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21篇
  免费   2370篇
  国内免费   1167篇
耳鼻咽喉   142篇
儿科学   354篇
妇产科学   126篇
基础医学   1434篇
口腔科学   538篇
临床医学   3005篇
内科学   2317篇
皮肤病学   269篇
神经病学   597篇
特种医学   848篇
外科学   2233篇
综合类   5786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2907篇
眼科学   368篇
药学   2531篇
  30篇
中国医学   2221篇
肿瘤学   1342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589篇
  2021年   898篇
  2020年   829篇
  2019年   512篇
  2018年   604篇
  2017年   726篇
  2016年   621篇
  2015年   1069篇
  2014年   1447篇
  2013年   1809篇
  2012年   2652篇
  2011年   2943篇
  2010年   2351篇
  2009年   1911篇
  2008年   1935篇
  2007年   1602篇
  2006年   1337篇
  2005年   941篇
  2004年   561篇
  2003年   393篇
  2002年   274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目的:观察细脚拟青霉粗多糖(cPtPs)及其纯化多糖(PtPs)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急性肝坏死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CCl4组、cPtPs +CCl4组和PtPs +CCl4组),分别用生理盐水、cPtPs和PtPs灌胃15 d,最后2 d,腹腔注射CCl4,16 h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肝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变程度;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检测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甲基百里香酚蓝比色法测定肝细胞线粒体中Ca2+ 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Cl4组血清中ALT、AST、TBIL、DBIL和IBIL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HE染色肝组织变性坏死累及全小叶。与CCl4组比较,PtPs+CCl4组血清中ALT、AST、TBIL、DBIL和IBIL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PtPs +CCl4组HE染色病变程度较轻,变性坏死局限于肝小叶的Ⅲ区;PtPs +CCl4组胞浆中SOD活性提高, MDA水平降低(P<0.05);PtPs +CCl4组和cPtPs +CCl4组线粒体中Ca2+ 浓度均下降(分别为P<0.05,P<0.01);PtPs +CCl4组α-SMA在肝组织的坏死区几乎无表达。结论:PtPs能显著减轻CCl4诱导的肝损伤,可能与PtPs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相关,效果优于cPtPs。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信号转导对骨巨细胞瘤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3(TIMP-3)的调节。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骨巨细胞瘤组织中uPAR、MMP-2和TIMP-3的表达。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uPA对瘤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p44蛋白磷酸化水平。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用uPA和uPAR抗体处理后瘤细胞MMP-2和TIMP-3蛋白表达。结果:(1)uPAR主要表达在部分单核基质细胞和一些多核巨细胞的胞膜上;(2)MMP-2主要表达在瘤细胞的胞浆,在多核巨细胞,其表达有明显的极向性;(3)在骨巨细胞瘤组织TIMP-3表达量低于MMP-2,在多核巨细胞也显示极向性表达;(4)将uPA-ATF加入培养的骨巨细胞瘤细胞后,细胞信号通路上的p44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用uPAR抗体处理后,细胞p44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说明uPA-ATF参与细胞信号转导,而且受uPAR拮抗剂的影响;(5)uPA-ATF信号通路上调MMP-2和TIMP-3的表达,而uPAR抗体则下调MMP-2和TIMP-3的表达。结论:本实验首次直接证明uPA-ATF通过信号转导能调节MMP-2和TIMP-3的表达,而后者则在骨巨细胞瘤局部骨质吸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
本文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大白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神经元胞体,纤维及串珠样膨体的分布。胞体位于弓状核、下丘脑前核的腹侧、视上背侧连合、室周层的腹侧区及乳头体核腹侧。纤维及串珠样膨体广泛地分布于下丘脑,串珠样膨体在室旁核和室周层密集。串珠样膨体贴室管膜分布,伸至室管膜下神经毯,有的穿行室管膜上皮细胞之间并多与室管膜上皮细胞接触或穿过室管膜上皮细胞之间至第三脑室腔。在第三脑室侧壁的室管膜上皮细胞之间偶见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反应细胞。室旁核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反应串珠样膨体可能作用于催产素和后叶加压素神经元,控制催产素和后叶加压素的分泌和释放。室周层的串珠样膨体直接与脑脊液接触可认为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神经元释放分泌产物的另一途径。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白松片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行为学和血浆CORT、ACTH含量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2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氟西汀对照组及白松片试验组,选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加孤养造模,观察各组大鼠敞箱实验和液体消耗等行为学指标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大鼠血浆皮质醇(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结果:慢性应激抑郁大鼠体重增加缓慢,敞箱实验中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得分、清洁动作次数显著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显著延长;糖水消耗明显下降,纯水消耗显著增多,而且其血浆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增加。氟西汀和白松片均显著改善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的行为学和神经内分泌变化。结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可使大鼠行为及神经内分泌发生异常改变,引起抑郁状态,白松片对此具有一定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右旋柠烯乳剂(D-limonene)对小鼠移植瘤生长及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小鼠S180癌性腹水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预防组建模当天开始给药;治疗组移植后第5天开始给药;对照组不给药。