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02篇 |
免费 | 967篇 |
国内免费 | 66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9篇 |
儿科学 | 146篇 |
妇产科学 | 158篇 |
基础医学 | 600篇 |
口腔科学 | 135篇 |
临床医学 | 1018篇 |
内科学 | 799篇 |
皮肤病学 | 100篇 |
神经病学 | 230篇 |
特种医学 | 355篇 |
外科学 | 851篇 |
综合类 | 2694篇 |
现状与发展 | 2篇 |
预防医学 | 1043篇 |
眼科学 | 111篇 |
药学 | 1058篇 |
15篇 | |
中国医学 | 1009篇 |
肿瘤学 | 5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5篇 |
2023年 | 148篇 |
2022年 | 337篇 |
2021年 | 389篇 |
2020年 | 371篇 |
2019年 | 184篇 |
2018年 | 176篇 |
2017年 | 295篇 |
2016年 | 182篇 |
2015年 | 389篇 |
2014年 | 489篇 |
2013年 | 594篇 |
2012年 | 873篇 |
2011年 | 928篇 |
2010年 | 782篇 |
2009年 | 750篇 |
2008年 | 776篇 |
2007年 | 728篇 |
2006年 | 623篇 |
2005年 | 470篇 |
2004年 | 369篇 |
2003年 | 282篇 |
2002年 | 212篇 |
2001年 | 202篇 |
2000年 | 147篇 |
1999年 | 49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血管内超声的新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出现许多血管内超声新技术,极大的丰富了其应用,现着重描述血管内超声的新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心脏围手术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疗效。方法 分析2001年1月~2007年8月55例应用IABP心脏手术患者的资料。结果 本组总病死率42%,其中冠心病患者手术死亡率(36%)低于非冠心病者的手术死亡率(64%,P<0.05);术前应用IABP患者手术死亡率(0%)明显低于术中(40%)和术后(50%)应用IABP的患者(P<0.05);IABP辅助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减少。结论 IABP是救治重症高危心脏病患者的有效手段, 其效果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心脏病基础情况以及IABP的正确操作和使用的指征和时机。 相似文献
993.
我国利什曼原虫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我国不同疫区利什曼原虫分离株的RAPD分析。 方法 用 7种随机引物 ,扩增来自我国 3个疫区 (得自利什曼病患者、病犬及白蛉 )的利什曼原虫分离株和国际标准株 ,并将扩增产物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 ①来自我国山丘疫区及平原疫区的L d .分离株分别聚为两类 ,两者遗传距离较远 ;②来自新疆荒漠疫区、近荒漠疫区及平原地区的L d .XJ771、L d .XJ90 1和L d .XJ80 1聚在一类 ,表明它们的遗传距离较近 ;③山丘疫区虫株中来自病人和病犬的分离株区别不明显 ,两者同源性高 ,表明犬在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 ;④印度平原型标准株L d .DD8与我国平原疫区虫株聚在一类 ;⑤L infantum与我国山丘疫区的L d .分离株分属于两类 ;⑥L dJed与平原疫区L d .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 ;⑦L infantum与L tropica最早聚合 ,遗传距离最近。 结论 我国不同疫区利什曼原虫分离株在基因水平上存有差异。 相似文献
994.
西安地区中老年人的痴呆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目的:了解西安载我中老年人痴呆的流行现状。方法:E要用多分层,多级,随机、整群抽样、以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为筛查工具,对西安地区4850例5及以上中老年人进行了痴呆患病率调查。结果: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和美国国立神经病学、语言交流障碍和卒中-老年性痴呆 关疾病学会(NINCDS-ADRDA)痴呆诊断标准者171例,痴呆患病率3.53%。其中Alzheimer痴呆(AD)100例,患病率2.06%,占58.48%,血管性痴呆(VD)54例,患病率1.11%,占31.58%,痴呆及VD患病率男女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AD患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1)。痴呆及AD、VD、患病率均随增龄而显著增高(P<0.01),年龄每增长5岁,患病率约增高1倍。文盲组痴呆及AD患病率高于小学和初中以上组(P<0.01)。各职业之间痴呆及AD、VD患病率用年龄分层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城市和农村痴呆、AD、VD患病率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我国痴呆患病率并不低,基本与欧美国家持平,高龄、女性、低文化水平,能是A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联合胆汁病理检查诊断胆囊结石患者合并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粪便直接涂片、胆汁离心镜检和胆囊结石病理切片镜检等方法,检查35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粪便、胆汁和结石标本中的华支睾吸虫虫卵,分析3种方法的检出率. 结果 粪便直接涂片法、胆汁离心镜检和胆囊结石病理切片镜检华支睾吸虫虫卵的检出率分别为29.4% (103/350)、41.5% (145/350)和44.2%(155/350).与胆汁离心镜检法相比,粪便直接涂片法检出率最低(x2=11.05,P<0.05),胆囊结石病理切片镜检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83,P> 0.05).胆汁、胆石联合检出率为67.7% (237/350),明显高于其它方法(x2=48.77,P<0.05). 结论 胆囊结石与胆汁联合病理检查虫卵可提高胆囊结石患者感染华支睾吸虫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96.
