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450篇 |
免费 | 1351篇 |
国内免费 | 68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0篇 |
儿科学 | 276篇 |
妇产科学 | 63篇 |
基础医学 | 770篇 |
口腔科学 | 309篇 |
临床医学 | 1486篇 |
内科学 | 1025篇 |
皮肤病学 | 121篇 |
神经病学 | 269篇 |
特种医学 | 529篇 |
外科学 | 1141篇 |
综合类 | 3299篇 |
预防医学 | 1680篇 |
眼科学 | 128篇 |
药学 | 1414篇 |
19篇 | |
中国医学 | 1354篇 |
肿瘤学 | 52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83篇 |
2023年 | 205篇 |
2022年 | 428篇 |
2021年 | 561篇 |
2020年 | 454篇 |
2019年 | 261篇 |
2018年 | 229篇 |
2017年 | 337篇 |
2016年 | 274篇 |
2015年 | 465篇 |
2014年 | 606篇 |
2013年 | 842篇 |
2012年 | 1174篇 |
2011年 | 1149篇 |
2010年 | 1051篇 |
2009年 | 919篇 |
2008年 | 990篇 |
2007年 | 951篇 |
2006年 | 836篇 |
2005年 | 658篇 |
2004年 | 469篇 |
2003年 | 371篇 |
2002年 | 303篇 |
2001年 | 300篇 |
2000年 | 235篇 |
1999年 | 92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5篇 |
1988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65年 | 4篇 |
1963年 | 3篇 |
1962年 | 3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1949年 | 1篇 |
193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8F-FDG PET/CT在脊柱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移性骨肿瘤是指原发于骨外器官或组织的恶性肿瘤,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转移至骨骼,并继续生长,形成子灶,脊柱是骨转移癌的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占58%^[1]。本文通过对135例脊柱骨转移患者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18F—FDG PET/CT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FTIR)光谱对膀胱癌组织及正常组织的分辨能力。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32对膀胱部分切除术获得的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和相应的正常组织的中红外吸收光谱。结果:膀胱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的红外光谱具有明显的差异:(1)癌组织中与核酸相关谱带1080cm^-1和1237cm^-1的相对强度增加,表明恶性组织细胞中核酸的相对含量增加;这两个谱带的位置蓝移,表明癌组织中核酸的磷酸基团氢键遭到了破坏,使其氢键化程度降低。(2)与糖原相关的谱带1024cm^-1和1049cm^-1,在正常组织中存在着很强的吸收峰,而在肿瘤组织中几乎不出现,表明恶性细胞中的糖原被大量消耗。(3)癌组织中与蛋白质相关的酰胺Ⅰ带和Ⅱ带的吸收峰强度高于正常组织,并且氨基酸残基的C—O伸缩振动谱带出现了明显的蓝移,这些结果表明肿瘤细胞代谢旺盛,蛋白质合成增加;氨基酸大部分氢键化的C-O(H)基团的氢键被破坏,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4)与脂类相关的谱带1740cm^-1,2853cm^-1,2924cm^-1和2957cm^-1的吸收强度未发现有确定的规律。结论:FTIR可以快速地揭示膀胱正常组织和癌组织分子组成和结构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能够为膀胱良、恶性组织的鉴别提供可靠的信息,从而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句法理解障碍的机制。方法采用标准汉语失语检查法和句法理解的补充检查,对10例运动性失语患者进行测验。结果对复杂是否句的理解比简单是否句理解困难,对可逆被动句和“把”字结构句的理解较主动句理解困难,对功能词的理解较实义词的理解困难。结论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句法理解障碍与功能词的异常加工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提高病人满意度的作用,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采用我科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我科326名住院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增加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我科的病人满意度每月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健康教育是提高病人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健康教育的满意率直接影响到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准确性及局限性。方法:20例患者做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回顾性心电门控、0.42s螺旋扫描),并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结果:在20例患者的136个节段(血管直径≥2mm)中,CT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有122个节段(占89.7%)。对于CT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冠状动脉节段,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和96.6%。若将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的14个节段包括在内,则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为77.7%。结论:在冠状动脉中高度狭窄的诊断上,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诊断方法。局限性是时间分辨率较低,伪影的影响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支架治疗消化道恶性梗阻和食管-支气管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71例消化道恶性梗阻和食管-支气管瘘患者采用永久性部分覆膜镍钛合金内支架治疗,全部病例均在DSA监视下经口或肛门将支架置放于梗阻或瘘口部位,术前术后均做造影对照,根据进食进水和排便情况评价疗效。结果上消化道支架置入后恢复饮食,饮水后无呛咳62例(96.9%);乙状结肠和直肠支架置入后肠梗阻症状均即刻解除;术后支架移位2例(2.8%);再狭窄2例(2.8%);声音嘶哑1例(1.4%);胸部剧烈疼痛2例(2.8%),轻度疼痛12例(16.9%);大出血1例(1.4%),经相应处理后全部好转。