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03篇 |
免费 | 844篇 |
国内免费 | 28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1篇 |
儿科学 | 165篇 |
妇产科学 | 26篇 |
基础医学 | 400篇 |
口腔科学 | 121篇 |
临床医学 | 904篇 |
内科学 | 646篇 |
皮肤病学 | 95篇 |
神经病学 | 115篇 |
特种医学 | 189篇 |
外科学 | 577篇 |
综合类 | 2055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871篇 |
眼科学 | 103篇 |
药学 | 1060篇 |
15篇 | |
中国医学 | 809篇 |
肿瘤学 | 30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23篇 |
2023年 | 94篇 |
2022年 | 240篇 |
2021年 | 293篇 |
2020年 | 278篇 |
2019年 | 136篇 |
2018年 | 129篇 |
2017年 | 208篇 |
2016年 | 143篇 |
2015年 | 313篇 |
2014年 | 374篇 |
2013年 | 518篇 |
2012年 | 759篇 |
2011年 | 708篇 |
2010年 | 634篇 |
2009年 | 606篇 |
2008年 | 561篇 |
2007年 | 505篇 |
2006年 | 465篇 |
2005年 | 394篇 |
2004年 | 258篇 |
2003年 | 172篇 |
2002年 | 129篇 |
2001年 | 122篇 |
2000年 | 111篇 |
1999年 | 57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雷公藤对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豚鼠哮喘模型中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1)正常组;(2)模型组:用10%卵清蛋白(()VA)溶液1 ml 腹腔注射致敏,2周后用1%OVA 溶液超声雾化吸入致其哮喘发作(简称诱喘),每日1次,共1周;(3)治疗组:诱喘同 B 组,每日1次,每次诱喘后给予腹腔注射雷公藤内酯醇100 μg/kg,共1周。测定全血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OHb)的百分比含量,并观察气道壁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 HO-1在豚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HO-1主要表达在气道上皮细胞,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HO-1阳性表达的平均吸光度(OD 值)分别为0.032±0.004、0.123±0.011和0.082±0.009。模型组 HO-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组 HO-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雷公藤内酯醇能显著抑制哮喘豚鼠气道上皮细胞 HO-1的表达,提示雷公藤抑制 HO-1的表达可能是雷公藤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帕宁方对帕金森病(PD)非运动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美多巴治疗,治疗组加服帕宁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帕金森非运动症状问卷量表(NMSQuest)、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的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NMSQuest、HAMD、PD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MSE评分略为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例(3.12%)出现胃肠胀气,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帕宁方联合美多巴治疗可以明显改善PD患者非运动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integrinβ3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的放疗敏感性的作用,进而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三维培养方法获得CNE细胞团簇(multicellular spheroids,MCS);血球计数器计数法比较阻断integrinβ3作用前后CNE MCS的放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integrinβ3表达和细胞凋亡。结果 (1)成功建立CNE MCS;(2)在一定辐射剂量范围内,CNE MCS中integrinβ3表达量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3)阻断integrinβ3的作用后,CNE MCS的放疗敏感性增加,细胞凋亡率上调。结论黏附分子integrinβ3的表达水平影响CNE MCS的放射敏感性,这可能与integrinβ3抑制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患者术中发生低血压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13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患者术中血压、心率、体温的动态变化和术巾出血量、冲洗液吸收量,数据经t检验及xM^2-H检验。结果术中发生低血压37例,相关因素有冲洗液的吸收量、出血量、血钠下降、体温下降、前列腺切除重量、手术时问、血管容量获得和心血管疾病史,低血压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过量冲洗液吸收和体温下降是重要原因。结论护士应加强术中出血的观察,防止患者体温下降,减少或避免冲洗液的大量吸收,对预防低血压的发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莫正欢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9):39-42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HL-SAP)综合治疗的原则与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3年1 2月和2004年1月~2008年2月两阶段收治的54例HL-SAP患者的临床资料.第一阶段(25例)患者采用常规降脂治疗或附加手术治疗;第二阶段(29例)患者采用多途径非手术综合治疗或附加以微创为主体的手术治疗.结果 54例HL-SAP患者,非手术治疗33例(61.1%),手术治疗21例(38.9%),总病死率为18.5%(10/54).第一阶段患者的非于术治疗病死率为21.4%(3/14),手术治疗病死率36.4%(4/11).第二阶段患者的非手术治疗病死率为10.5%(2/19),手术治疗病死率为10%(1/10).第二阶段患者在治愈率总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第4天甘油三酯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和平均住院时间方面与第一阶段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HL-SAP治疗应在遵循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前提下,充分重视多途径的非手术综合治疗措施,正确把握HL-SAP的外科干预时机与指征,术式的选择亦应遵循微创化原则,同时出院后密切监测并控制血脂. 相似文献
36.
37.
膳食营养服务是养老机构服务中的痛点与难点。目前,养老机构的膳食营养服务缺乏标准的引领,尚未形成有效的运作体系;机构内部的管理规章制度不全面、不协调,加上缺乏必要的服务技术、人才和质量评估,膳食营养服务是被投诉的焦点和老年人最不满意的服务。因此,加快标准制定,引导养老机构膳食营养服务体系的建立,协调和系统化机构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技术和人才要素,推进膳食营养服务质量的评估,才能满足不同需求老年人的精准营养要求,从而促进老年人的健康老龄化,提升养老机构膳食营养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使养老机构的膳食营养服务高质量地发展。 相似文献
38.
国产全氟丙烷气体治疗黄斑孔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国产全氟丙烷气体治疗黄斑孔视网膜脱离的体会。方法采用C3F8气体玻璃体腔内注入治疗26例,并与非注气治疗的21例进行比较。结果注气法术后视网膜复位24眼,视力提高21眼,非注气法术后视网膜复位21眼,视力提高12眼。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总Ig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和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对照1组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和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对照2组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疗程5周。观察3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测定各组患者血清总IgE含量。【结果】(1)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80.0%和55.0%。治疗组及对照1组疗效优于对照2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1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3组血清总IgE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3组血清总Ig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和对照1组在降低血清总IgE水平方面疗效优于对照2组(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1组在降低血清总IgE水平方面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治疗过程中,3组患者的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无异常改变,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并可降低血清总IgE水平,起到稳定疗效,减少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术式选择。方法:对5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A组,26例),肿瘤局部切除术(B组,14例)和旁路手术(C组,16例),观察三组患者的1、3、5年的生存率,并进行对比。结果:A组26例患者1年生存者22例,占84.6%,3年生存者16例,占61.5%,5年生存者9例,占34.6%;B组14例患者1年生存者8例,占57.1%,3年生存者5例,占35.7%,5年生存者2例,占14.3%;C组16例患者1年生存者2例,占12.5%,无3、5年生存者。A组术后1、3、5年生存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6.27、4.23、3.92,P〈0.01);A组术后1、3、5年生存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1.35、8.24、6.81,P〈0.01);B组术后1、3、5年生存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5.02、13.42、4.23,P〈0.01)。结论:手术治疗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首选术式是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次为肿瘤局部切除术,而对于晚期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者来说,使用旁路手术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