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9篇
  免费   1003篇
  国内免费   602篇
耳鼻咽喉   57篇
儿科学   85篇
妇产科学   111篇
基础医学   857篇
口腔科学   168篇
临床医学   1156篇
内科学   1276篇
皮肤病学   133篇
神经病学   299篇
特种医学   3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20篇
综合类   2130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834篇
眼科学   176篇
药学   1088篇
  19篇
中国医学   672篇
肿瘤学   616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381篇
  2021年   582篇
  2020年   409篇
  2019年   317篇
  2018年   298篇
  2017年   362篇
  2016年   285篇
  2015年   427篇
  2014年   531篇
  2013年   556篇
  2012年   747篇
  2011年   793篇
  2010年   586篇
  2009年   634篇
  2008年   627篇
  2007年   616篇
  2006年   540篇
  2005年   465篇
  2004年   339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各种脑膜病变脑膜MRI强化类型与病因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资料完整,MRI增强扫描脑膜异常强化的非脑膜瘤。结果 78例中,脑膜癌病16例(硬脑膜-蛛网膜型2例,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型11例,混合型3例);感染性脑膜炎18例(硬脑膜-蛛网膜型3例,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型13例,混合型2例);脑梗死22例(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型18例,混合型4例);开颅术后15例(硬脑膜-蛛网膜型10例,混合型5例);硬膜下积液(血肿)7例,均为硬脑膜-蛛网膜型。结论 MRI双倍剂量Gd-DTPA增强扫描对脑膜病变敏感性高,脑膜强化类型与各种病因侵犯脑膜三层结构的方式和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表达mIL-18的重组腺病毒基因修饰的胎肝细胞(AdmIL-18/BNL.CL2)经脾移植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小鼠经脾移植AdmIL-18/BNL.CL2,同时设LacZ病毒对照组(Ad-LacZ/BNL.CL2),BNL.CL2细胞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2周后处死,留取血清,制备腹腔巨噬细胞、脾淋巴细胞、肝组织匀浆液,提取肝组织总RNA。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腹腔Mφ和脾细胞培养上清、肝匀浆中细胞因子的含量;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肝组织细胞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以LDH释放法测定腹腔Mφ杀伤活性和脾NK细胞活性,用MTT还原比色法测定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实验组小鼠血清、细胞培养上清及肝匀浆中,IL-18、IL-2、IFN-γ、TNF-α稔均高于其它对照组,而IL-4、IL-10水平则低于对照组;半定量RT-PCR结果与ELISA检测结果一致;同时,实验组腹腔Mφ的杀伤活性和脾NK细胞活性,及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AdmIL-18能有效转染至胎肝细胞并稳定表达mIL-18;AdmIL-18基因修饰的胎肝细胞经脾移植后,可显著提高肝脏、脾脏免疫细胞活性,活化腹腔Mφ,促进Th1类细胞因子表达,抑制Th2类细胞因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13.
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15年总结(附196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评价全膀胱切除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及回肠膀胱术的远期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5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膀胱肿瘤行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 196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膀胱肿瘤累及膀胱颈部或膀胱三角区者 12 6例 (6 4.3 % ) ,浸润性膀胱癌 145例 (74.0 % ) ,移行细胞癌183例 (93.4% )。术后发生近期并发症 19例 (9.7% ) ,远期并发症 10例 (7.4% )。 135例随访 1~ 15年 ,平均 6 .6年 ,5年生存率 6 6 .2 %。 结论 全膀胱切除是浸润性膀胱癌首选治疗方法 ,回肠膀胱术简单易行 ,长期随访显示其并发症少 ,疗效确切 ,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低胆红素血症对机体抗氧化能力和脂质过氧化的不良影响并观察VitE的干预效果。方法 :从体检健康人群中有意选择 4 5例胆红素水平偏高者 (≥ 15 μmol/L)和 4 0例胆红素水平偏低者 (≤ 9μmol/L)作为研究对象 ,抽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 (T -AOC) ,丙二醛 (MDA)及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 -LDL) ,并给低胆红素组每人每天口服VitE 10 0mg ,连续 2周 ,复测上述指标。结果 :与高胆红素组比 ,低胆红素组T -AOC明显降低 (P <0 .0 1) ,而MDA和Ox -LDL明显升高 (P <0 .0 5和P <0 .0 1) ,但低胆红素组补充VitE干预后 ,T -AOC显著升高 ,而MDA和Ox -LDL显著降低 (均P <0 .0 1) ,分别达到甚至超过了高胆红素组的相应水平。结论 :低胆红素血症可显著降低机体抗氧化能力 ,促进脂质过氧化 ,但这一不良影响可以通过补充VitE得到有效纠正。  相似文献   
15.
