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30篇 |
免费 | 201篇 |
国内免费 | 11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9篇 |
儿科学 | 24篇 |
妇产科学 | 8篇 |
基础医学 | 131篇 |
口腔科学 | 31篇 |
临床医学 | 346篇 |
内科学 | 214篇 |
皮肤病学 | 13篇 |
神经病学 | 26篇 |
特种医学 | 99篇 |
外科学 | 200篇 |
综合类 | 714篇 |
预防医学 | 288篇 |
眼科学 | 29篇 |
药学 | 225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71篇 |
肿瘤学 | 1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62篇 |
2020年 | 52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81篇 |
2014年 | 93篇 |
2013年 | 144篇 |
2012年 | 225篇 |
2011年 | 251篇 |
2010年 | 235篇 |
2009年 | 173篇 |
2008年 | 202篇 |
2007年 | 213篇 |
2006年 | 175篇 |
2005年 | 167篇 |
2004年 | 97篇 |
2003年 | 76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总结支气管肺囊肿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例外科治疗支气管肺囊肿的临床资料。其中单肺叶切除14例,双肺叶切除2例,右中叶加上、下叶切除各1例,左全肺切除2例,左下叶加舌段切除1例,囊肿切除1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胸腔引流量较多的3例100~150 ml/d,分别于术后第7或第8天胸腔注射2%利多卡因20 ml、50%葡萄糖注射液20 ml和红霉素0.75 g 1次,胸腔积液逐渐减少,术后第10~12天拔除胸管,无其它术后并发症。均痊愈出院,20例随访0.5~3年,恢复良好,无复发病例。结论:手术是治疗支气管肺囊肿的首选方法,既明确诊断,又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32.
目的:比较不同速率输注瑞芬太尼对腹部手术老年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即瑞芬太尼0.05、0.10和0.15 μg/(kg·min)组),每组10例.3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分别以上述速率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4.5 mg/(kg·h)以及间断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2 mg/kg维持麻醉.术中出现高血压、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时相应采取单次或多次追加瑞芬太尼0.85 μg/kg、麻黄素6 mg和阿托品0.5 mg维持生命体征平稳.观测术前(基础值)、术中和术后血压、心率,检测基础值、气管插管后10 min、手术开始10 min和拔管后10 min静脉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水平.记录术中追加瑞芬太尼、硝酸甘油、麻黄素、阿托品的次数.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补液量以及拔管、出手术室时间和拔管后10 min VAS评分.结果:A组血压手术开始30 min、60 min和拔管后10 min升高(P均<0.05);B组血压气管插管后10 min降低,拔管后10 min升高(P均<0.05);C组血压气管插管后10 min、手术开始20 min、30 min、60 min降低,拔管后10 min升高,心率气管插管后10 min、手术开始60 min减慢(P<0.05或0.01);3组心率拔管后10 min均增快(P均<0.05).A、B组NE和E、C组NE手术开始10 min、拔管后10 min均升高;A组气管插管后10 min NE和E亦升高,C组E拔管后10 min升高(P<0.05或0.01).A组追加瑞芬太尼次数多于其他2组,C组追加麻黄素次数和补液量多于其他2组(P均<0.05).3组拔管时间、出手术室时间和拔管后10 min 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VAS评分均>6分.结论:腹部手术老年患者持续输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的合适速率为0.10 μg/(kg·min).术毕停用瑞芬太尼后,及时、充分地补充镇痛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对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传统腹腔镜以及开放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的围手术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单手术组开展的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248例,其中机器人辅助腹腔镜87例、传统腹腔镜32例、开放手术129例。比较3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合并慢性病、手术时间、术中输血率、术后输血率、入监护室率、术后红细胞下降值、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白蛋白下降值、术后肌酐升高值、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肠梗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24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其他手术方式。3组的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脏病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机器人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红细胞下降值、血红蛋白下降值、白蛋白下降值方面均显著小于另两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术中输血率方面,机器人手术组也显著小于开放手术组(P<0.05);传统腹腔镜组在术后红细胞下降值、血红蛋白下降值方面显著小于开放手术组(P<0.05)。在住院总费用方面机器人手术组显著高于另两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虽然机器人手术组发生率低于传统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围手术期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较传统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和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在经济可行的条件下,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4.
