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740篇
  免费   8461篇
  国内免费   6031篇
耳鼻咽喉   1087篇
儿科学   897篇
妇产科学   730篇
基础医学   8410篇
口腔科学   1301篇
临床医学   10835篇
内科学   10944篇
皮肤病学   1056篇
神经病学   3914篇
特种医学   338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2篇
外科学   8868篇
综合类   16808篇
现状与发展   24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6398篇
眼科学   2194篇
药学   9327篇
  94篇
中国医学   6202篇
肿瘤学   6715篇
  2024年   337篇
  2023年   1198篇
  2022年   3472篇
  2021年   4446篇
  2020年   3636篇
  2019年   2767篇
  2018年   3040篇
  2017年   3031篇
  2016年   2654篇
  2015年   4304篇
  2014年   5395篇
  2013年   5178篇
  2012年   7249篇
  2011年   7798篇
  2010年   5519篇
  2009年   4515篇
  2008年   5068篇
  2007年   4645篇
  2006年   4397篇
  2005年   3927篇
  2004年   2602篇
  2003年   2454篇
  2002年   1947篇
  2001年   1578篇
  2000年   1424篇
  1999年   1261篇
  1998年   768篇
  1997年   702篇
  1996年   583篇
  1995年   542篇
  1994年   410篇
  1993年   295篇
  1992年   360篇
  1991年   348篇
  1990年   237篇
  1989年   203篇
  1988年   209篇
  1987年   175篇
  1986年   122篇
  1985年   102篇
  1984年   81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40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11篇
  1975年   12篇
  1973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左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与吸气峰压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观测无隆突钩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管端位置与吸气峰压(Ppeak)以及肺顺应性环形状改变的关系,探讨用Ppeak和顺应性环的变化评估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 拟行右侧剖胸手术的成年患者32例,静脉诱导后插入左Mallinckrodt DLT,吸入氧化亚氮和地氟醚维持麻醉。按纤维支气管镜(FOB)确认DLT管端位置和通气方式将观测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S1),管端位置正确的双肺通气;第二阶段(S2),管端位置正确的左侧单肺通气;第三阶段(S3),管端插入左下支气管(置管过深)的左侧单肺通气;第四阶段(S。),管端处在左支气管开口(置管偏浅)的左侧单肺通气。每阶段均机械通气15min。结果 回归方程预计插管深度与FOB检查符合者占71.9%。S2时Ppeak值比S1时增加50.8%,肺顺应性(Cdyn)值减少36.2%;S3时Ppeak值比S1时增加87.4%,Cdyn值减少56.8%。PV环曲线斜率向右明显移位,环体显著延长。结论 用无隆突钩DLT行肺隔离,在无FOB定位的条件时,联合应用听诊法、回归方程预计插管深度、动态监测气道峰压和P-V环的变化综合评估,可提高DLT管端的正确到位率。单肺通气的气道峰压超过双肺通气时的1.65倍,且气道峰压超过25cm H2O.应高度怀疑DLT管端发生过深移位。  相似文献   
142.
免疫组化(IHC)是一种极为实用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使用多种抗体来检测组织表达的特异性抗原,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和分类.目前,免疫组化在眼病诊断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眼部肿瘤的诊断与分类、眼部转移性原发肿瘤位置的探测、眼部非肿瘤性疾病的辅助检查、眼底视网膜外膜组成成分的判断以及跌病预后评估和治疗的指导等.  相似文献   
143.
目的 观察大黄虫丸治疗囊肿性痤疮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囊肿性痤疮患者 33 例做为治疗组,给予口服大黄虫丸治疗,观察并记录结果。 结果 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90 9%,对照组(P<0 05)。 结论 大黄虫丸对囊肿性痤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4.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 (Ischemiareperfusion ,IR)不同时相的心肌细胞凋亡、caspase 3活性变化规律及caspase 3抑制剂Ac DEVD CHO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12 2只 ,设立IR组 ,IR +Ac DEVD CHO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并分设缺血 3 0min后再灌注 1、3、6、12、2 4h 5个时相点 ;以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标记凋亡细胞 ,用荧光分析法检测caspase 3活性 ,行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结果 心肌细胞凋亡与caspase 3活性随心肌再灌注不同时相而变化 ,心肌细胞凋亡指数 (Apoptosisindex ,AI)与caspase 3活性于再灌注 12h最高 [AI :( 3 4 83± 9 3 5 ) % ;caspase 3活性 :( 1 3 4±0 2 ) ] ,其后基本维持在平台状态 ;心肌梗死范围随IR时间逐渐增加 ,至 2 4h仍未见下降趋势 ,三者间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IR +Ac DEVD CHO组上述指标虽也明显增高 ,但比IR组明显减小 (P <0 0 5 )。结论 Caspase 3激活及心肌细胞凋亡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Ac DEVD CHO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部分与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yclin dependent kinases 5,CDK5)在耐药性癫(癎)患者颞叶中的表达,探索其在耐药性癫(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耐药性癫(癎)患者术后脑组织,用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 3种检测方法从基因和蛋白水平分别测定CDK5在耐药性癫(癎)患者颞叶中的表达,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荧光定量PCR发现CDK5 mRAN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这种基因的蛋白表达产物主要分布在神经元轴突和胶质细胞中,Western blot检测在相对分子质量35 000处有一蛋白条带,并且可见实验组(颞叶和海马中分别为1.4293±0.1839和2.0733±0.4738)高于对照组(颞叶和海马中分别为0.9680±0.4147和1.403±0.6163,P<0.05).结论 CDK5在耐药性癫(癎)患者颞叶中表达增强,提示他们可能参与了耐药性癫(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6.
