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205篇
预防医学   8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治疗肾鹿角状及多发性结石的疗效. 方法肾多发及鹿角状结石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40岁.结石直经1.5~3.7 cm.常规用3个穿刺器,建立气腹于腹膜后间隙,紧贴肾盂外膜向肾窦内分离,暴露出肾盏漏斗部,切开取石,输尿管内置入双J管,3-0可吸收线缝合肾盂切口.冲洗、放置引流管.术后3~4 d拔出引流管.2周左右拔出双J管. 结果 15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70 rain.术后平均住院7 d.随访3~15个月,2例有0.2~0.5 cm结石残留. 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提供了微创的新途径,暴露好、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计算机图像数字减影技术对常规牙齿X线片的诊断作用.方法应用研制开发的计算机图像数字减影系统对正常牙、牙周病及根尖周病的X线片进行数字减影技术的检查与诊断.结果本系统对普通牙齿、牙周病及根尖周病等X线片进行各种图像处理,有助于了解病变的范围、大小及预后.结论数字减影技术对牙齿X线处理及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提高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处理对控制肝病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传染科收治的180例肝病患者经皮肝穿刺组织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肝穿刺组织临床病理与病理诊断相比,完全符合123例占68.3%,病理纠正临床诊断54例占30%,3例穿刺失败占1.7%。对肝硬化的诊断,临床与病理比较X^2=8.44,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穿刺组织病理诊断对肝炎及肝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HBV阴性不能完全除外HBV感染。  相似文献   
64.
背景:目前对几种脱细胞方法的效果各家观点不同。大都认为各种方法均可去除细胞,但实验结果却有较大差异。 目的:对比胰蛋白酶法、十二烷基硫酸钠法和去氧胆酸钠法去除细胞后心脏瓣膜形态学及生物力学特征。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10/2008-07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进行。 材料:40个新鲜猪主动脉瓣120片瓣叶分为3组,分别为胰蛋白酶组、十二烷基硫酸钠组和去氧胆酸钠组,每组40片。 方法:胰蛋白酶消化法:置于0.5 g/L胰蛋白酶和0.2 g/L乙二胺四乙酸, 在37 ℃,体积分数为0.05 CO2培养箱中振荡24 h。十二烷基硫酸钠法:置于0.3 g/L十二烷基硫酸钠和DNase,RNase中持续振荡24 h。去氧胆酸钠法:首先在5 g/L Triton-X 100,5 g/L去氧胆酸钠,0.2 g/L 乙二胺四乙酸中振荡24 h,然后在2.5 g/L Triton-X 100,2.5 g/L去氧胆酸钠和0.2 g/L 乙二胺四乙酸中破膜去污振荡48 h,两阶段均加入DNase,RNase。 主要观察指标:3种方法去细胞前后心脏瓣膜的生物力学特性变化。3种方法去除细胞程度和对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的影响。 结果:去氧胆酸钠组拉伸率、最大拉伸应力、最大载荷均高于十二烷基硫酸钠组和胰蛋白酶组(P < 0.01)。胰蛋白酶法脱细胞效果差,对基质破坏明显;十二烷基硫酸钠法可完全脱细胞,对基质破坏较大;去氧胆酸钠法完全脱细胞同时对基质破坏较少。 结论:与胰蛋白酶法、十二烷基硫酸钠法比较,去氧胆酸钠法脱细胞效果好,能更好保护基质。  相似文献   
65.
