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923篇
  免费   9531篇
  国内免费   6167篇
耳鼻咽喉   1065篇
儿科学   1328篇
妇产科学   877篇
基础医学   7427篇
口腔科学   1873篇
临床医学   13779篇
内科学   10194篇
皮肤病学   1144篇
神经病学   2706篇
特种医学   34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8420篇
综合类   26714篇
现状与发展   28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1467篇
眼科学   1678篇
药学   13111篇
  141篇
中国医学   9434篇
肿瘤学   5765篇
  2024年   415篇
  2023年   1148篇
  2022年   2994篇
  2021年   3661篇
  2020年   3287篇
  2019年   2165篇
  2018年   2141篇
  2017年   2867篇
  2016年   2232篇
  2015年   4130篇
  2014年   5430篇
  2013年   6365篇
  2012年   9425篇
  2011年   9811篇
  2010年   8627篇
  2009年   7796篇
  2008年   7986篇
  2007年   7899篇
  2006年   7158篇
  2005年   5949篇
  2004年   4456篇
  2003年   3604篇
  2002年   2818篇
  2001年   2334篇
  2000年   1728篇
  1999年   1084篇
  1998年   558篇
  1997年   552篇
  1996年   382篇
  1995年   329篇
  1994年   327篇
  1993年   185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5篇
  1964年   8篇
  1963年   10篇
  1962年   7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指压天枢穴加腹部按摩联合番泻叶在静脉肾盂造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期间行静脉肾盂造影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番泻叶,观察组给予天枢穴指压加腹部按摩联合番泻叶,比较两组的肠道清洁力度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肠道清洁力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P <0.05)。结论静脉肾盂造影患者采用指压天枢穴加腹部按摩联合番泻叶的效果较好,可提高肠道清洁力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与常规疗法治疗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8例斜视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R&R),研究组患者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LR-rec)。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观察术后眼位正位率、欠矫率、过矫率,视觉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正位率为89.06%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视近度、视远度和平均斜视度比较,两组患者融合功能和立体视功能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斜视度较治疗前均出现了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斜视度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视觉功能恢复率均明显增加(P<0.05),且研究组恢复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眼外直肌后徙术较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有更好地临床效果,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并比较不同规格怀牛膝不同极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探索其内部质量差异,为该药材的规格标准完善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怀牛膝用体积分数75%乙醇水浴回流提取,得体积分数75%乙醇回流提取物,用40 mL水溶解后,依次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各萃取相及萃取后的水相,浓缩至浸膏,采集各部位HPLC指纹图谱;运用相似度、综合聚类法进行数据分析,同时对其不同部位的指纹图谱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石油醚、氯仿部位均标定了11个共有峰,乙酸乙酯部位标定了10个共有峰,正丁醇部位标定了19个共有峰,水部位标定8个共有峰;氯仿部位指纹图谱相似度差异较大,其他部位指纹图谱相似度差异较小,均在0.9以上;石油醚部位指纹图谱差异主要体现在峰高,乙酸乙酯部位、氯仿部位、水部位的化学成分种类及峰高均存在差异;综合聚类分析能将不同规格怀牛膝区分开。结论不同规格怀牛膝内部质量存在差异;实验中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可以全面反映不同规格怀牛膝的化学成分分布,为不同规格怀牛膝的整体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X线表现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目的分析乳腺癌典型及不典型X线征象,提高对乳腺癌不典型X线表现的认识。方法对6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1例乳腺癌主要X线征象:肿块39例;微小钙化30例;不伴肿块及微小钙化的乳腺局部结构紊乱4例、星芒征3例、非对称性密度增高3例。结论肿块及微小钙化是乳腺癌最主要、最直接的X线征象,但部分乳腺癌X线上缺乏上述2种表现,单纯以结构紊乱、非对称性密度增高或星芒征为主要表现。提高对此类乳腺癌不典型X线表现的认识,有利于防止误、漏诊。  相似文献   
6.
