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439篇
  免费   10286篇
  国内免费   6176篇
耳鼻咽喉   823篇
儿科学   1867篇
妇产科学   799篇
基础医学   7802篇
口腔科学   2178篇
临床医学   12858篇
内科学   10215篇
皮肤病学   1085篇
神经病学   3027篇
特种医学   36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9035篇
综合类   23985篇
现状与发展   30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10057篇
眼科学   1847篇
药学   11602篇
  118篇
中国医学   9040篇
肿瘤学   5904篇
  2024年   373篇
  2023年   1417篇
  2022年   3580篇
  2021年   4837篇
  2020年   4015篇
  2019年   2618篇
  2018年   2604篇
  2017年   3303篇
  2016年   2568篇
  2015年   4414篇
  2014年   5631篇
  2013年   6335篇
  2012年   9072篇
  2011年   9655篇
  2010年   7963篇
  2009年   6877篇
  2008年   7383篇
  2007年   6954篇
  2006年   6257篇
  2005年   5135篇
  2004年   3560篇
  2003年   2950篇
  2002年   2298篇
  2001年   1740篇
  2000年   1414篇
  1999年   839篇
  1998年   364篇
  1997年   361篇
  1996年   286篇
  1995年   229篇
  1994年   217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79年   5篇
  1966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4篇
  194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超常规肾上腺素与氨茶碱合用在抢救心跳骤停中的临床机制。方法:选择86例不同疾病的心跳骤停患者,根据心跳停止时间不同分成5组,入院后立即静脉注射肾上腺素lmg/次,无效改为3mg/次,并与氨茶碱0.25-0.5g合用,无效追加肾上腺素为5mg/次,氨茶碱剂量同前,间隔3—5分钟,记录复苏例数,计算百分比。结果:心跳停止时间l-5分,6-10分,ll-15分给予肾上腺素lmg静脉注射,心跳恢复分别为34.6%、18.2%、13.3%;肾上腺素3mg静脉注射并合用氨茶碱,心跳恢复分别为64.7%、66.2%、46.2%;肾上腺素5mg静脉注射并合用氨茶碱,心跳恢复分别为50%、33.3%。结论:超常规剂量肾上腺素并合用氨茶碱对提高复苏成功率疗效肯定,且与心跳骤停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992.
对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突变体在大肠杆菌、酵母、哺乳动物细胞、丝状真菌、昆虫细胞和转基因动物乳腺等表达系统中进行表达的研究工作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各个表达系统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93.
中国Alport综合征临床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分析和总结我国Alport综合征(AS)患者临床特征,选取我院确诊为AS的患者77例(男55例,女22例),以其尿液、肾功能、纯音测听、眼裂隙灯和眼底检查以及肾穿刺组织的常规检查作为临床表型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74/77例患者进行了皮肤基底膜Ⅳ型胶原α5链免疫荧光学检查;对34/77例进行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结果显示AS在16岁以前发病占92%,其中10岁以前占68%;首发症状以血尿并蛋白尿多见,占93.5%的患者均有血尿,部分伴发作性肉眼血尿;85.7%的患者伴有蛋白尿,且达肾病水平蛋白尿者为31.8%;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男性患者发病率较国外报道高(分别为68%和55%),而在女性患者却相对较低(7%和45%);眼部病变发生率与国外报道类似。肾活检组织光镜下的病理变化以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多见(18/29例,62.1%);常规免疫荧光学染色多为IgM沉积(9/24例);52例男性患者皮肤基底膜中α5(Ⅳ)链染色49例阴性,3例阳性,女性患者中21例呈间断阳性,1例呈阳性;绝大多数患者(70/77例)有血尿或终末期肾脏病家族史;60%患者属于青少年型AS,且男性患者在儿童期便可出现肾功能下降。提示我国AS有以下临床特征:起病多在16岁以前,尤以10岁以前居多;血尿伴蛋白尿为常见首发症状;蛋白尿的发生率高且较重;男性患者发生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比例较高;发生终末期肾脏病早且预后差。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分析完全性肾输尿管重复畸形合并同侧上输尿管异位囊肿的病人,治疗时是否需要同时切除病变肾和输尿管囊肿。方法 对近8年来我院收治的10名完全性肾输尿臂重复畸形合并同侧上输尿管异位囊肿的病例予以总结。结果 发现其中6名初期治疗中仅切除患侧上半肾输尿管的儿童,平均术后1年都因为膀胱内囊肿增大而再次接受了输尿管囊肿切除术。另3例病人一期同时施行了上半肾输尿管切除术、膀胱内输尿管囊肿切除术和下半肾输尿管再植术,术后随访疗效良好。结论 我们认为对类似疾病应该在切除肾输尿管的同时一并切除异位输尿管囊肿。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与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0年1月~2002年6月间收治的小儿急性肠套叠7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中,男性多见(62.5%),好发年龄为3月—6月,以回结型最为多见(73.6%)。空气灌肠复位成功24例,其余均手术治疗。死亡1例,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早期诊断、尽快治疗是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的关键,发病超过48h者不宜行空气灌肠。复位失败、发病时间长或病情较重者,必须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96.
