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891篇 |
免费 | 6691篇 |
国内免费 | 386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53篇 |
儿科学 | 1000篇 |
妇产科学 | 414篇 |
基础医学 | 5257篇 |
口腔科学 | 1293篇 |
临床医学 | 7455篇 |
内科学 | 7199篇 |
皮肤病学 | 689篇 |
神经病学 | 2448篇 |
特种医学 | 242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2篇 |
外科学 | 6553篇 |
综合类 | 15397篇 |
现状与发展 | 16篇 |
预防医学 | 6509篇 |
眼科学 | 937篇 |
药学 | 7359篇 |
75篇 | |
中国医学 | 5728篇 |
肿瘤学 | 413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810篇 |
2023年 | 976篇 |
2022年 | 1979篇 |
2021年 | 2507篇 |
2020年 | 2266篇 |
2019年 | 1726篇 |
2018年 | 1597篇 |
2017年 | 1975篇 |
2016年 | 1628篇 |
2015年 | 2619篇 |
2014年 | 3400篇 |
2013年 | 3737篇 |
2012年 | 5459篇 |
2011年 | 5857篇 |
2010年 | 4931篇 |
2009年 | 4402篇 |
2008年 | 4718篇 |
2007年 | 4549篇 |
2006年 | 4182篇 |
2005年 | 3332篇 |
2004年 | 2704篇 |
2003年 | 2450篇 |
2002年 | 2114篇 |
2001年 | 1527篇 |
2000年 | 1194篇 |
1999年 | 678篇 |
1998年 | 355篇 |
1997年 | 305篇 |
1996年 | 260篇 |
1995年 | 213篇 |
1994年 | 203篇 |
1993年 | 126篇 |
1992年 | 97篇 |
1991年 | 116篇 |
1990年 | 80篇 |
1989年 | 59篇 |
1988年 | 48篇 |
1987年 | 46篇 |
1986年 | 42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21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2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7篇 |
1976年 | 9篇 |
1975年 | 6篇 |
1974年 | 6篇 |
196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慢性牙周炎患者IL-8和弹性蛋白酶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IL-8、弹性蛋白酶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的表达。方法:采用ELISA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30名和健康对照组20名龈沟液中IL-8的总量和浓度,采用底物法检测相同人群龈沟液中细胞外弹性蛋白酶、总弹性蛋白酶的浓度和总量。采用SPSS11.0软件分析其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的IL-8浓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IL-8总量略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IL-8和细胞外弹性蛋白酶的浓度和总量在重度牙周炎组明显高于轻、中度牙周炎组(P〈0.01)。结论:不同浓度的IL-8和弹性蛋白酶参与了慢性牙周炎的炎症过程,二者的协同作用将加重慢性牙周炎的病情。 相似文献
23.
骨形成蛋白-2在牙周炎大鼠牙周膜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牙周膜组织中BMP -2的变化 ,探讨BMP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制作大鼠牙周炎动物模型 ,分为正常组、牙周炎组和牙周炎治疗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并比较上颌第一磨牙牙周膜组织中BMP -2的表达。结果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牙骨质细胞、成牙本质细胞等均可见BMP -2阳性染色。正常组与牙周炎组间BMP -2表达无明显差异 ,而牙周炎治疗组牙周膜BMP -2染色明显增强 ,与其他 2组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BMP -2可能在牙周膜的修复与重建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Human papillomavirus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8,6(Z1):10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infection is an etiologic cause leading to development of cervical and other ano-genital cancers as well as a subset of oropharyngeal cancers. 相似文献
25.
目的:比较老年口腔癌患者手术前后血糖的变化.方法:对57例70岁以上行口腔癌根治术的患者手术前后空腹血糖进行比较,并与同期其他年龄段行口腔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前后空腹血糖进行对比,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口腔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血糖均较术前升高,而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血糖升高,较其他年龄段患者血糖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胰腺功能和肾功能的减退,是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术后严密的血糖监测和合理,适量的应用胰岛素,是避免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血糖升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HOXC13 mRNA在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B)中的表达,探讨其发生的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47例AB(原发AB 29例,复发AB 14例,恶变AB 4例),同时选取骨纤维异样增殖症2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keratocystic odontogenic tumor,KCOT)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上皮7例作对照。结果HOXC13 mRNA AB中阳性率为97.9%(46/47),10例KCOT中7例为HOXC13 mRNA阳性表达,但在7例正常口腔黏膜细胞中仅3例为HOXC13 mRNA阳性表达,AB、KCOT、正常黏膜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65,P=0.001),但角化及颗粒样变退化细胞却为阴性。在部分AB间质成纤维细胞质中也有阳性表达,2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纤维也为阳性。结论在AB中存在HOXC13的高表达;HOXC13 mRNA在AB上皮中的表达有异质性,该基因可促进上皮的增殖,其丢失可导致上皮细胞的角化和退变。 相似文献
27.
OBJECTIVE: Even though some chemical agents can disinfect biofilms in dental unit waterlines, there remains concern that all remnants of the biofilm matrix are not eliminated. Even with periodic treatments, the bacterial populations in dental unit waterlines recur rapidly. In addition, with some previously tested products, patient safety, as well as toxic, caustic and corrosive residual chemicals are also a concern. This study evaluated ICX, A-dec's new water treatment solution, in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for prevention, microbial spectrum of activity, minimum inhibitory time determination, and treatment of established biofilms. METHODOLOGY: New dental unit waterline tubing was treated continuously during simulated patient care over 28 days with municipal water. It was then treated with ICX. Effluents from lines with established biofilms (averaging > 10(4) CFU/ml at day 0) were treated to assess levels of CFU counts within 21 days of exposure to ICX. RESULTS: Tubing treated with ICX did not develop a detectable biofilm using ruthenium red staining, and microbes in effluents remained undetectable. CONCLUSION: ICX is effective in maintaining the effluent within the 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s and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s recommendation for < 500 CFU/ml. In addition, considering the preliminary finding that ICX reduces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of effluents from established biofilm lines, it may be useful in long-term treatment alone or when coupled with a shock treatment to assist in biofilm destruction.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不同孔径新型复合材料硅,磷酸钙植入兔下颌骨缺损区的成骨能力。方法:将3种不同孔径硅膦酸钙(大孔型300μm、150μm及致密型)分别植入兔下颌骨缺损区。分别在术后3、6、12周取材进行大体、组织学观察及新骨形成的统计学分析。结果:3种不同孔径硅,磷酸钙在12周均能与邻近骨组织骨性结合:2种大孔型硅,磷酸钙新生骨面积百分比均显著大于致密型硅,磷酸钙(P〈0.01)。结论:大孔型硅,磷酸钙骨引导性、成骨活性优于致密型硅,磷酸钙。 相似文献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