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4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191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236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385篇
内科学   275篇
皮肤病学   74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128篇
外科学   420篇
综合类   942篇
预防医学   362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410篇
  4篇
中国医学   329篇
肿瘤学   16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质量编码探针是一类以质量标签分子对待测物进行特异性识别标记并输出其特征离子信号的探针工具,其在疾病标志物多元分析和药物靶点筛选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者基于各类质谱分析方法,开发了不同结构与功能的质量编码探针,为生理环境中生物分子的多重检测以及组织样本的质谱成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工具。本文从探针结构组成、质谱分析方法以及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3个方面综述了质量编码探针在质谱多联检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对203位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进行了DSA和(或)CTA检查,再对CTA和DSA,2D-DSA和3D-DSA等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动脉瘤检出数方面,CTA与DSA动脉瘤检出数无显著差异,2D-DSA与3D-DSA也无显著差异,但在瘤颈显示方面,3D-DSA清晰率较2D-DSA清晰率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3D-DSA是目前最可靠的颅内动脉瘤诊断方法,CTA则因其独特的优点,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重要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73.
五指山小型猪糖耐量试验及血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定五指山小型猪的正常糖耐量水平,并检测血脂,筛查糖、脂代谢异常小型猪.方法 选择未去势的五指山小型猪,禁食不禁水12h后按1.2 ml/kg体重的剂量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并分别在注糖前、注糖后10、30、60、90和120 min采血测定血糖值.同时采取空腹血清送实验室检测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生化指标.结果 静脉注糖后血糖水平出现显著性波动,注糖后10 min内血糖水平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直至注糖后90 min恢复到给糖前水平.有7头小型猪的糖耐量部分血糖值超过95%置信度上线值,有12头小型猪部分相关的血清生化指标值超过95%置信度上线值.相关性分析发现Glu与TG、TC、HDL-C、LDL-C这4个指标都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多因素分析表明TG、HDL-C与Glu显著相关.结论 筛选出糖代谢或脂代谢异常,以及糖耐量减低的小型猪.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确诊的NSCLC及癌周正常肺组织标本,依据实验目的行PTTG和bFGF检测.结果: PTTG和bFGF的表达与NSCLC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相关性,与年龄、性别、KPS评分、吸烟指数、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并且两者呈正相关性表达.结论: PTTG和bFGF在NSCLC中的高表达,提示了其在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为NSCLC的治疗提供可能的靶点.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体外酸性培养环境下大蒜素对自然杀伤(NK)细胞功能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以pH 5.6、pH 6.5和pH 7.2的完全RPMI 1640培养基对大鼠脾脏CD3-NKR-P1+NK细胞进行悬浮培养,并给予30 mg/L浓度的大蒜素进行处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干扰素(IFN)-γ的分泌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率,乳酸脱氢酶法检测NK细胞的功能活性.结果 酸性培养环境下大鼠脾脏NK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NK细胞功能活性明显受阻.在pH 7.2、pH 6.5和pH 5.6三种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大蒜素对NK细胞增殖率的影响表现为随培养环境的pH降低反而升高,以pH 5.6、培养16 h时达最高33.3%.与之相对应,NK细胞分泌的IFN-γ达(64.59±0.09)ng/L,较培养4 h时升高28%,且对小鼠淋巴瘤Yac-1细胞的杀伤活性也达到最高水平.结论 大蒜素可通过提高NK细胞IFN-γ分泌水平明显改善酸性培养环境下NK细胞的功能活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allicin on rat nature killer (NK) cell activity in vitro under acidic microenvironment,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Methods CD3- NKR-P1+ NK cells isolated from the rat spleen were cultured in the complete RPMI 1640 medium ( pH 5. 6, pH 6. 5, or pH 7. 2 respectively), and treated with allicin at final concentration of 30 mg/L.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was used to determine supernatant interferon (IFN)-γ levels. The percentage of NK cells proliferation and apopotosis was analyzed by flow cytometry. NK cell cytotoxicity toward YAC-1 tumor cells was detected by LDH release assay. Results Proliferation and cytotoxicity of NK cells were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by acidic microenvironment in vitro. Under the cultured condition of acidic pH below 7. 2, allicin seemed to promote NK cells proliferation, which reached to highest level of 33% at pH 5. 6 cultured for 16 h. Correspondingly, at pH of 5. 6, allicin induced a marked increase of IFN-γ concentration in the supernatant from (50. 07 ± 0. 38) (cultured for 4 h) to (64. 59 ± 0. 09) ng/L ( cultured for 16 h). The cytotoxicity of NK cells toward YAC-1 tumor cells was also found stronges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H 5. 6 cultured for 16 h. Conclusion Allicin favored to enhance the cytotoxicity of NK cells under the acidic cultured condition, which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increase of IFN-γ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76.