超声心动图测定未闭动脉导管内径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测定未闭动脉导管内径的可靠性及其在导管法封堵动脉导管未闭症 (PDA)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4 4例 PDA患者 ,男 18例 ,女 2 6例 ,平均 10 .8± 10 .5岁。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 (2 DE)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测定 PDA近端及最小内径 ,并与 X线造影测值及最终所选择的封堵器直径比较。 结果  2 DE及 CDFI显示 PDA解剖全程及测量 PDA内径的成功率分别为 5 7%和 10 0 % ;2 DE对 PDA直径测量的均值显著低于 X线测值及封堵器实际尺寸 ,其回归方程斜率更偏离 1,截距较大 ,估计标准误高 ;CDFI对 PDA直径测量的平均值与 X线测值差异无显著性 ,但平均小于封堵器尺寸 2 .9mm,其回归方程斜率更接近 1,截距小及估计标准误小。 结论 与 2 DE相比 ,CDFI能更准确地测量 PDA直径 ;在导管封堵术中选择封堵器时 ,CDFI的 PDA直径测值可与 X线测量互相补充甚至可替代 X线造影 ,避免穿刺股动脉的技术困难及大量注射造影剂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7.
148.
武汉市人口死亡率季节变动规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百分率趋势检验和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测定和分析了武汉市江岸区居民死亡的季节变动规律。结果表明:月死亡、心血管病和呼吸系病死亡都有明显的冬季高峰,意外死亡多半在夏季;婴幼儿和老年人死亡的季节波动性较大;心脏病、呼吸系病在寒冷月份上升成为第二、第四位死因;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温度是对死亡影响较大的气象因素,肿瘤死亡与季节变化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49.
视盘血管主干位置在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视盘血管主干位置对上、下方盘沿宽度的影响,探讨视盘血管主干位置在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诊断中的作用。方法评价眼底照片清晰、视盘血管主干位置明确的视盘459例,其中大视盘131例,中视盘145例,横椭圆形视盘75例,小视盘108例。应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类视盘的血管偏上组、血管偏下组的上、下方盘沿宽度的差异;比较上方盘沿窄组和下方盘沿窄组的血管位置的差异。结果总体及大视盘、小视盘的血管偏上组的盘沿比(0.467±0.051,0.445±0.040,0.508±0.056)较血管偏下组的盘沿比(0.500±0.066,0.474±0.062,0.546±0.048)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45,P=0.018,P值均<0.05);总体及大视盘、小视盘的上方盘沿窄组的血管比(0.510±0.051,0.508±0.055,0.512±0.036)较下方盘沿窄组的血管比(0.528±0.045,0.533±0.048,0.534±0.045)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46,P=0.022,P值均<0.05)。结论视盘血管主干位置偏向侧的盘沿较窄,视盘血管主干位置远离侧的盘沿较宽。大视盘、中视盘、横视盘出现盘沿下方窄、上方宽,血管主干位置偏上,小视盘盘沿上方窄、下方宽,血管主干位置偏下,提示青光眼视神经改变。(中华眼底病杂志,2007,23:118-121)  相似文献   
150.
王良  梁锦成 《中国热带医学》2007,7(9):1612-1612
目的探讨院内脑卒中临床特点。方法对52例院内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脑梗死46例,脑出血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死亡2例,临床治愈18例,32例有较轻的神经系统后遗症。院内卒中的发病原因众多,预后较好,各级医护人员要重视院内脑卒中并防止医疗纠纷的产生。结果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