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68篇 |
免费 | 546篇 |
国内免费 | 28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2篇 |
儿科学 | 126篇 |
妇产科学 | 30篇 |
基础医学 | 392篇 |
口腔科学 | 100篇 |
临床医学 | 804篇 |
内科学 | 504篇 |
皮肤病学 | 45篇 |
神经病学 | 87篇 |
特种医学 | 219篇 |
外科学 | 575篇 |
综合类 | 1843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825篇 |
眼科学 | 51篇 |
药学 | 817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580篇 |
肿瘤学 | 30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182篇 |
2021年 | 200篇 |
2020年 | 200篇 |
2019年 | 92篇 |
2018年 | 102篇 |
2017年 | 152篇 |
2016年 | 107篇 |
2015年 | 234篇 |
2014年 | 360篇 |
2013年 | 422篇 |
2012年 | 569篇 |
2011年 | 661篇 |
2010年 | 618篇 |
2009年 | 518篇 |
2008年 | 545篇 |
2007年 | 511篇 |
2006年 | 475篇 |
2005年 | 408篇 |
2004年 | 257篇 |
2003年 | 196篇 |
2002年 | 153篇 |
2001年 | 145篇 |
2000年 | 103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0篇 |
1991年 | 6篇 |
1987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促血管生成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肝癌新生血管形成及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促血管生成素 (angiopoietin)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两种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 1(Ang 1)、Angiopoietin 2 (Ang 2 )以及血管平滑肌激动蛋白 (α smoothmuscleactin ,α SMA)在正常肝脏组织和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Ang 1mRNA在正常肝脏和肝癌组织中都有表达 ,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 (5 6± 6 /HP)以及正常肝脏 (6 7± 11/HP)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意义 (t=3 2 14 ,P =0 12 6 )。Ang 2mRNA在正常肝脏不表达 ,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 (阳性细胞数为 32± 8/HP)。Ang 2集中于癌灶边缘、血管周围。肝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15± 2 /HP)和新生血管的数量 (9± 3/HP)明显高于正常肝脏(分别为 5± 1/HP和阴性 ) ,Ang 2的表达随肝癌组织的病理学分级、有无转移以及新生血管数和微血管密度而增加 (t=2 714 ,P =0 0 31)。结论 促血管生成素在肝癌的新生血管形成和转移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Ang 2可能参与了肝癌的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72.
小腿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目的 探讨小腿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临床上应用腓骨骨皮瓣、背阔肌皮瓣、股前内、外侧皮瓣和腹股沟皮瓣等12种外科皮瓣,对小腿创伤组织缺损进行修复99例。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10年,皮瓣质地良好,功能改善。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小腿创伤组织缺损,疗程短,疗效好。根据缺损的不同部位、范围以及术者的技术水平,选择不同的显微外科皮瓣进行修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肝良恶性肿瘤引起包膜回缩征的CT和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
的50例肝良恶性肿瘤肝包膜回缩征的CT和MRI表现及病理特点。通过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观察、比较包膜下肝良恶
性肿瘤形态、大小及肝包膜回缩宽度、深度、边缘情况、肝包膜下是否有积液的异同,显微镜下分析肿瘤内部及周
围结构、分化程度及纤维组织增生量。结果:肝恶性肿瘤44例,良性肿瘤6例。良性肿瘤与高、中、低三个不同分化
等级的恶性肿瘤肝包膜回缩边缘光整或毛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纤维组织增生量不同的肿瘤肝包膜回缩
宽度、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直径大小与肝包膜回缩宽度、深度呈正相关(分别r=0.557,0.309,均
P<0.05)。结论:肝良恶性肿瘤均可出现肝包膜回缩征,但两者形态有差异,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瘤内纤维组织
增生程度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其抗炎作用。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等综合治疗,观察组给予生长抑素联合大黄治疗。观察两组腹胀和腹痛消失时间、首次自主排气排便时间及平均住院日。观察两组治疗第1,3,5,7天血浆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6(nterleukin 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腹胀和腹痛消失时间、首次自主排气排便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TNF-α在第5,7天明显低于对照组;IL-6和CRP在治疗第5天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TNF-α、IL-6、CPR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早期单核细胞亚群及其趋化因子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MCP-1)和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 FKN)的表达特点,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12月以胸痛症状入院拟行冠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 CAG)的患者。