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23篇
  免费   984篇
  国内免费   612篇
耳鼻咽喉   75篇
儿科学   212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612篇
口腔科学   148篇
临床医学   1326篇
内科学   942篇
皮肤病学   123篇
神经病学   181篇
特种医学   396篇
外科学   925篇
综合类   290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250篇
眼科学   103篇
药学   1417篇
  14篇
中国医学   1108篇
肿瘤学   445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305篇
  2020年   303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270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423篇
  2014年   522篇
  2013年   756篇
  2012年   1162篇
  2011年   1140篇
  2010年   1063篇
  2009年   943篇
  2008年   907篇
  2007年   838篇
  2006年   783篇
  2005年   620篇
  2004年   424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微小切口双重荷包缝合法矫正重度乳头内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介绍一种疗效确切,创伤小,矫正重度乳头内陷的新术式.方法 设计切口位于乳晕第四象限,方向斜向外下方,呈放射状切口,长约1.5 cm,松解乳头基底部,切断牵拉的纤维条索,上提乳头,在距乳头0.8cm和1.5cm处,双重荷包缝合固定.结果 12例乳头内陷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至4年,均获得满意疗效.乳头横径、纵径、高度及外观明显改善.结论 该术式矫正乳头内陷具有切口小、创伤轻微、操作简单易行、效果确切、不易复发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儿童远视性屈光参差的疗效.方法 使用美国Summit公司的SVS Apex plus准分子激光系统及Moria公司的微型板层角膜切割系统(LSK),对8例9~14岁远视性屈光参差患者进行LASIK手术,术后进行双眼视训练和系统的弱视治疗.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明显提高,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0.23,术后6个月平均最佳矫正视力0.65;屈光度明显降低,但平均仍残留 2.81D;8例患者全部建立同时视和融合功能,6例有立体视功能.结论 LASIK治疗儿童远视性屈光参差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视力,恢复和建立双眼视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膀胱癌的MRI征象,探讨MRI对膀胱癌分期的作用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探讨经手术与病理证实23例膀胱癌的MRI回顾性对比分析。其中男性,19例,女性,4例,年龄50~90岁,平均年龄70岁。18例行MRI增强检查。结果:膀胱三角区及膀胱后侧壁是最常见好发部位,表现为膀胱壁突向腔内肿块和(或)膀胱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肿瘤平扫T1WI等或略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Gd-DTPA动态增强早期肿块显著强化。根椐肿瘤生长方式可分为:①小结节型,②广基肿块型,③浸润型。MRI对膀胱癌定位、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5.7%(22/23)、91.3%(21/23);术前MRI诊断与TNM分期符合率为82.3%(19/23),MRI较病理分期偏高。结论:膀胱癌的MRI表现具有独特性。T1加权主要用于肿瘤的定性诊断,T2加权主要用于肿瘤的术前分期;MRI检查多方位、多序列成像,是显示膀胱癌最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有关文献的荟萃分析,探讨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作用.方法检索1966年到2004年8月期间发表的有关预防性抗生素治疗SAP的作用方面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按照入选标准,有6项临床试验纳入本研究,由2名作者各自独立地对入选研究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结果等内容进行摘录,并用RevMan4.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SAP患者中,使用能在胰腺组织中达到有效浓度的广谱抗生素并不能减少胰腺感染(RR = 0.77,95%可信区间为0.48 ~ 1.24,P = 0.28),也不能减少手术干预(RR = 0.84,95%可信区间为0.40~1.74,P = 0.64),更不能降低死亡率(RR = 0.54,95%可信区间为0.28 ~ 1.04,P = 0.07),只有胰外感染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减少(RR = 0.52,95%可信区间为0.31 ~ 0.88,P = 0.01).结论不建议在SAP患者中不加选择地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但对于CT证实的坏死性胰腺炎,可以考虑抗生素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15.
强脉冲光治疗浅表(皮肤)血管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IPL)治疗浅表(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浅表(皮肤)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535nm、580nm强脉冲光治疗皮损,每三周治疗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波长为532nm的Q开关Nd:YAG激光治疗,每两周治疗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皮损的治愈率、并发症等情况,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皮损三次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处瘢痕形成及炎症性色素沉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强脉冲光(IPLTM)治疗浅表(皮肤)血管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国内外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现状及相关技术,提出了建立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方法及个性化信息服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大肠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探讨其与大肠癌恶性程度、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对48例大肠癌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VEGF和MMP-9进行检测。结果大肠癌患者血清VEGF、MMP-9的水平分别为(665.8±232.8)ng/L;(532.7±208.9)ug/L。显著高于对照组(391.6±135.2)ng/L;(317.8±132.2)ug/L(P<0.01)。并与组织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关。低分化者及C、D期患者较中、高度分化及A、B期高(P<0.01)。结论大肠癌患者血清VEGF和MMP-9水平增高,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转移、分期有关,提示VEGF、MMP-9对大肠癌恶性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自心理学被界定为一门科学以来 ,对心理学的研究便十分强调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那些被认为是不科学的方法 ,如内省、思辨、假设、演绎等被长期排斥在主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外。这虽是学科研究进步的表现 ,但也暴露出心理学研究中唯科学方法的缺陷。由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非科学方法仍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心理学史上的一些重要成就表明了非科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方法与非科学方法并不是对立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大胆引进非科学方法 ,兼收并蓄 ,其主张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相似文献   
19.
达利珠单抗预防致敏受者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用达利珠单抗诱导治疗预防致敏受者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将 36例群体反应性抗体为 30 %~ 5 0 %的致敏受者随机分为舒莱组和对照组 ,各 18例 ,舒莱组患者于移植术前 2h和术后第 4d接受达利珠单抗 (2 0mg/次 )诱导治疗 ,两个组术后均以环孢素A、霉酚酸酯和皮质激素预防排斥反应。结果 舒莱组术后 3个月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术后 2~ 4周内对照组平均每日皮质激素用量明显高于舒莱组 ;两个组人 /肾 1年存活率的差异无显著性 ;舒莱组术后肾功能的恢复较对照组快 ,但差异无显著性 ;舒莱组术后1周内CD2 5 淋巴细胞数明显降低 (P <0 .0 1) ;未观察到达利珠单抗的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在合理筛选供受者的基础上 ,致敏受者肾移植前接受达利珠单抗诱导治疗可降低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 ,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我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和经验。方法 根据全市各县(区)上报的结核病报表和有关总结材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项目实施期间发现涂阳病人7522例,治愈了7303例,涂阳病人登记率从1993年的8.2/10万提高到2001年的39.4/10万,初、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从1992年的80.0%和81.8%提高到2001年的98.9%和96.2%。结论 我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显,项目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技术策略对今后结核病控制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