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53篇
  免费   2176篇
  国内免费   1222篇
耳鼻咽喉   319篇
儿科学   369篇
妇产科学   112篇
基础医学   1327篇
口腔科学   544篇
临床医学   3108篇
内科学   1849篇
皮肤病学   251篇
神经病学   397篇
特种医学   856篇
外科学   2325篇
综合类   6606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2806篇
眼科学   206篇
药学   3041篇
  28篇
中国医学   2045篇
肿瘤学   959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43篇
  2022年   604篇
  2021年   887篇
  2020年   781篇
  2019年   333篇
  2018年   406篇
  2017年   575篇
  2016年   464篇
  2015年   898篇
  2014年   1201篇
  2013年   1490篇
  2012年   2278篇
  2011年   2311篇
  2010年   2204篇
  2009年   1993篇
  2008年   1977篇
  2007年   1903篇
  2006年   1779篇
  2005年   1319篇
  2004年   889篇
  2003年   716篇
  2002年   545篇
  2001年   537篇
  2000年   399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甲壳素涂层PGLA神经导管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甲壳素涂层PGLA神经导管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成年雄性新西兰兔24只,无菌条件下切断双侧面神经下颊支,制成15mm的兔面神经下颊支缺损模型。左侧用甲壳素涂层聚丙交脂-乙交脂共聚物[poly(L-lactide-co-glycolide),PGLA]神经导管修复;右侧用翻转自体神经修复作为对照。术后5周、10周和14周行大体观察、电生理检查、组织学、电镜观察评价修复效果。结果:术后5周观察到神经导管中有新生轴索通过,再生神经发育不成熟;右侧自体神经修复近段有髓神经纤维均匀疏散分布,远段未见明显再生神经束形成。术后14周左侧再生神经已通过神经导管长入远端,电生理检查结果表明自体神经修复侧再生神经质量优于神经导管修复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体神经修复再生纤维密度优于神经导管修复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自体神经修复侧近段神经髓鞘部分空泡样变性及脱髓鞘改变,远段再生神经纤维束形成少,面肌联带运动程度较导管修复侧严重。结论:甲壳素涂层PGLA神经导管能有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有望替代自体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72.
寻找有效的抗原表位是近期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免疫学特性使其成为肿瘤免疫治疗中一个吸引人的目标。从人和鼠系统获得的数据证实,细胞毒淋巴细胞(CTL)能识别hTERT特异的肽并杀死多种组织类型hTERT表达的肿瘤细胞。由于hTERT在人肿瘤组织中的广泛表达,在极少正常组织的低水平表达,临床试验已开始检验将hTERT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目标的可行程度。近期树突状细胞(DC)转运系统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提供了一个快速有效筛选抗原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目的: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和cDNA表达谱芯片筛选早期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与大鼠正常肝脏组织、轻度肝纤维化组织、重度肝纤维化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从SSH构建的大鼠轻度和重度肝纤维化中两个差异cDNA文库中挑选1 000条上调显著的基因,与正常大鼠4 136条基因克隆制作成一张芯片,筛选持续期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相关基因.结果:获得与HSC持续活化相关的上调基因633条,下调基因715条,其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SGK)在正常大鼠基因克隆和2、8周SSH上调差异基因中均呈上调信号.结论:联合应用SSH和cDNA表达谱芯片是筛选和鉴定不同样本中差异表达基因的快速、经济和有效方法;SGK可能作为多种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和细胞磷酸化级联反应的一个功能性交汇点,参与了肝星状细胞的早期活化和信号传导.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解决南方红豆杉细胞生长缓慢及代谢水平低下的问题。方法 对对数期(20d)和静止期(30d)的红豆杉细胞分别进行继代,在整个生长周期中测定了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磷酸盐的变化并分析了红豆杉细胞生长及紫杉醇的合成情况。结果 对数期继代细胞吸收碳源和硝态氮早于静止期继代的细胞,且前者的比生长速度是后者的1.5倍,紫杉醇含量提高了近4倍。结论 对数期继代有利于生物量的积累及紫杉醇的合成。  相似文献   
75.
