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0篇
  免费   931篇
  国内免费   707篇
耳鼻咽喉   76篇
儿科学   118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485篇
口腔科学   147篇
临床医学   1092篇
内科学   694篇
皮肤病学   80篇
神经病学   225篇
特种医学   371篇
外科学   745篇
综合类   250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855篇
眼科学   59篇
药学   1213篇
  9篇
中国医学   951篇
肿瘤学   35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301篇
  2021年   359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386篇
  2013年   537篇
  2012年   805篇
  2011年   819篇
  2010年   791篇
  2009年   711篇
  2008年   642篇
  2007年   693篇
  2006年   641篇
  2005年   454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91.
目的:建立SD大鼠胰腺癌模型,研究细胞连接调控蛋白(Claudin-1,Occludin,E-cad,Snail)在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90只大鼠随机分为二甲基苯荓蒽(DMBA)组(A组,n=40),DMBA+曲古霉素A(TSA)组(B组,n=40)和空白对照组(C组,n=10只).将DMBA直接置入A,B组胰腺实质内建立胰腺癌模型,B组腹腔注射TSA,~5mo内处死并观察胰腺癌发生情况,C组于第5mo处死.采用En-VisionTM免疫组化法检测Claudin-1,Occludin,E-cad,Snail的表达.结果:A组3~5mo癌发生率为48.6%(18/37),5mo(60.0%)高于4mo组(40.0%)和3mo组(28.6%).B组3~5mo癌发生率为33.3%(12/36),5mo(40.0%)高于4mo组(30.0%)和3mo组(16.7%).A组发癌率高于B组.A组,B组胰腺导管癌分别为17例和11例,其余为纤维肉瘤;A组胰腺癌最大径均值大于B组(A组:0.5~1.0cm7例,1.0~2.0cm10例,〉2.0cm1例;B组:0.5~1.0cm9例,1.0~2.0cm2例,〉2.0cm1例,P〈0.05);C组胰腺和A,B,C组胰腺外主要脏器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A组+B组胰腺导管癌Clau-din-1,Occludin,E-cad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A组+B组非癌胰腺组织(P〈0.05或P〈0.01),但Snail则相反(P〈0.01);在胰腺导管腺癌中Claudin-1,Occludin,E-cad表达均相互呈一致性(P〈0.05或P〈0.01),但三者均与Snail表达呈明显不一致性(P〈0.05或P〈0.01).结论:较大剂量DMBA置入胰实质内可在短期内获得较高的SD鼠胰腺癌发生率,TSA能抑制胰腺癌发生和生长;Claudin-1,Occludin,E-cad和Snail在DM-BA诱导SD大鼠胰腺癌发生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2.
苗武胜  姜海  马强  吴革  周梅芬 《中国骨伤》2009,22(3):222-223
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一般指6岁以上的儿童,由于患儿的持续负重,髋臼、股骨头的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软组织也随着股骨头的逐渐上移而变形明显。自2001年采用切开复位,Chiari骨盆内移截骨并加盖术,部分患儿合并股骨近端旋转截骨相结合的联合手术方式,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3.
改良悬垂石膏治疗成人肱骨干下段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悬垂石膏治疗成人肱骨干下段骨折.[方法]从2000年3月~2007年8月,对50例肱骨干下段骨折进行改良悬垂石膏固定,允许肩、肘、腕及手指关节早期功能练习.[结果]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7.5周(5~9周),平均随访17个月(6~40个月),肘关节功能恢复率为100%,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及不良后果.[结论]改良悬垂石膏是治疗肱骨干下段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4.
