竞争法ELISA。结果 :获得 5株可分泌抗SDmAb的杂交瘤细胞 1A1、1B8、1E4、2C1和 3D9。其中 1A1、1B8和 1E4为IgG1,2C1和 3D9为IgG2。试剂盒的半数抑制率 (I5 0 )为 9.3μg/L ,理论最低检出量达到 0 .6μg/L ,对于不同样品中SD的回收率均高于 60 %。除与SD反应以外 ,该试剂盒对其他磺胺类药物检测的交叉反应均小于 3 %。结论 :成功地制备了抗SD的mAb ,并建立了一种可快速检测各种样品中SD的竞争ELISA试剂盒  相似文献   
159.
二氧化锗诱导L6成肌细胞株的MyoD基因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肌细胞的MyoD基因在线粒体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二氧化锗(GeO2)处理大鼠的成肌细胞系L6,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利用MTT分析GeO2对成肌细胞的影响,用RT-PCR检测MyoD基因表达。结果:发现GeO2在损伤成肌细胞的同时,能够诱导MyoD基因的表达,表明MyoD基因在线粒体肌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结论:MyoD基因表达的增强是线粒体肌病中骨骼肌萎缩的一个信号分子,MyoD基因表达有可能成为线粒体肌病检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0.
TCRVβ7.1基因修饰T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TCPVβ7.1基因转染前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脂质体包裹PdWA3.1vβ7.1后转染健康人PBMC,流式细胞仪检测PdWA3.1Vβ7.1基因表达,改良MIT法检测TCRVβ7.1基因转染前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杀伤活性。结果:TCRVβ7.1基因转染可显著增加正常人PBMC该基因表达,转染前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杀伤活性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用TCR基因修饰可明显提高正常人PBMC对乳腺癌细胞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