手术当天术前抽取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monocyte, Mon) 3个亚型的含量及其比例,依据分化抗原-14 (cluster differentiation-14, CD-14)和CD16表达分为3个亚型即CD14+CD16-Mon (Mon1)、CD14+CD16+Mon (Mon2)和CD14-CD16+Mon (Mon3);手术当天术前及术后一天抽取静脉血,ELISA检测Mon1的趋化因子MCP-1和Mon3的趋化因子FKN水平,比较不同组MCP-1-Mon1和FKN-Mon3水平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共入选70例患者,结合其临床症状、心肌标志物、心电图、CAG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分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um infarction, AMI)组患者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组患者25例、CAG完全正常者(对照组) 15例。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AMI组Mon1所占比例高于UAP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Mon3在各组间尚无差异。AMI组患者外周血Mon3/Mon1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AMI组和UAP组患者FKN、MCP-1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均高于对照组,并且FKN和Mon3具有强相关性(P<0.05;R=0.650 2)。结论 单核细胞亚群(Mon1和Mon3)在ACS早期水平增高,并伴有其负责招募的趋化因子(MCP-1和FKN)增加,且FKN和Mon3具有强相关性,提示MCP-1 Mon1和FKN-Mon3两条通路可能参与患者ACS早期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增强CT扫描与MRI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进行影像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认的6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同时对患者癌变部进行归类分析,并通过两种影像检查方法的确诊率来评判两种检查方式的价值。结果60例中,巨块型占总数,结节型占总数54.5%,小肝癌例数占总数30.3%。增强CT对肝癌患者的总检出率为91.2%,MRI对肝癌患者的总检出率为92.3%。两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肝癌的确诊方面,MRI和增强CT扫描均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作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7.
超声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大网膜鉴别良、恶性腹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大网膜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价值。方法对184例不明原因腹水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及超声引导下大网膜穿刺活检,并与穿刺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大网膜超声检查表现分为2型,无结节型150例;有结节型34例。病理检查良性腹水125例,以结核为主,占59.9%(110/184);恶性59例,以转移癌为主,占28.3%(52/184)。大网膜超声无结节型以结核为主,占66.7%(100/150),有结节型以恶性为主,占70.59%(24/3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网膜声像图改变特别是网膜结节有助于提示腹水的良恶性。对于腹水穿刺细胞学检查未发现肿瘤细胞的患者,应行超声引导下大网膜穿刺活检网膜活检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难治性胆石病的手术方式与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521例难治性胆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均行手术治疗,3例术后围手术期内并发肝肾功能衰竭死亡,其余518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经B超和CT复查有结石残留者78例,占15.1%.423例获随访,随访5个月至17年,平均随访时间7.5年,随访率81.7%.效果良好率达90.1%(381/423).结论 大部分难治性胆石病患者可以根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匹配的个体化手术方案、精细规范的手术操作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法活体取肾、离体肾动脉瘤切除、肾动脉重建和自体肾移植技术治疗复杂性肾动脉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6年10月收治1例42岁复杂性肾动脉瘤男性患者.术前彩超、CT及DSA检查显示左肾动脉瘤3.4 cm×4.3 cm×4.5cm大小,瘤内有部分血栓形成,位于左肾动脉主干分叉部,累及5支分支动脉,邻近肾门.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药物控制不佳.术中采用手助腹腔镜法活体取肾成功后,立即对离体肾脏采用4℃肾脏保存液灌注,低温保护肾脏.体外进行肾动脉瘤切除:切取自体右髂内动脉体外行肾动脉重建,最后将肾脏异位移植至右侧髂窝.结果 患者手术成功,围手术期未出现并发症.术后.肾功能正常:彩超复查显示右侧髂窝移植肾动脉及其分支血流通畅无狭窄,肾静脉血流通畅,输尿管无狭窄.术后13个月随访,血压恢复正常,肾功能正常.结论 离体肾动脉瘤切除和自体.肾移植术治疗复杂性肾动脉瘤微创、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分析本地区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状况和耐药性,并对耐药机制进行讨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 612例疑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检测,并对阳性标本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1612例标本中,支原体检出1160例,感染率为72%.其中Uu、Mh、Uu Mh感染率分别为71%、19.7%、9.3%,Uu感染明显高于Mh感染,男性Uu感染率(75.5%)高于女性(68%),女性Mh感染率(22.1%)高于男性(16.0%),总感染率女性(59.6%)高于男性(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u和Mh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原始霉素较为敏感.耐药率都在5%以下.Uu和Mh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较高.Mh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耐药率较高.而Uu对其敏感.结论:NGU患者中支原体是主要病原体之一,鉴于耐药菌株的不断变化,建议在进行支原体检测时进行药敏试验,加强对耐药性的监测,并对其耐药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新一代四环素类药物可作为Uu和Mh感染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