苗胜  范磊  王宁  颜连启  郭政  沙广钊  王永东 《中国骨伤》2009,22(10):730-732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研究腰椎间盘不同退变程度时相应椎间孔形态改变的规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自2006年12月至2008年2月选取37例L4,5椎间盘呈退行性变化的影像学资料(MRI、CT)进行研究,男23例,女14例,年龄28~62岁,平均41.6岁;分别将其矢状位MRIT2WI成像,采用MRI机内Mean/Curve测量软件测量计算L4,5节段退变椎间盘信号强度与相应节段脑脊液平均信号强度比值(RSI),判断椎间盘退变程度并进行分组。分为3组:轻度退变组11例(A组),中度退变组13例(B组),重度退变组13例(C组)。根据CT1.25mm薄层二维旁矢状位重建测量L4,5节段椎间孔的最大高度、最大宽度与面积。分析椎间盘在不同退变程度下相应椎间孔变化规律及可能对神经根状态的影响。结果:①中、轻度退变组椎间孔的最大高度及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中度退变组椎间孔最大高度及面积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轻度退变组椎间孔最大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重、中、轻度退变组椎间孔最大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加重相应椎间孔的高度及面积也逐渐减小,而其对椎间孔宽度影响不大;椎间孔高度及面积变小有可能导致神经根受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体内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和GPIbα)特异性自身抗体,并探讨特异性自身抗体与糖皮质激素和静脉丙种球蛋白(静丙)治疗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针对性,以便得到更经济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ITP提出新的分型依据。方法应用改良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MAIPA)法检测抗GPⅡb/ⅡIa,GPIbα特异性自身抗体。结果双抗体阳性组与单一抗GPIbα抗体阳性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995,P〉0.05)双抗体阳性组与单一抗GPⅡb/ⅡIa抗体阳性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7.439,P〈0.01),后者优于前者;单一抗GPⅡb/ⅡIa抗体阳性组,双抗体阳性组,双抗体阴性组,糖皮质激素治疗与糖皮质激素联合静丙治疗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种类(GPⅡb/Ⅲa和GPIbα)及种类数目与ITP的临床疗效(糖皮质激素、静丙)有一定关系,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意义。以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和GPIbα)特异性自身抗体为ITP进行新的分型依据尚不足,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6.
自噬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作用及相关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自噬在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中的作用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透射电镜观察在雷帕霉素诱导下自噬体的形成,通过克隆形成单位(CFU)检测自噬形成后对胞内感染的MTB H37Rv菌株的清除作用,以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自噬相关基因atg5、atS7、atg8、atg12 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宙帕霉素诱导下,RAW264.7细胞可形成自噬体,自噬体产牛后对胞内感染的H37Rv菌株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在MTB感染过程中参与自噬形成的atg5、atg8、atg12 mRNA表达量上调,而atg7表达量无变化.结论:自噬参与抗MTB免疫应答过程,而ats5、atg8、atg12是MTB感染形成自噬体的重要调控分子.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分泌表达登革Ⅰ型病毒prM/E基因,为研究该蛋白的免疫学功能和特性奠定基础.方法 用RT-PCR法获得登革Ⅰ型病毒广州分离株全长prM/E基因,在prM基因前添加乙型脑炎病毒的信号肽或同时替换E基因羧基末端的20%为乙脑病毒E基因相应的部分,分别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S/FRT中,获得三种重组质粒DlprME-pc5,D1JsprME-pc5,D1JsprM80E20JE-pc5.用脂质体法分别将重组质粒DNA转入293T细胞,通过免疫荧光、Western印迹检测外源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分泌表达.结果 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到分别转染了三种重组质粒的293T细胞的胞质中均有登革Ⅰ型病毒蛋白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转染了D1prME-pc5重组质粒的293T细胞上清中没有特异蛋白条带,转染了经基因改造的重组质粒D1JsprME-pc5和D1JsprM80E20JE-pc5的细胞上清中均存在登革Ⅰ型病毒的特异蛋白条带.结论 转染了三种重组质粒的293T细胞均可表达登革Ⅰ型病毒prM/E蛋白,只有在prM基因前添加了信号肽的重组质粒转染后蛋白才获得分泌表达.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报道修[足母]背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带足内侧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足母]背皮肤缺损。结果临床应用16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24月,外形、功能满意。结论足内侧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手术切取操作简单,血供可靠,是比较理想的修复[足母]背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构建mIL-21/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方法从ConA活化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中抽提总RNA,RT—PCR方法扩增小鼠IL-21基因,Xho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克隆入真核细胞高效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小鼠IL-21真核表达载体mIL-21/PcDNA3.1,并经PCR、限制性酶谱分析和DNA序列分析对重组子的正确性进行鉴定。结果构建的小鼠IL-21真核表达载体mIL-21/PcDNA3.1经PCR、限制性酶谱分析和DNA序列分析证明获得了目的基因,其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小鼠IL-21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mIL-21/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为IL-21分子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分析中老年IGT患者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996年在我院行健康查体确诊的248例IGT患者进行为期13年的观察。每2年随访1次,进行75gOGTT,同时测定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谱等指标。至2009年共有97例患者完成随访。结果97例IGT患者13年间共有72例(74.2%)转变为DM,9例(9.3%)转变为NGT,16例(16.5%)维持IGT,DM年转化率为5.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OGTT 2h血糖与糖尿病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当OGTT 2h血糖〉9.4mmol/L时,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更高。转为糖尿病的风险稳定IGT组〉不稳定IGT组〉NGT组。结论本组IGT患者DM年转化率为5.7%,13年间74.2%转变为DM。OGTT 2h血糖是预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