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43篇
  免费   5556篇
  国内免费   4082篇
耳鼻咽喉   645篇
儿科学   597篇
妇产科学   563篇
基础医学   5967篇
口腔科学   871篇
临床医学   7314篇
内科学   7640篇
皮肤病学   570篇
神经病学   2751篇
特种医学   22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篇
外科学   6280篇
综合类   10760篇
现状与发展   13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4020篇
眼科学   1615篇
药学   6282篇
  52篇
中国医学   4121篇
肿瘤学   4809篇
  2024年   177篇
  2023年   771篇
  2022年   1731篇
  2021年   2895篇
  2020年   2367篇
  2019年   1853篇
  2018年   1996篇
  2017年   1988篇
  2016年   1785篇
  2015年   2875篇
  2014年   3610篇
  2013年   3323篇
  2012年   4838篇
  2011年   5190篇
  2010年   3594篇
  2009年   2901篇
  2008年   3369篇
  2007年   3122篇
  2006年   3046篇
  2005年   2808篇
  2004年   1836篇
  2003年   1735篇
  2002年   1439篇
  2001年   1188篇
  2000年   1109篇
  1999年   1049篇
  1998年   653篇
  1997年   584篇
  1996年   483篇
  1995年   453篇
  1994年   344篇
  1993年   261篇
  1992年   317篇
  1991年   307篇
  1990年   210篇
  1989年   163篇
  1988年   184篇
  1987年   149篇
  1986年   99篇
  1985年   80篇
  1984年   60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38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1篇
  1975年   11篇
  1973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1.
左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与吸气峰压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观测无隆突钩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管端位置与吸气峰压(Ppeak)以及肺顺应性环形状改变的关系,探讨用Ppeak和顺应性环的变化评估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 拟行右侧剖胸手术的成年患者32例,静脉诱导后插入左Mallinckrodt DLT,吸入氧化亚氮和地氟醚维持麻醉。按纤维支气管镜(FOB)确认DLT管端位置和通气方式将观测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S1),管端位置正确的双肺通气;第二阶段(S2),管端位置正确的左侧单肺通气;第三阶段(S3),管端插入左下支气管(置管过深)的左侧单肺通气;第四阶段(S。),管端处在左支气管开口(置管偏浅)的左侧单肺通气。每阶段均机械通气15min。结果 回归方程预计插管深度与FOB检查符合者占71.9%。S2时Ppeak值比S1时增加50.8%,肺顺应性(Cdyn)值减少36.2%;S3时Ppeak值比S1时增加87.4%,Cdyn值减少56.8%。PV环曲线斜率向右明显移位,环体显著延长。结论 用无隆突钩DLT行肺隔离,在无FOB定位的条件时,联合应用听诊法、回归方程预计插管深度、动态监测气道峰压和P-V环的变化综合评估,可提高DLT管端的正确到位率。单肺通气的气道峰压超过双肺通气时的1.65倍,且气道峰压超过25cm H2O.应高度怀疑DLT管端发生过深移位。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 (Ischemiareperfusion ,IR)不同时相的心肌细胞凋亡、caspase 3活性变化规律及caspase 3抑制剂Ac DEVD CHO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12 2只 ,设立IR组 ,IR +Ac DEVD CHO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并分设缺血 3 0min后再灌注 1、3、6、12、2 4h 5个时相点 ;以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标记凋亡细胞 ,用荧光分析法检测caspase 3活性 ,行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结果 心肌细胞凋亡与caspase 3活性随心肌再灌注不同时相而变化 ,心肌细胞凋亡指数 (Apoptosisindex ,AI)与caspase 3活性于再灌注 12h最高 [AI :( 3 4 83± 9 3 5 ) % ;caspase 3活性 :( 1 3 4±0 2 ) ] ,其后基本维持在平台状态 ;心肌梗死范围随IR时间逐渐增加 ,至 2 4h仍未见下降趋势 ,三者间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IR +Ac DEVD CHO组上述指标虽也明显增高 ,但比IR组明显减小 (P <0 0 5 )。结论 Caspase 3激活及心肌细胞凋亡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Ac DEVD CHO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部分与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3.
超声心动图测定未闭动脉导管内径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测定未闭动脉导管内径的可靠性及其在导管法封堵动脉导管未闭症 (PDA)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4 4例 PDA患者 ,男 18例 ,女 2 6例 ,平均 10 .8± 10 .5岁。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 (2 DE)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测定 PDA近端及最小内径 ,并与 X线造影测值及最终所选择的封堵器直径比较。 结果  2 DE及 CDFI显示 PDA解剖全程及测量 PDA内径的成功率分别为 5 7%和 10 0 % ;2 DE对 PDA直径测量的均值显著低于 X线测值及封堵器实际尺寸 ,其回归方程斜率更偏离 1,截距较大 ,估计标准误高 ;CDFI对 PDA直径测量的平均值与 X线测值差异无显著性 ,但平均小于封堵器尺寸 2 .9mm,其回归方程斜率更接近 1,截距小及估计标准误小。 结论 与 2 DE相比 ,CDFI能更准确地测量 PDA直径 ;在导管封堵术中选择封堵器时 ,CDFI的 PDA直径测值可与 X线测量互相补充甚至可替代 X线造影 ,避免穿刺股动脉的技术困难及大量注射造影剂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4.