结论永久性部分覆膜镍钛合金内支架置入术是消化道恶性梗阻和食管-支气管瘘的有效治疗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odulation of EPCs by interleukin 1β (IL-1β) and 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38MAPK) and the pathogenesis resulting from their dysdifferenfiation after trauma.Method Thirty pigs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n = 15) and a multiple organ dysfimction syndrome (MODS) group (n = 15), the latter of which were subjected to a "two-hit" injury including hemon'hagic shock and endotoxemia. Phosphorylation of p38MAPK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was monitored by western blott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IL-1β in peripheral blood plasma was determined by ELISA and the numbers of EPCs with FCM in peripheral blood plasma were monitored. The morbidity rat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y chi square test. The levels of phosphorylation of p38MAPK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the concentmtions of IL-1β in peripheral blood plasma and the numbers of EPC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s using with Student's t lest. Results The level of p38MAPK phosphorylation was more augmented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IL-1β higher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elear cells and plasma from MODS pigs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control pigs; nevertheless the mauler of EPC conspicuously decreased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P <0.01). The morbidity rate in the MODS group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 There were fewer EPC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animals in group M than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animals in group C (P <0.01). Conclusions p38MAPK phosphorylation is important for the pathogenesis of MODS. p38MAPK phospho-rylation might cause the concentration of IL-1β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plasma to rise and could cause a drop in the numbers of EPCs, thereby aggravating the inflanmmatory reaction in MODS.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同时性多原发肺癌(synchronous 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 sMPLC)既往属少见疾病,近年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但缺乏对其大样本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对357例sMPLC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籍以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参考Martini-Melamed诊断标准和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 IASLC)第8版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node-metastasis, TNM)分期标准,对357例sMPLC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57例患者中,双原发病灶269例(75.35%),三原发病灶65例(18.21%),四原发病灶及以上者23例(6.44%),最多者为8个病灶。病灶好发于上叶,特别是右上叶(35.77%,298/833),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95.56%,796/833),鳞癌次之(2.40%,20/833),腺癌亚型中以腺泡样为主的比例较高(70.81%,313/442),分期以Ib期及以下为主(68.35%,244/357)。病理类型相同者发病率(92.72%,331/357)远高于不同病理类型(7.28%,26/357),其中腺癌-腺癌比例较高(99.40%,329/331)。sMPLC的3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为91.93%,5年总生存率为84.37%,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有吸烟史(P=0.012)、最大病灶直径大于2 cm(P=0.027)、淋巴结转移(P=0.015)和胸膜受累(P<0.001)为影响sMPLC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MPLC好发于右上叶,以腺癌最常见,腺泡样为主的亚型多见。吸烟史、最大结节直径、淋巴结转移和胸膜侵犯是影响sMPLC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和积极的手术可以使sMPLC患者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梅毒感染者自杀意念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杀意念评定量表(SIOSS)、自尊量表(SES)、社会影响量表(SIS),于2018年1—12月对四川省2家医院住院的140例梅毒感染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梅毒感染者自杀意念总评分为8.39±2.59。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和梅毒类型间,自杀意念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F=2.602、3.994、2.473、2.657,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自尊评分、病耻感评分、婚姻状况、梅毒类型对梅毒感染者的自杀意念总评分有影响(t=2.903、4.086、2.870、2.316,均P<0.05)。可解释回归方程总变异的22.4%。结论梅毒感染者自杀意念普遍较高,应引起门诊医务人员的重视。针对病耻感强、自尊水平低、未婚、显性梅毒感染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以有效缓解其消极情绪,从而避免自杀行为的出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