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2篇
  免费   406篇
  国内免费   275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254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492篇
内科学   334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88篇
特种医学   205篇
外科学   472篇
综合类   1153篇
预防医学   554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387篇
  1篇
中国医学   549篇
肿瘤学   19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337篇
  2012年   479篇
  2011年   527篇
  2010年   474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微创内固定系统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21~59岁,平均36岁;其中左侧12例,右侧15例。按Schatzker分型:Ⅴ型9例,Ⅵ型18例。其中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3例,后交叉韧带断裂2例,半月板损伤3例。用改良内外侧联合切口,行微创内固定系统结合有限接触加压钢板(LC-DCP)内固定,其中3例半月板损伤,2例给予修补,另1例部分切除;3例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给予钢丝固定;2例后交叉韧带断裂行Ⅱ期手术。术后2周、1、3、6个月、1年随访,行摄片及关节活动度检查,测定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后倾角(PA);术后1年行膝关节HSS评分。结果:术后与术后1年TPA及PA平均值的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PA:t=1·012,P=0·356;PA:t=0·667,P=0·521)。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平均为86·9分(56~98分),根据此评分标准:优15例,良7例,中4例,差1例。结论:微创钢板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是理想、有效的方法,它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长期稳定性良好,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老年度性支气管炎与健康老年人甲皱微循环的对照观察,发现管袢密度、畸形管袢、输入枝管径、管袢长度、流态积分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提示临床应注意血管、血流因素对慢性支气管炎治疗及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血吸虫病肝硬变伴症状性胆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吸虫病肝硬化伴症状性胆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LC)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年来我院血吸虫病性肝硬化伴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265例的临床资料。行LC的74例,与常规开腹手术(OC)组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LC组为63min,OC组为53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LC组为1.2d,OC组为8.9d;平均手术出血量LC组为15.6ml,OC组为85ml;LC组中转手术6例(8.1%),无1例发生并发症;OC组术后胆漏1例。结论 血吸虫病性肝硬化胆结石患者只要严格掌握腹腔镜手术适应证,采取正确的手术操作方法,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表达小鼠轮状病毒(EDIM)EW株VP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以在小鼠模型上研究轮状病毒的免疫保护机制。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EDIM VP7全长cDNA并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将所得的VP7基因片段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CMV,获得重组质粒pShuttleCMV-EVP7,将该质粒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转化大肠杆菌BJ5183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pAdCMV-EVP7,将该质粒线性化后转染293细胞包装重组腺病毒rvAdEVP7。以rvAdEVP7感染293细胞,并分别应用电子显微镜、PCR、RT-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观察rvAdEVP7的形态、VP7基因整合、遗传稳定性、VP7基因在细胞内转录及表达等有关生物学特性。结果:获得了小鼠轮状病毒的全长cDNA,重组腺病毒rvAdEVP7具有典型的腺病毒形态,PCR、RT-PCR和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显示:rvAdEVP7中确有特异性的VP7基因稳定整合;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感染293细胞后能有效转录;可表达轮状病毒主要结构蛋白VP7。结论:成功构建含VP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vAdEVP7,为进一步研究轮状病毒的免疫保护机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AVM 37例,栓塞剂为NBCA或(和)ONYX,栓塞后11例行γ-刀治疗。结果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6例,消失90%以上11例,70%~90%17例,70%以下3例。栓塞后2例发生灌注压突破出现脑肿胀,另2例发生脑出血。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脑AVM的方法是安全的,可治愈部分脑 AVM;对于大型、重要功能区的脑AVM,血管内栓塞联合手术或放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CT表现及分子靶向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STI571)对胃肠间质瘤疗效的CT评价。方法:选择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间质瘤病例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19例接受STI571治疗者进行定期CT检查随访,观察病灶大小、形态及密度变化,评价药物疗效。结果:32例GIST中,发生于胃部的18例,小肠11例,肠系膜1例,直肠2例。①CT特征:恶性度较高的胃肠间质瘤CT表现为:肿块相对较大,密度不均,肿瘤中央坏死及囊变多见;肿瘤边缘多不光整,可呈分叶状。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强化;少数巨大肿瘤密度较低,极少数可见高密度出血及钙化灶。良性GIST体积较小,密度均匀,肿瘤坏死及囊变少见,病灶边缘光整,增强扫描多呈均匀强化;②19例接受STI571治疗者定期CT检查疗效评价为(肿瘤缩小):疗效达PR(部分缓解)者9例,占47.4%,疗效为SD(疾病稳定)者8例,占42.1%,病灶进展(PD)者2例,占10.5%。术后2年内复发及转移者19例。结论:①螺旋CT扫描是诊断胃肠间质瘤最常用和最有价值的影像检查手段,其定位诊断率达81%以上;②应用CT扫描观察测量病灶变化是评价药物(STI571)治疗胃肠间质瘤疗效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物信息学在生命科学领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是生物信息学的工具不完全适用于糖生物学,糖生物学的网络工具和数据库应运而生.作者依据糖生物学的生物信息资源和数据库,搜集了用于解析碳水化合物结构常用的网络工具和数据库,按分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将碳水化合物命名工具及数据库、构型分析工具及数据库、三维结构模型数据库整合起来用于解析碳水化合物,可以简化分析工作,并可获得可靠的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黎族中学生艾滋病知识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干预提高黎族中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降低黎族人群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方法:采用集中授课、播发VCD等方式进行干预,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干预对象进行相关知识调查。结果:干预后中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均有不同程序的提高,最高提高22.90个百分点,最低提高6.50个百分点,平均提高15.46个百分点;艾兹病知识主要来源于电视广播和医生,分别占58.00%和22.00%。结论:在黎族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完全可行且是十分必要的,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食管癌组织中癌细胞凋亡和相关基因p2 1、p5 3、Bcl- 2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4 0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标本中p2 1、p5 3、Bcl- 2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4 0例食管癌组织中p2 1、p5 3和Bcl- 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2 .5 % (2 1 4 0 )、80 % (32 4 0 )和 6 0 % (2 4 4 0 ) ,癌细胞凋亡指数 (AI)为 (2 0 35±1 30 2 ) % ,p2 1阳性表达时凋亡指数高于其阴性表达 ,p5 3阳性表达时凋亡指数低于其阴性表达。结论 p2 1和p5 3的阳性表达与癌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 ,检测p2 1和p5 3的表达水平可以协助判断食管癌的分化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建立稳定、制作过程简单、创伤小的大鼠脑室系统出血模型的方法 . 方法 取大鼠自体动脉血立体定向下注入右侧侧脑室建立大鼠腩室系统出血模型,对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并观察脑室及室周脑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本方法 模型成功率为88.9%(16/18),注血后6h大鼠出现行为异常,7d后行为异常好转;光镜下观察发现注血后24h模型组大鼠室管膜连续性遭到破坏,细胞间隙增宽,室周脑组织轻度水肿及出现红色坏死神经元. 结论 本研究采用的造模方法 模型稳定,制作创伤小,病理变化接近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