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09篇
  免费   1104篇
  国内免费   834篇
耳鼻咽喉   212篇
儿科学   221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578篇
口腔科学   196篇
临床医学   1459篇
内科学   842篇
皮肤病学   96篇
神经病学   204篇
特种医学   441篇
外科学   1062篇
综合类   3141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396篇
眼科学   50篇
药学   1321篇
  12篇
中国医学   1205篇
肿瘤学   451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361篇
  2021年   420篇
  2020年   405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299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401篇
  2014年   537篇
  2013年   687篇
  2012年   1112篇
  2011年   1107篇
  2010年   1033篇
  2009年   931篇
  2008年   942篇
  2007年   862篇
  2006年   703篇
  2005年   598篇
  2004年   436篇
  2003年   367篇
  2002年   303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S-TIA)的脑动脉病变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协和医院2005~2008年间诊治的20例LS-TI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存在对侧颅内外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其责任血管分布:颈内动脉虹吸段6例;颈内动脉末端或大脑中动脉起始部6例;大脑中动脉的M2段1例;颈内动脉起始部7例.8例头颅磁共振显示典型的分水岭脑梗死.6例行血管重建治疗,临床未再发作.结论 颅内动脉包括颈内动脉虹吸段、颈内动脉末端和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可能是中国人群LS-TIA的主要血管病变特征;血管重建术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用热灌注化疗对盆腔晚期恶性肿瘤并发腹水的增效及提高病人对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对36例各类盆腔晚期恶性肿瘤并发恶性腹水的患者,行热灌注化疗加心理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治疗的依从性及毒副作用等。结果该组患者的腹水有效率(CR+PR/总例数)为77.78%(28/36);行心理干预后改善了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治疗依从性亦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是治疗盆腔晚期肿瘤并发腹水的一个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联用心理干预在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同时,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93.
外固定支架结合胫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应用外固定支架结合胫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观察临床疗效,探讨胫骨平台复杂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2月至2008年10月,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胫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3~59岁,平均38岁。骨折按Sehazker分型:Ⅴ型7例,Ⅵ型5例。术中使用前内侧切口及前外侧切口,于胫骨外侧置入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观察术前及术后X线片胫骨平台塌陷及高度丢失情况,对膝关节功能使用HSS评分法评分。结果:12例均获随访,时间4—18个月,平均9.79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1个月。骨折愈合11例,延迟愈合1例,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及下肢深静脉栓塞。术前、术后X线片对照检查未发生Ⅱ期胫骨平台塌陷及高度丢失,无对线不良,膝关节屈曲90°~110°。HSS评分术后平均(75.50±10.01)分,较术前平均(21.50±11.68)分有所提高。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胫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提供了持续稳定的固定,防止骨折的Ⅱ期移位和膝关节力线的畸形,可以保护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减少手术并发症,膝关节功能满意。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观察MBD1通过对mdr1转录区域结合位点甲基化影响,在转录水平间接调控胰腺癌mdr1基因表达.方法 应用RNA干扰技术对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中MBD1基因进行抑制;应用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技术、MSP(甲基化专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分别检测转染前后细胞株中的mdr1 mRNA的表达差异和转录区域结合位点甲基化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并转染MBDI siRNAs至人原位胰腺腺癌细胞BxPC-3(BxPC-3)细胞中,证实MBDI mRNA水平明显下调(下调幅度为93.19%).MBD1下调后,mdr1 DNA转录区域(-110GC和-50GC)甲基化分别上调(上调幅度分别为181.98%和409.57%);mdr1 mRNA表达明显下调(下调幅度为97.79%).结论 MBD1可通过对mdr1转录区域结合位点甲基化的影响,在转录水平间接调控胰腺癌mdr1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观察改性壳聚糖防粘连膜对心肌梗死兔心脏与周围组织粘连程度的影响.方法 25只日本长耳白兔,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制备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改性壳聚糖防粘连膜组(B组),A组正常关胸,B组关胸前在心脏和胸壁间置入改性壳聚糖防粘连膜.每组造模型成功各11只.术后3个月A组存活8只、B组存活9只.分别行在体磁共振电影和二次开胸,分级评价粘连程度.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磁共振电影评价粘连程度,A组轻度粘连、中度粘连、重度粘连分别为2只、2只、4只;B组分别为7只、2只、0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胸评价粘连程度,A组无粘连、轻度粘连、中度粘连、重度粘连分别为1、1、2、4只;B组分别为3、4、2、0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性壳聚糖防粘连膜可以减轻心肌梗死模型兔心脏与周围组织粘连.  相似文献   
996.