目的:了解射击运动员高脂血症的发生情况和可能的引发因素,为预防高脂血症提供依据。方法:对从事专业训练半年以上,无急慢性疾病的53名省级优秀射击运动员进行膳食调查和血清脂质水平检测。结果:运动员的高脂血症检出率为28.3%,全部为高甘油三脂血症;膳食中 运动员除了摄入维生素B1、B2不足和维生素A缺乏外,其他各类营养素基本能满足机体需要,属基本合理膳食。结论:以抗阻训练和静力运动为运动特征的射击运动,可能会对机体血脂代谢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通过正硅酸甲酯(TMOS)的水解缩合反应制备了聚甲氧基硅氧烷(PMOS),其分子式可表示为:[SiOa(OH)b(OCH3)c]n。用丙烯酸-2-羟乙酯(HEA)进行酯交换后,制的功能化产物聚丙烯酰氧基甲基硅氧:烷(PAMOS),其分子式可表示为:[SiOd(OH)c(OCH3)f(OCH2CH2OCOCH=CH2)g]k。通过二氧化硅分析、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方法确定了分子式中a、b、c、n及d、e、f、g、k的值,是一种比较方便、快捷且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膀胱全切术后可控盲结肠膀胱术的选择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 1 9例可控盲结肠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 9例患者术后恢复较好 ,储尿囊平均容量 4 80ml,平均压力 (1 .96± 0 .4 9)kPa ,排尿控制较好 ,插管容易 ,无尿失禁及输尿管反流。结论 :可控盲结肠膀胱术具高容量、低内压、控制排尿等特点 ,可极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中以可控去带盲结肠膀胱术最为简单、有效 ,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8.
急性重症胰腺炎中转手术时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麟  刘俊  裘正军 《上海医学》2004,27(7):482-484
目的 探讨非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中转手术的时机及指征。方法 回顾分析1991年5月~2003年12月我科收治的30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中转手术情况。结果 治愈284例(92.2%),死亡24例(7.8%)。治疗过程中109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12例,胰腺假性囊肿52例,多器官功能损害或衰竭24例,单个器官功能损害27例。中转手术23例(7.5%),其中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12例,胰腺假性囊肿感染引流2例,腹腔引流5例,胰腺脓肿引流1例,因急性坏死性胆囊炎和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行胆道手术各1例,穿孔修补 胰包膜减压术1例。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采取积极的非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对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胰腺感染、不能控制的胆道感染、病情无好转且进行性恶化者或有其他外科并发症者及时中转手术,可望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MRI表现特点,评价MRI在两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平滑肌瘤和子宫腺肌症患者MRI资料,仔细观察两病在T1W、T2W、STIR及增强后T1W像上的表现。结果 MRI对两病诊断的敏感性为100%,诊断符合率为91.7%。两种病变的T1WI信号、边界、T2WI上病灶周围的改变、病侧子宫内膜以及临近结合带的改变方面具有较大差异;而在子宫形态、T2WI信号特点及增强特点上并没有明显差别;T2WI及STIR图像对病灶的显示最清晰。结论 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由于病理基础不同,MRI表现也各有不同;选择合适的MRI检查序列与方法对两病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阴茎再植术 ,只吻合尿道和海绵体再植法与一并吻合阴茎动脉、静脉和神经再植法。方法 :报告 1例阴茎离断病例 ,应用只吻合尿道和海绵体方法再植成功。回顾分析近 2 0年阴茎离断再植术 3 5例。结果 :3 5例病例中 ,16例行只吻合海绵体及尿道再植法 ,15例再植成功。有勃起功能 13例 ,9例皮肤感觉存在 ,7例尿道狭窄 ,2例尿漏 ,皮肤缺损 6例。 18例一并吻合阴茎动脉、静脉或 \和神经再植术 ,全部再植成功。 16例有勃起功能 ,皮肤感觉存在 15例 ,2例尿道狭窄 ,尿漏 2例 ,皮肤缺损 8例。结论 :只吻合尿道、阴茎海绵体的再植方法可以再植成功。但有条件者 ,尽量使用一并吻合背动脉、静脉和神经再植法 ,提高再植成功率及阴茎感觉存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