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6篇
  免费   490篇
  国内免费   299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270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507篇
内科学   342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67篇
特种医学   104篇
外科学   199篇
综合类   1064篇
预防医学   640篇
眼科学   58篇
药学   600篇
  1篇
中国医学   569篇
肿瘤学   12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229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513篇
  2011年   532篇
  2010年   402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 研究免疫磁珠两步法体外分离纯化小鼠脾脏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的效果.方法 将C57BL/6(H-2b)小鼠脾脏剪碎、过滤、去除红细胞后离心洗涤,获得小鼠脾细胞悬液.用Ficoll法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后,通过免疫磁珠阴性加阳性选择两步法分离获得CD4+CD2...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Pim-1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脂肪乳剂组(I组)、低剂量异丙酚组(P1组)和高剂量异丙酚组(P2组).I/R组、I组、P1组和P2组和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P1组和P2组于缺血前10 min经股静脉输注异丙酚6、12 mg·kg-1·h-1至再灌注120 min,I组给予脂肪乳剂1.2 ml·kg-1 ·h-1.再灌注120 min时,取心肌组织,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Pim-1表达和caspase-3活性.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I组心肌梗死面积、凋亡指数和caspase-3活性升高,心肌组织Pim-1表达下调(P<0.01);与I/R组比较,P1组和P2组心肌梗死面积、凋亡指数和caspase-3活性降低,心肌组织Pim-1表达上调(P<0.01),I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上调Pim-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3.
病理性瘢痕裸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验证所构建裸鼠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模型在病理性瘢痕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0.8cm×0.8cm×0.5cm的人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组织块移植到裸鼠皮下,大体观察裸鼠及植入物情况。移植后第16天取出移植物与原标本进行下列指标的比较:体积、瘢痕的镜下特征、酸性黏多糖含量及Ⅰ、Ⅱ型胶原含量。结果 移植后裸鼠全部存活且创面愈合良好。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组织块的酸性黏多糖含量移植前分别为3448±1452、1940±509,移植后分别为3237±1871、1809±552,移植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物保持着原有的胶原特性及含量,未检测到细胞变性坏死。结论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以适当体积移植到裸鼠皮下,其生物学特性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该动物模型适用于病理性瘢痕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多模式临床支持系统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了解国际多模式临床支持系统发展和运作情况,并与传统的临床支持系统进行对比,探讨多模式临床支持系统的国际研究进展情况。结果在多模式临床支持系统概念、目的及特点认识的基础上,了解了多模式临床支持系统的国际进展情况。结论临床支持系统模式的发展和演变,为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提供了新的临床辅助,加强了循证医学的临床实践和相应的提升体系,但临床支持系统项目在目前我国医院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携P-选择素抗体靶向脂质微泡评价睾丸完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制备普通脂质微泡(MB)和携P-选择素抗体靶向微泡(MBp)。30只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RI)0.5 h组、1 h组、2 h组、4 h组,每组6只,在缺血/再灌注术后行MB和MBp的双侧睾丸造影(间隔20 min),经过4~5 min待健侧睾丸实质中MB或MBp完全消失,测量术侧睾丸第一帧超声造影的声强度(F-P,10-5AU)。随后将术侧睾丸取下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MBp造影图像显示各IRI组术侧睾丸F-P值分别大于各组的MB(P均0.05),并在2 h[MBp(8.34±1.20)10-5AU,MB(1.87±0.25)10-5AU]最高。对照组术侧睾丸MB、MBp声强度未见明显差异(均为0 AU)(P0.05)。免疫组化示对照组睾丸血管内皮无明显P-选择素表达,而IRI组P-选择素表达增加,并随时间延长而增多。结论:携P-选择素抗体靶向微泡超声造影能够评价睾丸IRI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6.
为观察小剂量腰俞穴麻醉加局部麻醉对肛肠科常规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观察施行小剂量腰俞穴麻醉成功后的509例肛肠病患者在行局部麻醉时的疼痛程度、麻醉完成后术中的疼痛程度,并分别进行评分。术中观察患者是否存在麻醉不良反应,术后观察患者发生尿潴留的情况。结果显示,509例患者在施行腰俞穴加局部麻醉过程中均达到了基本无痛,整个手术中完全无痛。21例患者行腰俞穴麻醉后出现轻微头晕,均未出现其他麻醉不良反应。术后有24例出现尿潴留,发生率为4.7%。结果表明,小剂量腰俞穴麻醉加局部麻醉既无单纯局部麻醉的疼痛,又无神经阻滞麻醉的不良反应,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低,适于在肛肠科常规手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37.
