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68篇
  免费   8446篇
  国内免费   6021篇
耳鼻咽喉   1086篇
儿科学   897篇
妇产科学   730篇
基础医学   8402篇
口腔科学   1301篇
临床医学   10794篇
内科学   10788篇
皮肤病学   1055篇
神经病学   3909篇
特种医学   33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2篇
外科学   8856篇
综合类   16799篇
现状与发展   24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6375篇
眼科学   2194篇
药学   9316篇
  94篇
中国医学   6202篇
肿瘤学   6686篇
  2024年   337篇
  2023年   1198篇
  2022年   3178篇
  2021年   4446篇
  2020年   3633篇
  2019年   2767篇
  2018年   3040篇
  2017年   3031篇
  2016年   2654篇
  2015年   4304篇
  2014年   5395篇
  2013年   5178篇
  2012年   7249篇
  2011年   7798篇
  2010年   5519篇
  2009年   4515篇
  2008年   5068篇
  2007年   4645篇
  2006年   4397篇
  2005年   3927篇
  2004年   2602篇
  2003年   2454篇
  2002年   1947篇
  2001年   1578篇
  2000年   1424篇
  1999年   1261篇
  1998年   768篇
  1997年   702篇
  1996年   583篇
  1995年   542篇
  1994年   410篇
  1993年   295篇
  1992年   360篇
  1991年   348篇
  1990年   237篇
  1989年   203篇
  1988年   209篇
  1987年   175篇
  1986年   122篇
  1985年   102篇
  1984年   81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40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11篇
  1975年   12篇
  1973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一种新的五步蛇蛇毒类凝血酶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克隆出五步蛇的类凝血酶cDNA,为研究其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并为下一步基因表达开发抗血栓药物提供依据和基础。方法:从五步蛇蛇腺中提取了总RNA,通过反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经PCR扩增出五步蛇毒腺中类凝血酶TLE1的cDNA片段,并将其连接到质粒载体扩增,然后进行DNA测序。结果:成功克隆出一种新的五步蛇类凝血酶的cDNA片段。此片段全长794bp,包括编码部分的全长为777bp。推导其编码的蛋白质序列为258个氨基酸,其中包括18个氨基酸的信号肽,6个氨基权的前肽和234个氨基酸的成熟氨基酸顺序。TLE1成熟肽与其它蛇毒类凝血酶相比,蛋白质一级结构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从五步蛇中成功克隆出一 种新的类凝血酶cDNA,并确定了它的DNA顺序。  相似文献   
122.
调查了中国≥50岁中老年农村人群20岁以后的骨折发生情况。共计8266人,骨折率为6.42%;其中男性3771人,骨折率为7.48%;女性4495人,骨折率为5.54%。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同时分析了不同部位的骨折发生情况,其中髋部骨折率为0.68%。骨折与跌跤发生因素密切相关,为此本研究还阐述了最近一年中人群跌倒情况,其跌倒率为11.13%。其结果为人群骨折的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3.
9名男性健康自愿受试者采用三交叉单剂口服国产氛罗沙星片剂、胶囊和进口氟罗沙星片剂各400mg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血、尿药浓度用HPLC检测.结果表明:体内过程符合一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AUC:82.30±14.30、81.13±8.45与83.92±14.27h·mg/L;Cmax:4.71±0.83、4.67±0.51与4.86±0.89mg/L;Tmax:1.88±0.44、1.90±0.39与1.92±0.23h;T1/2ke:11.02±0.96、10.93±0.68与10.86±0.82h;V/F(c):79.08±13.31、78.42±8.70与76.39±12.93L;Cl/F:5.00±0.98、4.98±0.52与4.88±0.73L/h。服药48h的尿中原型药排出率分别为给药量的57.4%,55.9%和60.7%。国产氧罗沙星片剂和胶囊口服后药物动力学参数与进口片剂相仿.其相对生物利用及分别为98.07%与96.68%。  相似文献   
124.
肺癌脑转移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彦  梁芳 《北京医学》1997,19(3):148-150
我所内科1988 ̄1993年收治肺癌患者1006例,脑转移83例,占8.25%,由于治疗方法不同,其预后极其不同。手术切除加放疗化疗与单纯放疗化疗的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放疗化疗综合组疗效预后好于单一治疗组(P〈0.05)。因此在肺癌确诊后应常规作脑影像学检查,可早期诊断,这是提高疗效和生存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5.
