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7篇
  免费   956篇
  国内免费   666篇
耳鼻咽喉   98篇
儿科学   152篇
妇产科学   159篇
基础医学   617篇
口腔科学   133篇
临床医学   1018篇
内科学   812篇
皮肤病学   99篇
神经病学   236篇
特种医学   358篇
外科学   857篇
综合类   2718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033篇
眼科学   112篇
药学   1068篇
  14篇
中国医学   957篇
肿瘤学   496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335篇
  2021年   378篇
  2020年   364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297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388篇
  2014年   491篇
  2013年   597篇
  2012年   876篇
  2011年   959篇
  2010年   796篇
  2009年   755篇
  2008年   782篇
  2007年   743篇
  2006年   645篇
  2005年   489篇
  2004年   383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8年7月~2019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期间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共7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前39例设定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后39例设定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76.92%,P<0.05;两组治疗前PaO2、PaCO2、Sa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aCO2较治疗前降低,PaO2、SaO2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2.
留置导管在为患者缓解症状的同时,也带来了非计划性拔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等问题。2015年-2018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护理部组织全院各护理单元,围绕非计划性拔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和其他管路并发症三方面,从项目启动、计划、实施、控制和收尾5大阶段展开项目管理专项活动。项目管理专项活动实施以来,全院共上报管道护理项目36项,开展25项,非计划性拔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分别开展12项、4项和9项;非计划性拔管率、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降低;共制定9项管道护理相关流程和指引,7个管道护理视频;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和团队凝聚力提高(P<0.001)。下一步尝试在项目管理中引入叙事医学和磁性护理元素。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旨在编制一套具有高信效度的本土化婴儿饮食行为量表,以早期识别、预防婴儿饮食行为的发生。方法 对281名6~11月龄婴儿进行初始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区分度分析、Cronbach's α系数及Spearman相关分析筛选条目,形成试用问卷。对935名6~11月龄婴儿行试用问卷调查,筛选条目并形成正式量表。运用折半信度、重测信度、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评价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1)形成包含6个维度、33个条目的婴儿饮食行为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10,折半信度为0.927,重测信度为0.693,与各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266~0.752。验证性因子分析示χ2/df=3.180,GFI=0.831,CFI=0.842,RFI=0.766,RMSEA=0.068。2)婴儿体格生长与出生体重、食物种类与进食能力、喂养人行为和食物响应相关(P<0.05)。父母文化水平和家庭收入对婴儿饮食行为影响显著(P<0.05)。结论 婴儿饮食行为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客观反映6~11月龄婴儿的饮食行为问题,是我国本土化婴儿饮食行为评估的科学可信工具。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旋髂深动脉与临近结构的位置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应用成年尸体20具(40侧,男尸12具,女尸8具),观察旋髂深动脉,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及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果:旋髂深动脉与神经之间有密切的毗邻关系,结论:临床上在作髂骨瓣移植分离切断旋髂深动脉及其分支时,应注意保护有关的神经。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和P53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鳞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DNA末端缺口标记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5例正常宫颈组织、14例CINⅠ、10例CINⅡ、20例CINⅢ和52例浸润性宫颈鳞癌(ISCC)中细胞凋亡标记指数(A-LI)和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LI)。结果在正常宫颈组织未检测到凋亡细胞,从CINⅠ→CINⅡ→CINⅢ,A-LI逐渐增加(P<0.05),ISCC中A-LI明显低于CIN(P<0.01),PCNA-LI随宫颈癌各级病变的进展逐渐增加(P<0.05);在正常宫颈和CINⅠ,未检测到P53蛋白表达,在CINⅡ可检测到少量阳性细胞,P53-LI在CINⅢ明显低于ISCC(P<0.01)。