目的比较单用亚甲蓝或联合亚甲蓝及同位素示踪剂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价值及研究影响前哨淋巴结活检准确性的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3月至2006年7月期间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164例乳腺癌患者,单用亚甲蓝示踪剂组104例,活检前乳晕旁皮下注射亚甲蓝2ml;亚甲蓝和同位素联合示踪剂组60例,术前肿瘤周围实质中4点注射^99m锝-硫胶体2mCi/4ml,经淋巴显像,术中在γ探测仪引导下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前哨淋巴结总的检出率为97.0%(159/164),准确性为95.0%(151/159),假阴性率为14.0%(8/57);联合组检出率、准确率、敏感性、阴性预测值高于亚甲蓝组,联合组的假阴性率为8.7%(2/23),较亚甲蓝组17.7%的假阴性率为低(6/34),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53)。亚甲蓝组平均每例检测出2.2枚前哨淋巴结,联合组为平均2.5枚(P=0.223)。前哨淋巴结数目≥3和〈3枚的患者假阴性率分别为0%和24.2%(8/33)(P=0.016)。联合组中发现73枚无蓝染仅有热点的前哨淋巴结,故同位素的应用将本组患者的检出率从85.0%(51/60)提高至98.3%(59/60),假阴性率从21.7%(5/23)降低至8.7% (2/23)。结论在取得一定经验的情况下,亚甲蓝示踪与联合染料、同位素示踪可获得相似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准确率;同位素示踪剂的应用对亚甲蓝示踪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前哨淋巴结检出越多,假阴性率越低。  相似文献   
77.
目的:将白花前胡丙素与其类似物进行化学沟通,为进一步进行结构修饰奠定基础。方法:控制碱水解条件,得到白花前胡丙素的三个水解产物,采用在二氯甲烷溶剂中与相应的酸直接酰化的方法得到各种类似物。结果:合成了三种白花前胡有类似物,即3‘(S)-当归酰氧基-4‘(R)-异戊酰氧基-3‘,4‘-二氢邪蒿内酯、3‘(S),4‘(S)-二乙酰氧基-3‘,4‘-二氢邪蒿内酯和3‘(S),4‘(R)-二乙酰氧基-3‘,4‘-二氢邪蒿内酯。结论:合成的三个白花前胡丙素的类似物中,两个为新化合物,一个为已知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分析儿童下肢截肢及其康复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阐述儿童截肢的原因及截肢后并发症的情况。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3月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下肢截肢儿童51例,分析截肢原因与截肢后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 创伤性截肢占58.82%,主要原因为交通事故(70%);疾病性截肢占41.18%,主要原因为先天性肢体畸形(80.95%)。创伤性截肢后发生残端并发症的可能性较预期更高(P <0.05);疾病性截肢后发生残端并发症的可能性较预期更低(P <0.05)。结论 交通事故是儿童创伤性截肢的主要原因,其临床特征是不良残端发生率高,主要原因是软组织异常,大部分病例需要通过残端修整术改善不良残端而达到装配假肢恢复行走的目的。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是儿童疾病性截肢的主要原因,往往经历长期的保肢治疗后仍不能避免截肢的结局。  相似文献   
79.
目的了解常州地区单采献血人群中的抗丙型肝炎病毒(HCV)以及输血传播病毒(TTV)-DNA感染的状况,探讨TTV-DNA对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对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单采献血小板以及单一献全血人群中的抗-HCV;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以及献全血者TTV-DNA;并应用全自动生化速率法检测TTV-DNA阳性及阴性献血者血清ALT。结果单采献血者抗-HCV、TT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0.15%、14.16%,普通献全血者则分别为0.43%、5.83%;和单一献全血者相比,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抗-HCV阳性率低于献全血者(χ2=10.22,P<0.01);TTV-DNA阳性率则高于献全血者(χ2=6.57,P<0.05);单采献血者中TTV-DNA阳性和阴性献血者ALT水平分别为(22±7)、(17±10)U/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P>0.05)。结论单采献血小板者感染者抗-HCV低于单一献全血者,可能与其反复多次的检验有关;而单采献血者TTV-DNA感染者高于献全血者,可能和其频繁采血有关;单采献血者TTV-DNA阳性对单采献血者ALT无影响,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0.
目的:评价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05年1月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32例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骨折愈合时间为2~12个月,平均4.5个月。伤肢膝关节屈曲度为75°~140°,平均118°。按Neer股骨髁上骨折疗效标准评价:优23例,良5例,中4例,优良率为87.5%。结论: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手术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