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92篇
  免费   3797篇
  国内免费   1815篇
耳鼻咽喉   270篇
儿科学   633篇
妇产科学   142篇
基础医学   2137篇
口腔科学   899篇
临床医学   4267篇
内科学   2799篇
皮肤病学   341篇
神经病学   769篇
特种医学   1222篇
外科学   3027篇
综合类   9528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预防医学   4651篇
眼科学   299篇
药学   4166篇
  37篇
中国医学   3628篇
肿瘤学   1582篇
  2025年   7篇
  2024年   497篇
  2023年   503篇
  2022年   1108篇
  2021年   1267篇
  2020年   1182篇
  2019年   710篇
  2018年   625篇
  2017年   1027篇
  2016年   677篇
  2015年   1345篇
  2014年   1799篇
  2013年   2146篇
  2012年   3299篇
  2011年   3350篇
  2010年   3123篇
  2009年   2835篇
  2008年   2939篇
  2007年   2803篇
  2006年   2471篇
  2005年   1883篇
  2004年   1349篇
  2003年   1018篇
  2002年   769篇
  2001年   652篇
  2000年   527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8篇
  1966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4篇
  194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分析儿童良性中央气道狭窄病因构成.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7-01~2009-12北京儿童医院良性中央气道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一般临床资料、CT气道三维重建及增强CT等影像资料及支气管镜下气道狭窄特点. 结果 共收集133例良性中央气道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男84例,女49例,其中婴幼儿占116例(87.2%,116/133).其病因构成主要依次为先天性心血管畸形(58.7%,78/133)、原发性肺结核伴或不伴有支气管结核(15.0%,20/133)、先天性肺发育不良(4.5%,6/133)等. 结论 儿童良性中央气道狭窄病因构成以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最为常见,先天性气管支气管狭窄的主要原因为血管环畸形,后天因素中以原发性肺结核所致狭窄最为常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所致气道狭窄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阴道前壁修补术联合盆底电刺激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该院行改良阴道前壁修补术联合盆底电刺激治疗的56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单纯行改良阴道前壁修补术治疗的60例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阴道前壁修补术联合盆底电刺激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中药加味四逆散(Jiawei Sinisan,JWSNS)对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谷氨酸(glutamate,Glu)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100,200,400 μmol/L Cort和10,50,100 μmol/L Glu以及50,100 ml/L JWSNS含药血清分别与PC12细胞共同孵育24 h,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以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选取200 μmol/L Cort和50 μmol/L Glu建立PC12细胞损伤模型,以MTT法观察50,100ml/L JWSNS含药血清各组对Cort和Glu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Cort和Glu对PC12细胞的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细胞损伤程度加重.各浓度的JWSNS含药血清对正常PC12细胞无毒性和不良反应.对Cort和Glu所致的PC12细胞模型,50ml/L JWSNS含药血清各组无明显抗损伤作用;Cort,Glu 100 ml/L JWSNS含药血清低、中、高各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2.58%、87.11%、75.81%、69.35%、82.25%和70.97%,与Cort、Glu损伤模型组及正常血清组相比,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100ml/L JWSNS含药血清对Cort、Glu所致PC12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建立鉴定广佛手黄龙病病原的有效方法,为无毒苗木的选育及病害防治提供早期诊断依据.[方法]在广佛手主要种植区进行调查,了解黄龙病的发病状况;根据柑桔黄龙病病原的DNA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对样品的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结果]广东肇庆地区的广佛手出现类似柑桔黄龙病的症状,PCR检测结果表明,在表现发病症状的广佛手样品中有400bp的特异性DNA片段出现,而健康的样品中则没有扩增出特征带,表明广佛手的感病症状是由黄龙病病原引起的.[结论]PCR技术是广佛手黄龙病病原鉴定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5.
微化地奥司明片在糖尿病足溃疡愈合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地奥司明片治疗糖尿病足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足患者,按照Wagner分级,随机分配为2组,以治疗前后患足创面大小变化情况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地奥司明组治愈27例(75.0%),好转7例,(19.4%),无效2例(5.5%),治疗后创面大小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愈14例(38.9%),好转13例(33.3%);无效9例(25.0%),治疗后创面大小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奥司明片能有效促进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6.
毒鼠强中毒治疗方法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在治疗毒鼠强中毒(ATI)中的作用,探索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统计近十年问我院67例ATI患者的治疗及住院情况,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BC三组,对比分析其死亡率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三种治疗方法中,C法死亡率最低(13.33%),B方法(55.56%)死亡率高于C法但低于A法(28.00%),三者间有明显差异。结论 综合早期洗胃排毒、有效抗惊厥、抗毒鼠强毒性作用、应用特异性解毒药物,尤其是二巯基丙磺酸钠的使用,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7.
纪斌  庞金辉  曹成福  周军杰  陈贤奇  潘伟成 《上海医学》2012,35(11):957-959,987
目的评价钢板前置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10年8月,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前置内固定术治疗53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其中Robinson 2A2型27例、2B1型23例、2B2型3例。分别于术后第3、6周和术后第3、6、12、18个月拍摄锁骨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以Constant标准评价患侧肩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3.4±2.2)个月。锁骨X线片显示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6±0.7)个月。52例患者行肩关节功能的Constant评分,疗效评价为优34例、良16例、可2例,总体优良率为96.2%(50/52)。结论钢板前置内固定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8.
目的应用谷氨酸转运体GLT-1抑制剂二氢卡因酸盐(DHK)验证GLT-1在脑缺血耐受诱导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四血管闭塞法(4VO)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脑组织切片硫堇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迟发性死亡(DND)程度。结果预先给予3min脑缺血预处理(CIP)可显著对抗8min缺血打击引起的DND;与CIP 脑缺血打击(IS)组相比,DHK CIP IS组出现明显的DND。结论GLT-1参与了CIP诱导的脑缺血耐受。  相似文献   
89.
蒋小月  钱佳慧  潘敬珍 《西部医学》2013,(12):1865-1866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皮损内封闭治疗结节性痒疹的疗效.方法 将76例结节性痒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得宝松皮损内封闭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得宝松皮损内封闭治疗.3个月评定两组患者疗效,6个月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9.4%,高于对照组的63.1%(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28.9%,低于对照组的55.2% (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皮损内封闭治疗结节性痒疹疗效好,复发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
本文介绍了一体化后装治疗系统的开发及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