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518篇 |
免费 | 1117篇 |
国内免费 | 81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12篇 |
儿科学 | 161篇 |
妇产科学 | 55篇 |
基础医学 | 553篇 |
口腔科学 | 196篇 |
临床医学 | 1404篇 |
内科学 | 812篇 |
皮肤病学 | 79篇 |
神经病学 | 196篇 |
特种医学 | 444篇 |
外科学 | 1050篇 |
综合类 | 3003篇 |
现状与发展 | 2篇 |
预防医学 | 1293篇 |
眼科学 | 48篇 |
药学 | 1262篇 |
12篇 | |
中国医学 | 1224篇 |
肿瘤学 | 4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2篇 |
2023年 | 164篇 |
2022年 | 364篇 |
2021年 | 412篇 |
2020年 | 390篇 |
2019年 | 173篇 |
2018年 | 203篇 |
2017年 | 294篇 |
2016年 | 195篇 |
2015年 | 384篇 |
2014年 | 518篇 |
2013年 | 646篇 |
2012年 | 1043篇 |
2011年 | 1032篇 |
2010年 | 969篇 |
2009年 | 871篇 |
2008年 | 872篇 |
2007年 | 817篇 |
2006年 | 658篇 |
2005年 | 565篇 |
2004年 | 416篇 |
2003年 | 356篇 |
2002年 | 301篇 |
2001年 | 250篇 |
2000年 | 230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1.
寰枢椎不稳的颈后路手术治疗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对寰枢椎不稳的颈后路手术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共78例患者,男57例,女21例;年龄3-78岁,平均42岁。其中齿突骨折(新鲜骨折、陈旧骨折、骨不连)38例,齿突游离小骨15例,寰椎横韧带断裂8例,寰枢椎肿瘤6例,枕颈部发育畸形6例,寰椎椎弓陈旧性骨折5例。78例均行颈后路手术,包括枕颈融合术32例,其中单纯植骨融合11例,辅以CD-Cervical内固定11例,Cervifix内固定10例;寰枢椎融合术46例,其中钢丝钛缆内固定37例(9例同时行寰枢椎经关节间隙螺钉内固定术),Apofix椎板夹内固定9例。结果 78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18年,平均38.4个月。骨性愈合75例,不愈合3例。术前合并神经系统症状38例,术后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20例,明显改善11例,轻度改善3例,无改善2例,加重2例。结论 对于由寰枢椎骨折脱位、畸形、肿瘤及横韧带断裂等引起的寰枢椎不稳,应早期进行后路融合术。充分控制寰枢椎活动,精心准备植骨床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2.
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肺组织结构变化与低氧血症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肺组织结构变化与低氧血症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PHPH)、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IHPH)、门腔端侧分流(PCS)和手术对照组(SO).分4个时间点观察IHPH大鼠.各组均行动脉血气分析以及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所有大鼠的肺泡细胞无变性坏死,肺泡壁无塌陷,无炎性细胞浸润、水肿、纤维增生和透明膜形成.2.动脉血氧分压IHPH组为(73.9±6.5)mmHg,较PHPH组[(97.4±1.3)mmHg]、PCS组[(95.2±2.2)mmHg]和SO组[(99.1±0.8)mmHg]显著降低.肺泡-动脉氧压力梯度IHPH组为(33.0±6.6)mmHg,较PHPH组[(5.0±1.7)mmHg]、PCS组[(6.5±2.0)mmHg]和SO组[(3.2±0.8)mmHg]显著增大.3.与其他组相比,IHPH组肺泡毛细血管扩大、微血管密度增高、肺泡间隔增宽、肺泡容量减小.结论CCl4诱导的IHPH大鼠具有肝肺综合征特征性的动脉血气变化和肺组织结构改变,是研究肝肺综合征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3.