托槽弓丝组合对托槽-弓丝-结扎丝结构摩擦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研究不同托槽 -弓丝组合对托槽 -弓丝 -结扎丝结构摩擦力的影响。 方法 选择四种槽沟为0 .0 2 2× 0 .0 2 8″的不锈钢方丝弓托槽 (三种国产 ,一种进口 ) ,与四种不锈钢丝 (0 .4 5 mm与 0 .5 0 mm的国产圆丝、0 .0 17× 0 .0 2 5″与 0 .0 19× 0 .0 2 5″的进口方丝 )分别组合分组 ,记录托槽与弓丝间滑动时的摩擦力 ,结扎压力保持在15 0 g。 结果 国产托槽与国产圆丝组合时的摩擦力大于与进口方丝组合时的摩擦力 ,进口托槽与国产圆丝组合时的摩擦力小于与进口方丝组合时的摩擦力。 结论 在特定结扎压力下 (如 15 0 g) ,如果材质相同 ,托槽与弓丝的表面粗糙度相差越大 ,摩擦力越小 ,粗糙度越接近 ,摩擦力越大。  相似文献   
16.
2005~2006年江西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螺情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5~2006年江西省12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螺情调查结果,掌握各监测点钉螺消长情况。方法依据《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方案》,对各监测点钉螺孳生环境与可疑环境进行调查,比较两年的各项螺情指标。结果2006年12个监测点的有螺面积较2005年下降17.27%,但各监测点有螺面积下降幅度不相一致,有10个监测点查出有阳性钉螺分布;另外各监测点活螺密度、阳性螺密度也有较大波动。结论各监测点螺情依然严重,应加强控制钉螺的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7.
2007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制定了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1],这是第一个针对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脏病的指南,并提出了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自增强可吸收内固定治疗儿童肘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自增强可吸收内固定治疗儿童肘部骨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02年7月-2003年12月,25例儿童肘部骨折应用自增强可吸收内固定螺钉或棒固定,对其手术方法、骨折愈合、功能恢复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10-24个月)。所有骨折均于4周内达到临床愈合。1例肱骨髁上骨折因可吸收棒穿于皮下引起疼痛,妨碍关节活动,于术后6周拔除,恢复良好。1例肱骨内上髁骨折予可吸收螺钉固定,为保持骨折复位稳定,术后伸肘位石膏固定3周致关节僵硬,经CPM被动活动锻炼后肘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其余病例在最后一次随访时,均关节活动良好,无畸形发生,也未见局部无菌性反应。结论自增强可吸收内固定治疗儿童肘部骨折可靠有效,近期随访效果满意,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9.
柯里拉京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柯里拉京(Corilagin)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技术。结果 Corilagin显著抑制了Bxpc-3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Corilagin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S期,同时也作用于G2-M期。并且有凋亡峰出现。结论 Corilagin可有效抑制Bxpc-3细胞增殖,阻滞细胞于S期和诱导凋亡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further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congenital pyrimidine 5'-nucleotidase I deficiency. Methods; Th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family members of a patient with P5'N- I deficiency. The enzyme activities were measured by UMP method and the enzyme proteins were quantified by ELISA while the morphology of peripheral blood cells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enzyme contents reduced as their enzyme activities decreased in the family especially in four member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r =0. 955) between the activity and the content of P 5'N- I . The count of the stippling cell was varied in the family. Conclusion.- One of the reasons for congenital P5' N- I deficiency might be the deficiency in the enzyme content. The morphology of peripheral blood erythrocyte may be an assistant diagnotic index. The P5'N- I activities and contents were measured simultaneously may be a effective method in clinic diagno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