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12篇
  免费   4311篇
  国内免费   2490篇
耳鼻咽喉   330篇
儿科学   709篇
妇产科学   203篇
基础医学   2846篇
口腔科学   916篇
临床医学   5079篇
内科学   4349篇
皮肤病学   465篇
神经病学   1173篇
特种医学   17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4132篇
综合类   11884篇
现状与发展   10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5171篇
眼科学   392篇
药学   5140篇
  44篇
中国医学   4142篇
肿瘤学   2133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419篇
  2022年   1136篇
  2021年   1487篇
  2020年   1336篇
  2019年   816篇
  2018年   828篇
  2017年   1242篇
  2016年   871篇
  2015年   1679篇
  2014年   2207篇
  2013年   2553篇
  2012年   3815篇
  2011年   3799篇
  2010年   3497篇
  2009年   3156篇
  2008年   3349篇
  2007年   3389篇
  2006年   3054篇
  2005年   2373篇
  2004年   2059篇
  2003年   2191篇
  2002年   1784篇
  2001年   1489篇
  2000年   980篇
  1999年   427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66年   4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4篇
  194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CT的分叶征表现在肺内孤立结节影像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CT的分叶征表现在肺内孤立结节影像诊断的价值以及CT多平面重组(MPR)对此征检出的意义。方法观察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137例及良性肺内结节45例,将结节的边缘分为4型。对28例肺癌、22例良性结节行MPR,考察其显示分叶征的作用。引入可能性比值(likelihood ratios,LR)以量化良恶性病变在形态学上存在重叠的表现。结果Ⅰ型边缘结节对良性病变的特异性为83.3%(20/24),敏感性为44.4%(20/45)。Ⅳ型边缘结节对周围型小肺癌的特异性为97.6%(83/85),敏感性为60.7%(83/137)。表明Ⅰ型边缘是良性病变的特点;而Ⅳ型边缘是恶性病变的特征。Ⅳ型边缘的结节恶性病变在MPR重组图像上的检出率为64.3%(18/28),与横断面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叶征对肺内孤立结节的诊断有价值,MPR配合横断面薄层图像有助于提高该征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对80例2型糖尿病患,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护理。结果 干预组血糖控制良好,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护理干预是2型糖尿病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初步分析人源性多肽pCM-19的抗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荧光素掺入破损细胞膜的原理,采用流式荧光激活细胞分析(FACScan)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pCM-19对靶菌膜的作用机制。结果:FACS分析法结果显示pCM-19处理后的大肠杆菌PI着染细菌比例明显高于未处理组,并且随作用时间的延长,PI着染BL-21菌比例增大,20min时达最高水平,20min以后反而降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pCM-19处理后的大肠杆菌有明显的表面形态学的改变,如细菌体积缩小、细菌表面出现皱缩、凹陷似有孔洞形成。结论:人源性多肽pCM-19可能作用于细菌细胞壁和(或)细胞膜,通过改变其通透性而发挥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64.
荷人卵巢癌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腹腔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荷人卵巢癌细胞株 SKOV3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 (SCID)动物模型。方法 :SCID鼠腹腔注射人 SKOV3卵巢癌细胞 1× 10 7个 /只 ,饲养在无特定病原体环境中 ,观察其生物学特性。结果 :实验组 3只 SCID小鼠腹腔内均见肿瘤生长 ,并形成以横膈、肠系膜、肝周、腹膜为主的转移灶 ,其中 1只肺部有镜下转移灶。移植后肿瘤细胞在形态、生长、分泌 CA12 5功能方面均与原细胞株保持一致。结论 :建立的荷人 SKOV3卵巢癌 SCID鼠腹腔移植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人卵巢癌腹腔播散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联合腹腔温热灌注治疗晚期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2例晚期大肠癌患者,予腹腔温热灌洗化疗及体外高频透热治疗,联合以奥沙利铂为主的静脉化疗,至少2个周期,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全组患者完成169个周期治疗,CR 5例,PR 22例,SD 8例,PD 7例,总有效率66.3%.完全缓解率11.9%.不良反应以白细胞下降及消化道反应多见,少数患者出现周围性神经毒性,以I-Ⅱ 度为主.结论 以奥沙利铂为主的静脉化疗联合腹腔温热灌注和体外高频透热治疗,对晚期大肠癌具有一定的疗效,毒副作用小;腹腔局部化疗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66.