颈椎颈髓损伤早期手术治疗疗效评价(附37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早期手术对颈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的作用。方法:通过脊髓神经功能评价方法,分析总结一组伤后3d内实施手术减压和/或固定的颈椎脊髓损伤患者的预后。结果:术后第15d,23例脊髓不完全性损伤者运动和感觉神经功能分别改善(ASIA神经功能评分法)9.12和9.30分,相差显著,14例脊髓完全性损伤者运动和感觉功能分别改善0.43和1.43分,有改善。术后12个月随访,9例脊髓不完全性损伤者运动和感觉神经功能分别改善4.00和18.33分,相差显著,6例脊髓完全性损伤运动和感觉神经功能分别改善0.50和1.00分,无显著改善。结论:伤后3d内实施手术脊髓减压和颈椎内固定术,可促进不完全性颈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4.
前后路联合切口治疗脊柱畸形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脊柱前后联合切口对治疗脊柱畸形的手术矫正效果.方法回顾性临床分析14例脊柱畸形的患者,其中先天性脊柱畸形6例,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弯6例,前屈畸形2例,采用经胸腔,胸腹联合切口和经腹膜后入路,同时或分期手术,测定手术前后的Cobb角,术后随访3~18个月.结果对于先天性脊柱畸形的矫正效果,术前平均Cobb角54°、前屈角39°,术后平均Cobb角为18°,前屈角为27°,矫正率分别为67%、31%.对于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弯矫正效果,术前平均Cobb角96°,术后平均Cobb角35°,矫正率为64%.另两例为继发性脊柱畸形,强直性脊柱炎术前脊柱前屈角(T4~L4)为65°,术后30°,神经性纤维瘤胸椎侧弯伴前凸畸形,术前45°,术后6°.结论应用前后路联合切口治疗一些特殊类型的脊柱畸形,尽管手术风险高,手术难度大,但能取得满意的手术矫正效果,并且提高了植骨融合率,保证了手术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85.
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缺血与细胞因子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胰腺炎(AP)时胰腺缺血和细胞因子过度释放的关系.方法以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AP,20只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模型、20只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模型,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术后12
h处死各组10只大鼠,取血和胰腺组织,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观察胰腺病理变化,并以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大鼠胰腺血流(PBF).结果AEP大鼠血清和胰腺中TNF-α和IL-10水平均升高,分别为(186±13)、(210±30)
pg/ml和(660±29)、(669±62) pg/ml;ANP大鼠两者分别为(337±56)、(443±60) pg/ml和(124±12)、(202±38) 相似文献
86.
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浆及腹腔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失血性休克前后血浆及腹腔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将30只大鼠分为失血性休克组(20只)和对照组(10只),观察大鼠休克前后血浆和腹腔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IL-8改变。结果:失血性休克90min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TNF-α,IL-1β,IL-6和IL-8显著减少(P<0.01),而血浆中这些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失血性休克对大鼠细胞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7.
88.
C—D技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并发症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C-D内固定系统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并发症及其对策。方法与结果:总结32例实施C-D手术的病历。术后随访1年-2年10月。8例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其中脊柱不平衡2例,椎板、椎弓骨折2例,脊髓不全损伤1例,出现枢轴现象1例,C-D棒突出1例,肺功能衰竭1例。分析了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采取相应的处理对策。结论:要重视预防和处理C-D手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9.
目的检测大鼠脊髓损伤经显微外科技术处理的自体外周神经移植后神经纤维的再通及后肢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利用改良Allen撞击方法建立脊髓打击损伤模型,12周后,将大鼠分为2组,实验组切取后肢腓肠神经,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去除神经外膜,将其修剪成小段,游离移植于脊髓损伤处,对照组仅显露脊髓损伤段,不作神经移植。分三个时相点(1、2、3个月)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并观察损伤移植处的形态学变化及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损伤移植处脊髓的形态学明显好转;损伤移植处上段脊髓中,移植1个月组有HRP阳性标记物,以后逐渐增多;移植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明显恢复。结论经显微外科技术预处理外周神经组织移植后可促进大鼠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