王伟  高成杰  任龙喜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18):1419-1423
目的 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病变范围涉及第二颈椎时行后路减压和伸肌重建的方法.方法 2002至2006年治疗OPLL病变范围涉及C2者10例,均行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重建颈伸肌群附着点、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椎板成形减压范围C2~C7.测量手术前后CT片上C2有效椎管矢状径,计算减压程度;测量手术前后X线片上C2~C7角,对比生理曲度维持情况;记录手术前后和随访时JOA评分.结果 平均随访14个月,C2有效椎管矢状径术前平均5.6 mm(4.0~8.8 mm)、术后平均13.4 mm(10.0~18.2mm)(与术前相比P<0.01);中立位C2~C7角术前6.5°(-2°~12°)、术后7.4°(3°~14°)、末次随访7.0°(2°~15°)(与术前相比P>0.05);JOA评分术前6~12分(平均9.6分)、术后8~14分(平均10.9分)、末次随访10~17分(平均13.2分)(与术前相比P<0.05).结论 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重建颈伸肌群附着点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对病变范围涉及第二颈椎的OPLL是适宜的手术方法,可以达到减压彻底、维持颈椎生理曲度的目的 .  相似文献   
66.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白血病患儿应用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化疗后其血浆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的改变及应用不同心肌保护药后BNP水平的变化,探讨能早期监测DNR心肌毒性并可筛选出更好保护心肌药的指标。方法:选择2003~2005年新诊断的急性白血病患儿31例,均采用柔红霉素 长春新碱 左旋门冬酰胺酶 泼尼松(DVLP)方案诱导化疗.化疗期间分别应用果糖二磷酸钠(fructose sodium diphosphate)(实验组)或参麦注射液(对照组)保护心肌。在应用DNR前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bent assaay)测定患儿血浆BNP水平,并同时常规检测患儿化疗前后心肌酶谱(LDH_1、CPK-MB)及心电图(ECG)。结果:研究组(FDP组)患儿化疗后血浆BNP浓度从(3.89±1.43)ng·L~(-1)增加到(15.12±4.38)ng·L~(-1)(P<0.00)。对照组(参麦组)从(3.72±1.38)ng·L~(-1)增加到(18.45±5.29)ng·L~(-1)(P<0.001)。两组化疗前BN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而化疗后FDP组患儿血浆BNP水平较参麦组低(P<0.001)。两组化疗前后ECG及LDH_1、CPK-MB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急性白血病患儿应用DNR化疗时,BNP可用于监测DNR对心脏的早期影响和判断心肌保护药的效果。  相似文献   
67.
吻合器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吻合器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对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55例超低位直肠癌应用吻合器保留肛门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一次性吻合成功,手术顺利,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7例出现短期内排便功能障碍,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本组未发生机械故障或因吻合器使用不当所产生的并发症。结论吻合器技术使大多数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得以保住肛门,消除了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提高保肛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必须熟练掌握吻合器的原理、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确保吻合成功。  相似文献   
68.
非脑死亡患者399例放弃治疗后死亡伦理与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399例非脑死亡患者在住院期间放弃治疗后死亡的事例,分析放弃治疗的原因、放弃治疗涉及医学、伦理、法律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方法重审我院2007—2008年死亡的病历,将放弃治疗后死亡的病历分类分析统计。结论病情恶化、病程不可逆转是放弃治疗的主要原因。医生应该尽告知义务.要尊重患者生命权、健康权、知情权、选择权、决定权和隐私权。医生没有放弃治疗的权利。患者和家属应该签署“放弃治疗”的医学文书,以示对“放弃”负责和承担相关后果。在法律的基础上,弘扬我国社会和谐,人文道德,医学伦理。  相似文献   
69.
目的:了解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患病情况并评估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RA患者冠心病相关的临床资料,包括冠心病的患病情况、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及体重指数(BMI)]及RA临床表现[关节肿胀、疼痛、畸形数目,皮下结节数目,动态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等]、关节功能状态评分及用药情况。对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用药情况等方面进行单因素比较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21家医院的960例RA患者,其中女性779人,男性181人,女∶男=4.3∶1,平均年龄(52.7±13.9)岁(11.0~86.0岁)。RA患者冠心病的患病率为3.5%(34/960),其中合并超重和肥胖者占35.1%(377/960)、吸烟者占12.3%(118/960)、高血压者占17.0%(163/960)、糖尿病者占7.7%(74/960)、高胆固醇血症者占0.4%(4/960)、脑血管病者占3.0%(29/960)。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年龄高[(64.7±9.3)岁vs.(52.3±14.0)岁,P<0.001]、皮下结节数目多(14.7%vs.3.1%,P=0.005)、肺间质病变发生率高(17.6%vs.7.0%,P=0.034)、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使用比例低(5.9%vs.22.6%,P=0.021)、糖尿病及高血压患病率高(29.4%vs.7.0%,P<0.001;38.2%vs.16.2%,P=0.001),而受检时关节畸形数目、RF水平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及BMI与冠心病发生无关。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为RA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HCQ为RA合并冠心病的保护因素。结论:RA患者冠心病的患病率为3.5%。高龄、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为其独立危险因素,合并使用HCQ为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肺癌VEGF—C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CT影像的关系。方法搜集42例胸腔镜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标本(肺癌组)和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标本(对照组),术前常规CT扫描,术后对标本行VEGF—C、VEGFR-3免疫组化染色,比较两组VEGF—C表达及淋巴管密度(LVD)的差异,分析VEGF—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CT影像的关系。结果NSCLC组VEGF—C阳性率(69.0%vs5.0%,P〈0.01)、LVD水平(11.67±2.93vs 3.81±1.39,P〈0.01)显著高于对照组。淋巴结转移CT影像表现为癌性淋巴管炎,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组VEGF—C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90%VS31.8%,P〈0.01)。结论肺癌组织存在VEGF—C的高表达,后者可能通过淋巴管生成促进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