目的:构建端粒保护蛋白TPP1短发夹RNA表达载体,探讨抑制TPP1表达后对端粒DNA损伤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构建端粒保护蛋白TPP1 sh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shTPP1-01,shTPP1-02,与表达外源性TPP1的TPP1-HA质粒共同转染293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shTPP1抑制外源性TPP1蛋白表达;RT-PCR检测shTPP1抑制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 MEF)内源性TPP1 mRNA的表达. 再用shTPP1分别感染ATM / MEF和ATM-/- MEF细胞后,分别采用细胞生长曲线和BrdU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荧光/端粒肽核酸荧光原位杂交法(IF/PNA-FISH)检测端粒功能障碍诱导损伤灶(TIF)的形成.结果:shTPP1-01和shTPP1-02均能明显抑制外源性TPP1蛋白和内源性TPP1mRNA的表达,shTPP1-01和shTPP1-02作用于原代培养的MEFs后细胞生长缓慢,BrdU阳性细胞数量分别占8.0%和8.7%,显著低于对照细胞的29.3%(P<0.01, P<0.01);而细胞表现为体积变大,形态扁平等类似细胞衰老的形态学改变;IF/PNA-FISH法检测结果显示,shTPP1作用于ATM / MEF细胞后导致端粒DNA损伤标志物-磷酸化的H2AX(γ-H2AX)和53BP1损伤灶(TIF)的形成,定量结果显示约50%的ATM / 细胞中出现至少5个TIF;而在shTPP1作用后的ATM-/-细胞中,端粒γ-H2AX 和53BP1形成的TIF数量显著减少,出现5个TIF的细胞数量不足5%,与对照组细胞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抑制TPP1表达后诱发端粒ATM依赖的DNA损伤反应,进而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衰老.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宫颈癌广泛根治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方法:选择静脉复合全麻下宫颈癌根治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组n=30例,芬太尼组n=30例。术毕拔管后接一次性镇痛泵行PC IA。观察并记录术后1 h、4 h、8 h、12 h、24 h、36 h、48 h各时点VAS评分;BCS舒适评分;监测并记录上述时各时点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脉搏氧饱和度变化及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VAS评分Ⅰ组<Ⅱ组(P<0.05);BCS舒适评分I组>Ⅱ组;镇痛期间呼吸循环指标均较稳定,静脉自控镇痛组恶心呕吐发生率Ⅰ组低于Ⅱ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宫颈癌广泛根治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较好,且减少50%芬太尼用量,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6.
长期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长期家庭氧疗(LTO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低氧血症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31例COPD低氧血症患者用医院焦虑和抑郁情绪表(HAD)进行心理情绪评分。然后分为LTOT组17例和对照组14例。LTOT组的氧流量0.5~2.5L/min,每日吸氧时间≥15h(包括睡眠时间);对照组除未进行LTOT外,其余治疗与氧疗组相同。两组年龄、性别、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无明显差别。1年后分别复查HAD评分。结果LTOT组焦虑评分由治疗前的14.35±3.81下降到1年后的9.65±3.83(P<0.01),抑郁评分由治疗前的13.18±4.50下降到1年后的9.06±2.79(P<0.01);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无明显变化。1年后LTOT组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1年后LTOT组除动脉血氧分压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H值及肺功能均无显著差异。结论LTOT能改善COPD低氧血症患者的心理情绪。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多孔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支架作为人工骨替代材料的异位成骨效果。方法:将人胚胎间充质干细胞与多孔HA支架混合培养7 d,取出细胞支架复合体移植入比格犬背肌内为实验组,同时植入未与细胞共培养的多孔HA支架于比格犬背肌内为对照组,在植入第12周时取出体内异位成骨组织进行成骨效果检测。结果:植入第12周时的异位成骨组织内均有新生血管形成,新生骨组织实验组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多孔HA支架在体内有很好的异位成骨能力,人胚胎间充质干细胞能促进新骨的形成。 相似文献
38.
3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社区康复新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在社区康复的模式。方法对辖区内建立健康档案的COPD患者进行分级管理和康复指导,包括戒烟、呼吸操运动训练、家庭氧疗、支气管扩张药物的使用等,一年后统计康复效果。结果经康复管理,COPD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自觉气短症状、体重指数与康复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是COPD患者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康复训练能增强体质,减轻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0.
不同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抗缺血及再灌神经元损伤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检测,观察解毒通络药物干预后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cerebr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CMECs-CM)特征及其抗缺血及再灌皮质神经元损伤的效应,探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cerebr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CMECs)调控神经元功能的机制。方法:通络救脑注射液(Tongluo Jiunao Injection,TLJNI)作用于正常、缺血和缺血再灌三种培养状态的大鼠CMECs,分别收集有药物干预及无干预的三对无血清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并测定其LDH值。同步原代培养大鼠脑皮质神经元,亦分为正常、缺血、缺血再灌三组,用低(10%)、中(50%)、高(100%)三种浓度的各类CMECs-CM分别作用上述三种培养状态的神经元,测定其LDH漏出率。结果:比较TLJNI干预后的CMECs-CM与无干预的CMECs-CM中LDH漏出值,CMECs缺血组与缺血再灌组经药物干预后均明显降低(P<0.01)。对于缺血神经元,缺血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ischemic CMECs,Is-CM)高浓度(100%)和TLJNI干预后的缺血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ischemic CMECs with drug treatment,IsT-CM)高浓度(100%)作用后表现为增加LDH漏出率(P<0.01),而低浓度10%的IsT-CM则降低LDH漏出率(P<0.05);对于缺血再灌神经元,与对照组比较,各类CMECs-CM作用后均能降低神经元LDH漏出率(P<0.05或P<0.01)。比较每种条件液相邻浓度间的效应差异,均以10%或50%的CM降低损伤为佳,正常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normal CMECs,N-CM)及缺血再灌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ischemic/reperfusional CMECs,Rp-C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于正常神经元,各类CMECs-CM作用后均增加了神经元LDH漏出率(P<0.05或P<0.01)。比较每种条件液相邻浓度间的效应差异,N-C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TLJNI能够防御CMECs缺血及缺血再灌的损伤,可以通过内皮细胞介导发挥抗缺血及缺血再灌神经元损伤的效应。提示CMECs-CM及TLJNI干预后的CMECs-CM均存在着抗缺血再灌神经元损伤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