视盘血管主干位置在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视盘血管主干位置对上、下方盘沿宽度的影响,探讨视盘血管主干位置在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诊断中的作用。方法评价眼底照片清晰、视盘血管主干位置明确的视盘459例,其中大视盘131例,中视盘145例,横椭圆形视盘75例,小视盘108例。应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类视盘的血管偏上组、血管偏下组的上、下方盘沿宽度的差异;比较上方盘沿窄组和下方盘沿窄组的血管位置的差异。结果总体及大视盘、小视盘的血管偏上组的盘沿比(0.467±0.051,0.445±0.040,0.508±0.056)较血管偏下组的盘沿比(0.500±0.066,0.474±0.062,0.546±0.048)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45,P=0.018,P值均<0.05);总体及大视盘、小视盘的上方盘沿窄组的血管比(0.510±0.051,0.508±0.055,0.512±0.036)较下方盘沿窄组的血管比(0.528±0.045,0.533±0.048,0.534±0.045)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46,P=0.022,P值均<0.05)。结论视盘血管主干位置偏向侧的盘沿较窄,视盘血管主干位置远离侧的盘沿较宽。大视盘、中视盘、横视盘出现盘沿下方窄、上方宽,血管主干位置偏上,小视盘盘沿上方窄、下方宽,血管主干位置偏下,提示青光眼视神经改变。(中华眼底病杂志,2007,23:118-121)  相似文献   
115.
王良  梁锦成 《中国热带医学》2007,7(9):1612-1612
目的探讨院内脑卒中临床特点。方法对52例院内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脑梗死46例,脑出血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死亡2例,临床治愈18例,32例有较轻的神经系统后遗症。院内卒中的发病原因众多,预后较好,各级医护人员要重视院内脑卒中并防止医疗纠纷的产生。结果结论  相似文献   
116.
迎接远程眼科及电子健康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亮 《眼科》2007,16(Z1):1-4
要点 ·眼病诊断以影像学诊断为基础,眼科在远程医疗中有学科优势 ·远程眼科是构建三级医疗网、双向转诊的信息平台 ·远程眼科为创新医疗模式,解决贫困、边远地区防盲提供了技术支持 ·信息共享的发展机遇:扩大医疗资源、提高临床研究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信息共享的挑战:如何持续发展、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117.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某些方面具体该如何实施还需要探索。在实施《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内部质量审核、管理评审、文件系统等方面借鉴ISO9001:2000的成功经验并引用其具体内容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构建以HGF为目的基因、以EGFP为报告基因的非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CMV-HGF-IRES-EGFP,并观察HGF基因在原代培养的大鼠骨骼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利用BamHI单酶切质粒pcDNA3-HGF,得到HGF基因片段,将其正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MV-IRES-EGFP的CMV后方BamHI的单克隆位点。脂质体介导转染至原代培养的大鼠骨骼肌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的表达,并用ELISA法检测HGF的表达情况。结果构建了HGF的非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CMV-HGF-IRES-EGFP,转染原代培养的大鼠骨骼肌细胞24~72h后,见30%的细胞表达EGFP。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证实转染后第1天即有HGF的表达,第4天HGF浓度为(5402.0±227.9)ng/L。结论成功构建了非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CMV-HGF-IRES-EGFP,其在原代培养的大鼠骨骼肌细胞中能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119.
经咽后入路手术治疗Hangman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Hangman骨折经咽后入路减压融合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例Hangman骨折患者行颅骨牵引大致复位后择期手术。全麻下采用高位前方咽后入路显露C2-3椎体,切除C2-3椎间盘组织,充分减压,C2-3椎间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后颈围保护6~8周。结果7例均获随访,时间4—42个月。患者术后3个月内均获骨性愈合,无一例出现椎体再位移和成角畸形,无伤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不全瘫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C2-3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内固定疗效确切,并能有效维持理想的复位。  相似文献   
120.
改良式腹腔镜腹膜外补片植入法疝修补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改进式腹腔镜腹膜外补片植入法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6月~2004年10月13例腹股沟疝进行的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外补片植入法联合腹膜缝合覆盖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股沟斜疝9例,直疝4例;其中复发疝1例;右侧8例,左侧4例,双侧1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单侧手术时间35~85 min,平均50 min,无一例中转开腹,无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 d,13例随访1~28个月,平均12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腹腔镜下经腹腔途径腹膜外补片植入法联合腹膜缝合覆盖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腹股沟疝修补方法,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可以代替开放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