肱骨骨不连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肱骨骨不连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998年12月~2005年5月共收治肱骨骨不连患者25例,均为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骨不连,其中3例并发骨髓炎,6例合并不同程度肱骨骨缺损,骨缺损长度为3~6cm。骨不连病程8个月~5年。15例行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10例采用加压交锁髓内针进行肱骨固定并辅以自体骨植骨。结果术后25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个月~6年2个月。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组中移植的腓骨段均与肱骨干形成骨性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3.1个月;交锁髓内针组平均骨愈合时间为3.8个月。按Crates和Whittle肩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腓骨移植组:优9例,良4例,差2例;交锁髓内针组:优5例,良3例,差2例。结论应用加压交锁髓内针辅以自体骨移植对硬化性肱骨骨不连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对合并骨髓炎、大段骨缺损及严重骨质疏松的肱骨骨不连,采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可一期进行修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中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分别取免疫后第4、6、8、10、12、14、16、18、20天EAE大鼠脑和脊髓制成石蜡切片,行HE染色和ICAM-1半定量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免疫后第8天ICAM-1表达即出现明显上调,早于临床症状的发生;随免疫后时间的延长,ICAM-1表达呈逐渐增高后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并且与EAE大鼠病情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7,P=0.003)。结论ICAM-1的表达上调可能在EAE发病中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MR T2加权成像显示胆囊壁增厚点状高信号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胆囊腺肌瘤病、慢性胆囊炎和管壁增厚型胆囊腺癌在MRL加权成像(T2WI)显示病变胆囊壁点状高信号的特征。方法38例患者(胆囊腺肌瘤病16例,慢性胆囊炎13例,管壁增厚型胆囊腺癌9例),每例均进行了MR常规T1WI、常规T2WI和3mm薄层T2WI及MR胰胆管成像(MRCP)。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胆囊切除手术。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共同分析不同序列MRI,观察胆囊壁增厚及T2WI显示病变胆囊壁点状高信号的不同表现,将观察结果与病理组织学检查所见对照。结果所有患者的胆囊壁均明显增厚,厚度范围5~15mm,平均9mm。T2WI显示病变胆囊壁存在各种各样的点状高信号,在胆囊腺肌瘤病,点状高信号分布于整个增厚的胆囊壁,且数量较多(5~15个/cm^2),较大(直径2~7mm),边界清楚,呈现中等至明显高信号;在慢性胆囊炎,点状高信号主要位于增厚胆囊壁的黏膜侧,数量较少(3~5个/cm^2),较小(直径2~4mm),边界清楚,呈中等至明显高信号;在管壁增厚型胆囊腺癌,点状高信号边界欠清,呈现稍高信号,其数量和大小差异较大,分布范围取决于癌组织浸润胆囊壁的深度。结论胆囊腺肌瘤病、慢性胆囊炎和管壁增厚型胆囊腺癌在T2WI呈现的点状高信号有一定差别,正确识别这些点状高信号的特征有助于鉴别诊断良恶性胆囊壁增厚。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静脉滴注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2004年10月~2005年4月儿科门诊静脉滴注的所有患儿,对其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7岁是使用抗感染药物的高峰年龄组,抗感染药物应用占同期输液患儿的98·2%,抗感染药物使用频率高低顺位依次是:第三代头孢类、抗病毒类、青霉素类、第一代头孢、中药、第二代头孢和氨基甙类。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同用占56·14%,抗菌药物二联用药占9·51%,抗菌药物三联用药占0·19%。结论加强护理管理,是促进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有效途径,包括正确给药、细致观察、合理用药、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化修饰疗法对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7例晚期恶性肿瘤病人采用置管经输注泵输注化疗药物治疗与护理。结果:此法较全身化疗疗效高,毒副作用小。尤其适用于一般状况差又难于耐受全身化疗的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结论:生化修饰疗法安全、有效、方便、费用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