结论细胞凋亡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P53蛋白的调节可能阻断了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鳞癌组织学分级、盆腔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DNA末端缺口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 15例正常宫颈组织 ,2 2例CINⅠ /Ⅱ ,16例CINⅢ和 5 2例浸润性宫颈鳞癌 (ISCC)组织中细胞凋亡标记指数 (A LI)、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 (PCNA LI) ,并分析A LI与宫颈鳞癌组织学分级、盆腔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在正常宫颈上皮未检测到凋亡细胞 ,随着CIN病变的进展 ,A LI增高 (P <0 0 5 ) ,但在ISCC ,A LI明显低于CIN(P <0 0 1) ;PCNA LI随宫颈鳞癌各级病变的进展逐渐增高 (P <0 0 5 ) ;A LI随宫颈鳞癌组织分化级别的增高而减少 (P <0 0 5 ) ,在临床Ⅱ期组低于I期组 (P <0 0 5 ) ,盆腔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无转移组 (P <0 0 5 )。结论 :细胞凋亡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以抑制细胞增殖而发挥负调控作用 ,在ISCC阶段调控紊乱。细胞凋亡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相关。检测细胞凋亡有助于宫颈鳞癌进展及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表达在卵巢上皮性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0例卵巢上皮性癌、12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yclinD1的表达,并对其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和生存时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CyclinD1阳性表达多见于临床期别晚和生存期短的病例组(P<0.05),低分化者阳性表达高于高分化者,Ⅲ级与Ⅱ级、Ⅰ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yclinD1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病理指标有关,对估计其进展、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
大鼠原生殖细胞的形态学及分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大鼠胚胎原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 PGCs)的形态及其分化特性。方法 取受精后10.5 d的大鼠胚胎作HE染色,取受精后11.0~12.5 d的大鼠胚胎生殖嵴进行PGCs原代培养,光、电镜观察PGCs及其分化细胞的微细结构,碱性磷酸酶 (ALP) 染色检测细胞的分化程度。结果 大鼠PGCs位于卵黄囊内胚层深部的间充质内,体积大,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大,染色质细密,含1~2个核仁。体外培养可见PGCs大而圆,散在分布,或聚集成团,胞质中含有椭圆形的线粒体和丰富的核糖体,ALP反应呈阳性;培养4~5 d,PGCs形态不规则,有伪足,ALP反应减弱,进一步分化可形成神经元样细胞、表皮细胞、心肌细胞、分泌细胞以及类似血管、心脏的管腔样结构等。由PGCs分化来的细胞ALP反应均呈阴性。结论 大鼠生殖嵴来源的PGCs是一种具有发育全能的、可分化形成3个胚层衍生物的胚胎多能干细胞。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究药用植物金荞麦不同生育期各器官中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时空分布规律,为金荞麦合理采收、资源化利用和高价值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根茎繁殖不同生长年限的金荞麦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生育时期采集根、茎、叶、花器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器官样品中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和总黄酮含量。结果 随着金荞麦生育期推进,植株不同器官的黄酮类化合物积累增加,以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的含量最高;不同生育时期叶片中的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和总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根茎和茎秆(P<0.05)。不同器官间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和总黄酮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花中儿茶素、芦丁和总黄酮含量最高;表儿茶素含量在茎秆中最低。黄酮类物质含量在根茎不同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儿茶素和总黄酮含量在根茎不同组织部位表现为须根>韧皮部>根茎(不含须根)>木质部(P<0.05),儿茶素和芦丁分别在须根和韧皮部含量最高。1年生与2年生金荞麦植株不同器官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不考虑产量的前提下,根茎繁殖金荞麦种植1年即可采收,适宜采收期为11月上旬。  相似文献   
70.
刘湘  王玉钗  张雨恬  田丽  谯茹  张伟龙  贺福元  刘平安 《中草药》2023,54(17):5530-5540
目的 基于超分子“印迹模板”的分布特征划分鱼腥草注射剂指纹图谱成分簇,进行谱热学研究探讨鱼腥草注射剂中形成超分子结构的可疑成分。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建立11批次鱼腥草注射剂的指纹图谱,采用匹配频数法和段带总量统计矩法划分“印迹模板”成分簇并构建新指纹图谱;采用等温微量热滴定仪测定11批次鱼腥草注射剂中挥发油成分相互滴定的放热量;根据超分子“印迹模板”作用放热的叠加性原理,进行总峰面积与鱼腥草注射剂自放热量的线性回归,建立谱热学方程并分析成分簇贡献率,根据关键成分簇信息筛选关键成分结构。结果 11批次鱼腥草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可被划分为26个“印迹模板”成分簇,总峰面积与热量线性回归后保留10个相关性大的变量:V2、V10、V15、V17、V19、V20、V21、V22、V23、V26,其回归系数分别为-1.12×10-4、5.93×10-6、7.58×10-5、9.32×10-4、-1.14×10-5、4.97×10-4、5.26×10-5、-1.16×10-4、-5.66×10-5、-2.08×10-5,常数为24.199,r=0.958。筛选得到17个形成超分子结构的可疑成分,分别为樟烯、β-月桂烯、4-甲基-3-(1-甲基乙叉基)-环己烯、3-(4-甲基-3-戊烯基)-呋喃等。结论 以超分子“印迹模板”为理论指导,运用匹配频数法对鱼腥草注射剂挥发油进行成分簇划分;利用线性回归得到了各个成分簇对放热值的贡献度及排序,得到形成超分子结构的关键成分,为后续对鱼腥草注射剂(类)致敏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