6%羟乙基淀粉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儿血液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6%羟乙基淀粉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儿血液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体外循环低温全麻心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于体外循环中分别预充羟乙基淀粉400ml和血浆400ml。术前、心肺转流15min、返回ICU、术后24h观察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红细胞压积(HCT)、全血沉降率(BSR)及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HCT、PLT、MAP在心肺转流15min均显著降低,BSR显著加快(P〈0.05);心肺转流15min和返ICU时观察组BS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R、CVP、PLT、ACT、PT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结论6%羟乙基淀粉作为小儿体外循环稀释液用于小儿心内直视手术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KLF15基因突变导致心房颤动(房颤)的机制。方法:收集152例特发性房颤患者和206名健康对照者的临床数据和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测序分析KLF15基因以寻找致房颤突变。克隆KLF15基因,构建其野生型和突变型表达质粒,转染培养的HeLa细胞,应用双荧光报告基因分析系统研究突变体的功能特点。结果:在1例特发性房颤患者中发现KLF15基因新突变c.946G>T (p.Glu316X),该突变不存在于206名对照者中。功能分析表明该突变型KLF15蛋白对靶基因的转录激活作用丧失。结论:首次揭示KLF15基因功能丧失性突变是部分房颤的分子病因,对房颤患者的遗传咨询及预后风险评估具有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 (AT )、高血压病程对心率变异性 (HRV)的影响。方法 :采用2 4h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测量 HRV指标 ,血浆 AT 的浓度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检测结果进行多重相关分析。结果 :HF,L F,SDANN,PNN5 0 等指标随高血压病程延长均降低 ,两者呈负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r=- 0 .5 9,P<0 .0 5 ;r=- 0 .5 7,P<0 .0 5 ;r=- 0 .5 9,P<0 .0 5 ;r=- 0 .38,P>0 .0 5 ) ,除与 PNN5 0 外 ,其余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病患者 HF,L F,SDANN,PNN5 0 随血浆 AT 的浓度升高均升高 ,两者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r=0 .79,P<0 .0 1;r=0 .91,P<0 .0 1;r=0 .77,P<0 .0 1;r=0 .79,P<0 .0 1) ,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患者HRV与血浆 AT 的关系较其与病程的关系更为密切 ,血浆 AT 浓度与 HRV各指标的变化相平行。 相似文献
999.
急性白血病MDR1与分化抗原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MDR1^+/CD34^+表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对碘硝基四唑盐(INT)细胞毒检测法,分析了51例初治及17例复发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的表面分化抗原及MDR1^+基因编码的p170阳性率,并用INT法的体外药敏试验进行对照。结果:MDR1^+与CD34^+有显著相关性(r=0.842,P〈0.01),而与CD13、CD14、CD15、CD33、HLA-DR等其它髓系抗原无关;MDR1^+/CD34^+表型细胞较MDR1^-/CD34^-表型细胞缓解率、生存期、缓解期显著缩短。结论:急性白血病MDR1^+/CD34^+表型可作为白血病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克隆马鹿布氏杆菌ML分离株25kDa外膜蛋白(Omp25)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运用RT-PCR技术从马鹿布氏杆菌分离株中扩增出Omp25基因,将其克隆入pMD18-T中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遗传变异分析,并将目的基因亚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中诱导表达。结果该基因全长642bp,编码213个氨基酸;其中前23个氨基酸残基构成信号肽。在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中,存在两个跨膜区,但没有潜在的N-联糖基化位点。与GenBank中已经登录的布氏杆菌其他11个分离株相比,马鹿布氏杆菌分离株Omp25基因变异较小,以散在的点突变为主,Omp25基因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1%-99.4%和99.2%-99.5%之间。转化重组质粒pETOMP25的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的诱导下,可表达出具有反应原性的目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18.6%。结论马鹿布氏杆菌分离株与流产型布氏杆菌其它分离株Omp25基因同源性很高,可能是一个毒力较强的野毒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