显微镜下内淋巴囊引流术治疗梅尼埃病(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淋巴囊引流术治疗梅尼埃病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2例梅尼埃病的病人行显微镜下内淋巴囊引流术,并进行了术后随访。结果 随访结果表明,按疗效评定标准,A级3例;B级5例;C级3例;D级1例。有效率91.67%。结论 内淋巴囊引流术是治疗梅尼埃病的有效的保留听力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7.
保留喉功能的T3声门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T3声门癌喉功能保留手术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75例T3声门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后以会厌、双蒂接力肌甲状软骨膜瓣、颈阔肌皮瓣、胸骨舌骨肌筋膜瓣、颈阔肌筋膜瓣、甲状软骨膜瓣等修复组织缺损并重建喉功能。结果:全组病例3年生存率83.2%,5年生存率73.6%。62例患者于术后2周~6个月拔除气管套管,拔管率为82.7%。结论:T3声门癌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保留喉功能是可行的。熟练掌握多种修复方法,择优采用,是恢复良好的喉功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内毒素休克时血清TNF-α和NO的动态变化以及与心肌细胞损害的关系,探讨地塞米松(DXM)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7 d Wistar大鼠17只,随机取9只作实验前基础值组,余108只随机分成对照组、休克组(LPS 5 mg/kg)及治疗组(LPS 5 mg/kg+DXM 5 mg/kg)。各组于注射LPS前(0 h)及注射后2,4,6,24 h分别断头取血并留取心脏组织。双抗夹心ELISA方法测定血清TNF-α浓度,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浓度,以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①休克组TNF-α于注射LPS2 h达高峰,6 h后下 降到对照组水平。注射LPS 2 h后,DXM组TNF-α高于对照组(P<0.05),但明显低于休克组(P<0.05);注射LPS 4 h,DXM组TNF-α含量低于休克组(P<0.05),但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LPS注射后6 h起,3组问TNF-α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②休克组血清NO从注射LPS 2 h起升高(P<0.01),24 h达高峰(P<0.01);从注射LPS 2 h起,DXM组血清NO均低于同时间点休克组(P<0.01)。③心肌超微结构改变:休克组于注射LPS 6 h心肌细胞少数线粒体有空泡变性,24 h出现心肌纤维断裂、大量线粒体空泡变性、坏死。而DXM组在注射LPS24 h仅少数线粒体有空泡变性,心肌纤维完整。结论:内毒素休克新生大鼠通过释放炎症介质损害心肌组织,DXM通过抑制炎症介质  相似文献   
999.
舌根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舌根癌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舌根癌患者21例,经舌骨咽切开进路11例,下颌骨部分切除进路7例,下唇、下颌骨、舌正中切开进路3例。结果:3例下唇、下颌骨、舌正中切开者出现语言功能障碍,吞咽困难;余18例口腔功能均正常。随访2~5年,失访2例,2年生存18例,3年生存13例,5年生存5例。结论:经舌骨咽切开进路对吞咽功能及语言功能的影响较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00.
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重建术的声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客观评价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重建术后的发音效果,并以此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对喉全切除术后I期与Ⅱ期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患者、食管发音患者、安装Blom—Singer发音钮患者以及健康人分别进行语音测试,分析7项客观声学参数,比较发音效果。结果 经统计学t检验,气管食管裂隙状瘘语音最长发音时间短于健康人,明显长于食管音,但和Blom—Singer发音钮语音差异无显著性;其声音的强度和健康人及Blom—Singer发音钮差异无显著性,明显高于食管音;其基频明显低于健康人;其频率微扰和振幅微扰明显高于健康人,而明显低于食管发音,与Blom—Singer发音钮语音差异无显著性;其共振峰频率和能量仅在F1共振峰能量上明显高于食管音,其余各频率上差异均无显著性。虽然喉全切除I期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重建术中制作帽状气室,而Ⅱ期发音重建术中不制作帽状气室,但两者语音声学分析各参数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气管食管瘘语音比食管音接近健康人语音,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重建术中不制作帽状气室不影响术后的发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