夏志敏  倪飞  施建勤  周辉 《中国骨伤》2009,22(10):795-799
腰椎棘突间撑开器作为动态稳定系统的重要内容,通过在棘突间置入撑开装置,除了对病变节段的后伸活动有一定限制外,基本保留了椎间的生理活动,扩大了椎管以及椎间孔的容积,减轻了椎间盘后部的负荷,且对相邻节段的活动和负荷传递并没有明显的影响。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多种棘突间撑开器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结果均令人鼓舞,本文就其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7.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技术层面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倪磊 《中国骨伤》2009,22(3):163-165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指发生于中年以后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关节炎,在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80%,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病例总数还在增加。膝关节0A因为常常引起关节肿痛和明显的功能障碍对日常生活产生显著影响而成为综合医院骨科的常见病。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胶原一壳聚糖真皮支架在修复全层皮肤缺损的生物合成和细胞凋亡机制,并明确支架植入修复创面与无支架植入的瘢痕修复创面的区别.方法 将胶原-壳聚糖,硅橡胶双层人工真皮支架移植于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对植入后1、2、3周及植入支架2周加植表皮后2周的创面和修复情况进行观察.同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末端脱氧核苷酸介导的生物素化的脱氧尿嘧啶DNA切口末端标记、天狼猩红染色方法,对不同时间的创面的TGF-β1.的表达、细胞凋亡发生情况以及支架自身胶原替代进行检测和观察.以不植入支架的创面为对照.结果 ①实验组创面与正常肉芽组织不同.②TGF-β1在实验组表达高峰在支架植入后1、2周,3-4周持续下降;在对照组中,1~3周的创面持续升高,4周下降.组问比较,1、2周实验组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3、4周实验组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③实验组植入支架后2-4周,细胞凋亡持续增多;对照组3-4周创面细胞凋亡持续增多.组间比较,l周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周实验组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④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实验组1周,自身胶原已开始合成,2-3周基本完成支架自身胶原替代.结论 胶原-壳聚糖真皮支架在伤口愈合中有明显作用,其修复创面的机制与自然的肉芽或瘢痕修复不同.  相似文献   
999.
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精神心理学参与慢性疼痛的治疗,在临床中不断有报道提出慢性疼痛复合心理干预有效,并能综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见慢性疼痛的心理学干预包括心理药理学干预与心理行为学干预,均对慢性疼痛的改善有效.  相似文献   
1000.
51例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患者5年临床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并发症及起搏功能异常的原因,以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51例植入永久性起搏趋患者的术后临床资料和5年常规随访资料,了解术后并发症及起搏功能异常的发生情况。结果:51例患者中共有6例发生起搏器功能异常:起搏电极导管脱位、电极断裂、电极绝缘层破裂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PMT)各1例(1.9%),感知功能障碍4例(7.8%),通过程控或更换起搏器和起搏电极导管后,起搏功能恢复正常。5年随访中,囊袋血肿、囊袋破溃者3例(5.9%),经局部抽出积血,抗生素冲洗,严重者重新手术后取得很好疗效;2例患者出现起搏器综合征,13例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8例患者并发脑梗死。结论:采取相关措施,加强起搏器术后随访工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