通过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天津市脑卒中逐月死亡率数据,应用圆分布法探讨脑卒中死亡率的季节分布,动态变化规律,建立监测与预测的时间序列模型.通过模型辨识、参数估计及其检验、白噪声检验、模型的拟合度分析等过程,建立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IMA)的季节乘积模型(P,d,q)(P,D,Q)s.脑卒中死亡率以年为周期,一年中1月为高发月份.建立ARIMA(0,1,0)×(0,1,1)12:模型:(1-B)(1-B12)lnx1=0.001+(1-0.537B12)εt.结论:ARIMA乘积模型结合圆分布法是对脑卒中死亡率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的重要方法;应用该方法可对脑卒中流行趋势及死亡率进行预测,为卫生资源合理分配、公共卫生政策计划制定和防治结果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7.
众所周知,在大多数国家中,冠心病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和主要的致死疾病之一。对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调查通过康复护理治疗,有效的社区普及卫生教育,同时对高危个体进行目标跟踪管理,这三者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有效的治疗监督手段。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对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细胞增殖、细胞周期以及Rac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STI571对骨髓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半定量RT-PCR研究Rac1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STI571明显抑制RPMI8226细胞的增殖,24、48、72 h IC50值分别为(34.52±2.31)μmol/L、(28.46±1.58)μmol/L、(25.74±2.44)μmol/L。25μmol/L STI571处理24 h,G1期细胞由55.8%增加至72.4%,S期细胞由34.8%减至15.6%。半定量RT-PCR显示,Rac1 mRNA水平在25μmol/L STI571处理24 h后明显下降。结论:STI571能抑制RPMI8226细胞的增殖,并可下调其Rac1 mRNA水平。  相似文献   
69.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临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急性脑血管病之一,并呈逐年增高趋势。随着神经介入影像学的发展,对急性SAH患早期(72h内1开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使SAH的早期病因诊断及病因治疗成为可能,患的预后也得到显改善。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6年4月收治96例SAH患行早期DSA检查并给予相应的病因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有关资料与临床治疗总结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拟诊高血压肾硬化(HN)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以期提高临床对该病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63例最初拟诊HN且有肾活检诊断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肾脏病理学结果分为原发性肾炎(PN)组、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症(BN)组及恶性肾小动脉硬化症(MN)组,比较各组间临床参数及组织学特征。对确诊HN的患者分析影响其预后的临床及病理因素。结果 63例临床拟诊为HN的患者经肾组织活检病理诊断,37例(58.7%)为BN;12例(19.0%)为MN;14例(22.2%)为PN,HN诊断符合率为77.7%。BN组患者男性较多,年龄较大,高血压家族史比例及高血压病程明显高于PN组,而PN组尿蛋白定量高于BN及MN组。MN组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高于PN组。BN组视网膜病变主要为0~Ⅱ级,占78%,而MN组则主要为Ⅲ~Ⅳ级。PN组球性硬化肾小球比率及小管慢性化指数(CI)积分均高于MN及BN组。MN及BN组肌内膜细胞增殖、小动脉玻璃样变等血管病变均较PN组明显,其中BN组改变最为显著。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收缩压(SBP)、尿蛋白定量、尿酸(UA)、总胆固醇(TC)是影响肾脏病进展的危险因素,优势比分别为2.563、2.467、2.323、2.357。结论 临床拟诊HN的患者不能排除PN。部分HN与PN患者临床表现相似,单纯依据病史及实验室检查难以区分。肾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的最佳手段。 SBP、尿蛋白、TC、UA等因素可加速HN的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