每3d测量肿瘤大小,20d后取材,观察肿瘤细胞的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结果对照组肿瘤体积较大,与皮肤及深部组织发生粘连,7只发现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大。治疗组和预防组移植瘤生长速度明显缓慢,体积小,且瘤体较规则,未发现有淋巴结转移者。结论右旋柠烯有抑制肿瘤生长,减少淋巴结转移的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及 P53 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不同种类生精细胞, 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法观察生精细胞P53蛋白表达, 原位杂交法观察其 P53 mRNA水平。结果:0.025-0.2 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 生精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细胞种类规律性。在较低剂量照射(0.025和0.05 Gy)时, 以精原细胞凋亡为主, 随照射剂量增加(0.075-0.2 Gy)逐渐累及精母细胞, 并且前者凋亡率明显高于后者, 很少累及精子细胞和精子。P53蛋白表达主要见于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 并且前者阳性率高于后者, 随照射剂量增加, 其阳性率逐渐升高, 而精子细胞和精子阳性率较低; P53 mRNA表达在较低剂量照射(0.025 Gy)时, 主要以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为主, 随剂量增加(0.05-0.2 Gy)逐渐累及精原细胞。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 P53 mRNA表达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关系, 但精子细胞表现不明显。结论:低剂量电离辐射可选择性诱导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 具有明显的剂量和时程效应关系。提示, 这种选择性诱导凋亡调控机制可能与 P53 基因和蛋白表达相关联。  相似文献   
98.
目的:用负载EB病毒抗原LMP-2表位肽段的鼻咽癌患者树突状细胞(DC)诱导自身CD8^+T细胞,观察其细胞毒性T细胞的免疫应答能力。方法:在体外分离并诱导成熟HLA—A2基因型鼻咽癌患者自身的DC,分别负载EB病毒抗原LMP-2的HIA—A2限制型两个表位肽段CLGGLLTMV(CLG)和LTAGFIFL(LTA)后,诱导自身CD8^+T细胞,培养2周后,运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和HLA-肽四聚体法(Tetramer)检测诱导后T细胞的免疫应答情况。结果:经DC抗原呈递后分泌IFN-γ的CLG和LTA特异性CD8^+T细胞数,分别为(42.67±33.79)个/孔和(25.67±18.25)个/孔,而呈递前分别为(2.67±1.97)个/孔和(5.33±1.86)个/孔。两者IFN-γ^+CD8^+T细胞数均有明显增加(P〈0.05)。CLG和LTA肽段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中位数在呈递前分别为0.135%和1.14%;呈递后则为1.045%和1.945%。两者较呈递前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负载EB病毒抗原LMP-2表位肽段的DC诱导鼻咽癌患者自身CD8^+T细胞,可产生特异性CTL,对鼻咽癌患者的免疫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
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Bcl-xl表达的影响及应激后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神经元Bcl-xl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应激后的变化。方法:采用慢性强迫冰水游泳制作动物模型。运用open-field法观察大鼠行为学的变化,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海马DG区、CA3区Bcl-xl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1大鼠海马CA3区齿状回(DG)区Bcl-xl平均灰度值显著增加(t=4.69,P<0.05和t=3.77,P<0.01),实验组2平均灰度值与对照组2相比同样增加(t=3.35,P<0.05和t=3.30,P<0.05)。结论:慢性应激使大鼠海马Bcl-xl表达降低,应激三十天后,其表达仍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0.
IL-10 has a protective role in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oretinitis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The role of IL-10 in the regulation of ocular autoimmune disease was studied in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oretinitis (EAU) elicited in mice by immunization with the retinal antigen interphotoreceptor retinoid binding protein. IL-10-deficient mice were susceptible to EAU, indicating that pathogenesis can occur without presence of IL-10. Treatment of normal mice with IL-10 for 5 days after uveitogenic immunization ameliorated subsequent EAU scores, and down-regulated antigen-specific product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and IFN- gamma. A concomitant treatment with IL-4 further reduced disease, and resulted in emergence of antigen-specific IL-4 and IL-10 production, as well as in enhancement of the IgG1 antibody isotype. IL-4 by itself was not protective. Only IL-10, but not IL-4, was able to inhibit the function of differentiated uveitogenic T cells in culture. Expression of mRNA for Th1 and Th2 cytokines in the eye during the course of EAU showed that while a Th1 pattern predominated early, IL-10 mRNA expression coincided with down-regulation of the Th1 response and resolution of EAU. Systemic neutralization of IL-10 during the expression phase of EAU resulted in elevated disease score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endogenous IL-10 limits expression of EAU and may play a role in the natural resolution of disease. The data further suggest that exogenous IL-10 may be useful in therapeutic control of autoimmune uveitis. While IL-10 by itself is sufficient to suppress Th1 effector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 a concomitant administration of IL-4 is required to shift the autoimmune response towards a non-pathogenic Th2 pathw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