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69篇
  免费   8410篇
  国内免费   5516篇
耳鼻咽喉   797篇
儿科学   935篇
妇产科学   1021篇
基础医学   8006篇
口腔科学   1208篇
临床医学   9880篇
内科学   10630篇
皮肤病学   692篇
神经病学   3872篇
特种医学   30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9030篇
综合类   15787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一般理论   8篇
预防医学   6160篇
眼科学   1945篇
药学   8662篇
  94篇
中国医学   5525篇
肿瘤学   6094篇
  2024年   349篇
  2023年   1348篇
  2022年   3250篇
  2021年   4645篇
  2020年   3614篇
  2019年   2796篇
  2018年   2954篇
  2017年   2827篇
  2016年   2688篇
  2015年   4095篇
  2014年   4989篇
  2013年   5018篇
  2012年   7216篇
  2011年   7362篇
  2010年   5216篇
  2009年   4139篇
  2008年   4579篇
  2007年   4355篇
  2006年   3966篇
  2005年   3538篇
  2004年   2322篇
  2003年   2122篇
  2002年   1757篇
  2001年   1379篇
  2000年   1161篇
  1999年   1100篇
  1998年   577篇
  1997年   601篇
  1996年   479篇
  1995年   406篇
  1994年   373篇
  1993年   210篇
  1992年   279篇
  1991年   253篇
  1990年   238篇
  1989年   188篇
  1988年   188篇
  1987年   157篇
  1986年   135篇
  1985年   102篇
  1984年   74篇
  1983年   53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31篇
  1978年   29篇
  1977年   15篇
  1974年   17篇
  1970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评价CR,CT,ECT和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23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符合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标准Ⅰ期-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CR,CT,ECT和MRI的影像学特征及其检查结果。结果CR诊断早期ANFH11髋,阳性率为47.8%,CT诊断早期ANFH14髋,阳性率为60.9%,ECT诊断诊断早期ANFH21髋,阳性率为91.3%,MRI诊断早期ANFH22髋,阳性率为95.7%。经统计学处理,X2=19.38,P<0.01,CR,CT,ECT和MRI四者敏感性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影像学诊断而言,CR诊断敏感性较低,CT可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ECT和MRI的敏感性高于CT及CR,MRI可准确地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72.
低位直肠癌保留神经的腹膜外侧方扩大清扫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留神经的腹膜外侧方扩大清扫对患者术后生存率、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0年6月期间收治的392例进展期低位直肠癌实施保留神经的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内清扫173例,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219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浸润肠壁深度及肿瘤病理组织学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侧方淋巴结转移率为17.8%(39/219),侧方盆壁非连续性癌灶转移率为5,9%(13/219)。术后发生排尿功能障碍:腹腔内清扫组7例(4.0%),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113例(5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功能障碍:腹腔内清扫组93例男性患者中有12例(12.9%),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119例男性患者中有62例(5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局部复发率:腹腔内清扫组为16.2%(28/173),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为9.6%(21/2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腹腔内清扫组为49.1%(85/173),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为59.4%(130/2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保留神经的腹膜外侧方扩大清扫,可以减少局部复发,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但也会影响患者术后排尿和男性性机能。  相似文献   
73.
中医健脾祛瘀法治疗胃癌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轶霞 《陕西中医》2006,27(9):1037-1038
目的探讨健脾、祛瘀、通络散结类中药配伍对胃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枳朴六君汤加味(枳壳、厚朴、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党参、乌蛇、蜈蚣、土鳖、甘草等)内服,配合中成药平消片,治疗胃癌40例。结果中医证候有效率为82.50%;生存质量提高13例,稳定23例,降低4例;体重增加12例,稳定24例,下降4例。提示本方法有健脾祛瘀、通络散结,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的功效。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中原地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的表型特征,为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HNPCC遴选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Am sterdam标准的8个家系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与随机抽调我院40例确切无家族史的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B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发病年龄:A组平均46岁,B组62.6岁,平均提前16.6年;<50岁者:A组73%(27/37),B组30%(12/40),两组比较P<0.01;第1、2、3代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69.2、46.9、34.6岁,逐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发病部位:右半结肠A组73.2%(30/41),B组39.0%(16/41),两组比较P<0.05。③同时、异时多发大肠癌:A组8.1%(3/37),B组2.5%(1/40)。④大肠外癌:A组17.1%(7/41),B组0,两组比较P<0.05。⑤合并腺瘤:A组0,B组22.5%(9/40),两组比较P<0.05。⑥组织学类型:低分化腺癌A组69.7%(23/33),B组40%(16/40),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原地区HNPCC有其独特的临床特征,国际遴选标准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人,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HNPCC遴选标准确有必要。  相似文献   
75.
土壤环境基因组技术及其在新药发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是微生物最重要的生境,土壤微生物具有极大的多样性。然而传统培养技术只能得到约1%的微生物纯培养,其余都是未被纯培养微生物。利用土壤环境基因组技术,可以把未被纯培养微生物的基因克隆到载体中并在宿主中进行表达,获得比已培养微生物丰富的代谢产物多样性,这为我们发现新颖结构先导化合物以及新药开辟了新的道路。本文介绍应用环境基因组技术构建土壤DNA文库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6.
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全面认识与正确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随着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发展,对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认识不断深入,临床上对DAVF的正确诊断率越来越高。近几年来,学者们对该病的影像学表现和血管构筑有了较深入的认识。随着介入栓塞材料的发展,介入栓塞的治愈率明显提高,其他治疗方法也取得了良好疗效。但对该病的真正病因、发病机制和瘘口位置的认识尚不充分,目前所采用的分类方法尚不完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式的选择仍不统一,需要脑血管疾病研究者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7.
大鼠静脉窦高压致硬膜血管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大鼠静脉窦高压后硬膜血管变化及其静脉窦高压在硬脑膜动静脉瘘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体重200~250g的SD雄性大鼠110只,随机分为静脉窦高压组(85只)和假手术组(25只),将静脉窦高压组85只大鼠闭塞左侧横窦和上矢状窦前1/3,并吻合右侧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制成静脉窦高压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单纯解剖相应的颈部血管和硬脑膜窦,但不行吻合或闭塞。术后90d,随机取7只静脉窦高压组大鼠和5只假手术组大鼠,行硬脑膜血管明胶墨汁灌注,观察硬膜血管的状况。结果术后90d静脉窦高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的硬膜血管数分别为(10.7±1.5)条/mm,(10.3±0.6)条/mm,差异无显著性。在静脉窦高压组中1只大鼠有硬脑膜动静脉瘘,其形态和结构与生理性动静脉短路类似。结论大鼠静脉窦高压一段时间后,颅内硬膜血管无明显增生。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形成很可能是由动静脉间的短路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经验。方法将2003年1月~2005年12月行剖宫产术的产妇76例,采取护理干预,加强饮食指导、抗凝血及溶栓护理。结果70例患者治愈,4例留有后遗症,2例转院,未跟踪报告。结论剖宫产术后易发生深静脉血栓;而高龄、经产、多胎、有产科并发症是其高危因素;应用护理措施进行积极干预,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能保证产妇生命安全,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