杨艳  胡晶晶 《骨科》2019,10(6):551-554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下的改良延续性护理方案对手外伤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18例单侧手外伤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采用ERAS理念下的改良延续性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术后第1天、出院时和术后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病人疼痛情况;出院时和术后6个月采用国际手外科学会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 TAM)和国家专业手指功能评定标准评价病人患手功能恢复情况。观察两组病人住院时间、护理服务满意度、康复锻炼依从性,以及出院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1天、出院时及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69±1.59)分 vs. (5.03±1.50)分;(1.42±1.21)分 vs. (2.58±1.23)分;(0.22±0.56)分 vs. (1.02±1.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手TAM、肌力及感觉、灵巧性及协调性分别为74.51°±7.65°、(110.56±7.78)分、(2.51±1.14)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8.47°±5.03°、(94.37±3.85)分、(4.02±1.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7.31±2.12) d vs. (12.02±2.3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和康复锻炼依从性优良率分别为98.31%(58/59)和98.31%(58/5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05%(49/59)和86.44%(51/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基于ERAS理念下的改良延续性护理方案能有效促进单侧手外伤病人术后手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观察Vit B12与叶酸对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的缓解作用。方法 回顾性收集子洲县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入住的16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时均使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将其中额外服用Vit B12和叶酸的9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剩余单纯二甲双胍治疗的7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长期服用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血清Vit B12、叶酸、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家族史、平均病程及平均疗程中未见显著差异(P>0.05),提示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服药不良反应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腹胀、头痛及恶心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呕吐及低血糖中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相关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Vit B12、叶酸、Hcy、SOD及GSH水平分别为(351.17±65.42)pmol/L、(5.33±1.26)μg/L、(107.29±36.92)ng/L、(62.69±21.05)×103U/L及(152.08±33.09)mg/L;对照组Vit B12、叶酸、Hcy、SOD及GSH水平分别为(402.61±72.09)pmol/L、(3.91±1.03)μg/L、(146.77±45.09)ng/L、(86.47±22.63)×103U/L及(192.71±36.95)mg/L;两组患者在Vit B12、叶酸、Hcy、SOD及GSH水平中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协同服用Vit B12与叶酸能够有效降低二甲双胍长期服用带来的不良反应,以腹胀、头痛及恶心为主;该作用可能与Vit B12与叶酸协同机体代谢降低Hcy和提高SOD及GSH水平,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有关,为临床上长期服用二甲双胍患者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带来新的实验依据和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39.
目的 了解非医学类海军院校学员对常见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获取途径及学习需求,为海军院校开展急救知识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9月至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用自行设计的无记名问卷对参与某次海上军事活动的4所非医学类海军院校学员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342份,回收342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327份,有效率为95.61%。常见急救知识总分为18分,总体得分为9(7,10)分,急救技能(共5分)、常见急症和创伤的救治(共6分)、环境性急症的处置(共7分)得分分别为2(2,3)分、3(2,4)分、3(3,4)分。不同院校学员对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过急救知识的学员对于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未学习过的学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年龄、军龄的学员对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参与调查者中绝大部分(274/327,83.79%)认为有必要学习急救知识,同时90.21%(295/327)的学员希望通过面对面授课进行急救知识学习。结论 非医学类海军院校学员对常见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缺乏有效培养方案,应针对海军院校在校学员特点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究轮匝肌切除术联合睫毛外翻褥式缝合对先天性下睑内翻的矫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82例先天性下睑内翻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切除术组和缝线组,每组41例,切除术组采用轮匝肌切除术联合睫毛外翻褥式缝合治疗,缝线组采用传统缝线法治疗。术后2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角膜散光值、最佳矫正视力及泪膜破裂时间。结果 切除术组治疗有效率为98.75%,高于缝线组90.00%(P <0.05)。切除术组治疗前后柱镜度数、泪膜破裂时间的差值均高于缝线组(P <0.05);两组治疗前后轴位、最佳矫正视力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轮匝肌切除术联合睫毛外翻褥式缝合应用于先天性下睑内翻患儿的治疗中,更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保护视力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