:探讨热休克反应 (HSR)对百日咳杆菌所致的大鼠感染性脑水肿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从大鼠左侧颈内动脉注入百日咳菌液制备感染性脑水肿 (感脑 )模型 ,采用组织细胞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脑组织iNOSmRNA的表达。结果 :生理盐水组、4h感脑组及 4h热休克处理组均未见iNOSmRNA表达 ,8h ,2 4h时感染性脑水肿组均有明显的杂交信号 ,以 2 4h更为明显 ;而 8h ,2 4h热休克处理组仅有少数细胞有阳性信号。结论 :热休克反应对感染性脑水肿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iNOS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6.
神经移位修复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87年7月~1994年6月,对21例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采用神经移位修复。其中复合移位4组神经(膈神经、副神经、颈丛运动支、肋间神经)者1例,3组(膈神经、副神经、颈丛运动支)者6例,2组(膈神经、副神经)者9例,1组(膈神经或颈丛运动支或肋间神经)者5例。术中发现臂丛神经变异1例,对4例合并锁骨下动脉损伤者,在神经移位的同时进行血管修复,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神经的康复。随访到19例,随访时间为8个月~6年2个月,优良率达73.7%。认为,神经移位术是修复神经根性撕裂伤的常规方法,合并血管损伤者也应同时修复,对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127.
探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血容量与肾素、醛固酮及心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113)mInCl标记转铁蛋白稀释法测定血容量,放免法测定血浆激素水平。对水肿期NS28例、正常26例及其中NS缓解期随访18例进行检测。结果 (1)水肿期NS血容量与正常组无差别,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醛固酮(Ald)、心钠素(ANP)水平均较正常组高,白蛋白、各激素水平与血容量无显著相关;(2)缓解期与水肿期比较,总的血容量无差异,Ald、ANP显著降低,PRA、ATⅡ则无明显差异;(3)Ald与24小时尿排钠(UNaV)显著负相关。结论 Ald和ANP是NS钠排泄的主要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28.
从异叶梁王茶树皮的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种新的三萜皂苷化学物,异叶梁王茶苷Ⅶ[1]和异叶梁王茶苷Ⅷ[2];以及一种已知化合物梁王茶苷Ⅱ[3]。经光谱和化学分析,分别鉴定为3-0-β-(2′,4′-O-二乙酰基)-D-吡喃木糖-3β-羟齐墩果-12-烯-28,29双羧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1];3-O-β-(3′-O-乙酰基)-D-吡喃木糖-3β-羟齐墩果-12-烯-28,29-双羟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2]。  相似文献   
129.
重组O-GLcNAc糖基转移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和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蛋白质的 O- Glc NAc糖基化修饰是一种细胞核蛋白与细胞浆蛋白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不同于膜蛋白和分泌蛋白的糖基化修饰 ,与蛋白质磷酸化修饰相似。催化蛋白质 O- Glc NAc糖基转移酶 ( OGT)已被克隆。用Hi5昆虫细胞系统表达并纯化了具有活性的重组 OGT。在 Hi5昆虫细胞中表达的鼠肝 OGT带有一 His 6标记片段。经镍离子螯合柱纯化后 ,其比活性达到 0 .88nmol· min- 1·m g- 1 OGT。因此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蛋白 O- Glc NAc糖基化修饰提供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30.
影响脐血IgE值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本研究对影响脐血IgE值的可疑因素进行分析 ,探讨影响儿童食物过敏的可疑因素。方法 选取孕期妇女 10 5名及其所生婴儿 ,采用标准问卷调查获取资料 ,对影响脐血IgE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母亲的过敏性疾病史、父亲过敏性疾病史中的皮炎表现型、孕期妇女过敏性疾病发作史、有过敏史妇女孕后期摄入过量的牛奶和鸡蛋均与脐血IgE值的上升有关 ,且上述 5个因素对脐血IgE水平的影响依次降低。 结论 母亲的过敏性疾病史和父亲过敏性疾病史中的皮炎表现型是导致新生儿脐血IgE值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 ;同时 ,妊娠期加强对有过敏史妇女的保护 ,防止过敏性疾病的复发 ,在孕后期控制有过敏史妇女牛奶、鸡蛋等大分子食物致敏原的摄入 ,有助于降低脐血IgE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