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84篇
  免费   6950篇
  国内免费   4342篇
耳鼻咽喉   729篇
儿科学   1509篇
妇产科学   434篇
基础医学   4328篇
口腔科学   1161篇
临床医学   9455篇
内科学   6761篇
皮肤病学   889篇
神经病学   1549篇
特种医学   2954篇
外科学   6700篇
综合类   21089篇
现状与发展   31篇
预防医学   8617篇
眼科学   1024篇
药学   8821篇
  105篇
中国医学   6668篇
肿瘤学   3152篇
  2024年   304篇
  2023年   813篇
  2022年   2027篇
  2021年   2645篇
  2020年   2377篇
  2019年   1172篇
  2018年   1364篇
  2017年   1809篇
  2016年   1354篇
  2015年   2503篇
  2014年   3424篇
  2013年   4467篇
  2012年   6776篇
  2011年   7027篇
  2010年   6490篇
  2009年   6037篇
  2008年   6240篇
  2007年   6173篇
  2006年   5446篇
  2005年   4462篇
  2004年   3210篇
  2003年   2718篇
  2002年   2123篇
  2001年   2064篇
  2000年   1499篇
  1999年   554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3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现场比较诱蚊诱卵器与传统幼虫监测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比较诱蚊诱卵器与传统幼虫指数监测结果,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04年3月至2005年11月在广东省佛山和揭阳市,在选定的试验现场随机从每5户家庭中选择1户布放1个诱蚊诱卵器,在医院、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工厂和公园花圃的环境,按每25~50m距离布放1个诱蚊诱卵器。同时调查室内及室外或诱蚊诱卵器周围5m的积水容器和蚊虫孳生容器数。结果在居民住户、医院、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工厂和公园花圃共布放14902个诱蚊诱卵器,有效回收14648个,捕获白纹伊蚊962只,致乏库蚊5只,白纹伊蚊占99.5%;诱蚊诱卵器阳性932个,诱蚊诱卵指数为6.36;诱蚊密度指数为1.03±0.89,每个诱蚊诱卵器捕获蚊虫数0~10只。同时调查14902个住户或单位(以诱蚊诱卵器为中心周围5m范围环境)的积水容器8537个,蚊虫阳性容器844个,布雷图指数为5.66,房屋指数为3.87,容器指数为9.89,可见相同环境开展调查,诱蚊诱卵指数是布雷图指数的1.12倍,是房屋指数的1.64倍,是容器指数的0.64倍。结论在社区登革热媒介监测中诱蚊诱卵指数和布雷图指数、房屋指数及容器指数存在正相关关系,且诱蚊诱卵指数与布雷图指数相接近。  相似文献   
992.
TaqMan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登革1、2型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特异、灵敏、快速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用于检测登革1、2型病毒核酸,并初步应用于登革热的临床标本检测。方法 根据GenBank登录的登革热毒株序列。应用生物学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别在登革病毒1型的NS5基因和2型的C基因的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对荧光定量RT—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稳定性。同时对疑似登革热病例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该方法对登革1、2型病毒的检测有高度的特异性,与登革病毒的4个血清型之间以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等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的灵敏度均达0.1TCID50,可从疑似登革热病例血清标本中直接检测登革病毒核酸,从病毒核酸提取至完成检测仅需3h左右。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是一种快速检测登革1、2型病毒特异、敏感的方法,适用于临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93.
脑梗死与脑出血apo-E基因多态性特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脑梗死与脑出血apo-E基因多态性及不同基因型的血脂水平特点。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分析脑梗死组、脑出血组及正常对照组的apo-E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不同基因型的血脂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的ε4等位基因频率(10%)高于对照组(4.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ε2等位基因型中,脑梗死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下对照组;脑出血组甘油三酯(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ε3等位基因型中,脑梗死组TC水平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TC、LDL-C水平高于脑出血组;脑梗死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脑出血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ε4等位基因型中,脑梗死组TG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ε4等位基因是脑梗死的遗传易感因子,apo-E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发病无明显相关关系,apo-E通过引起血脂代谢紊乱而增加脑梗死的发病危险。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了解1988—2004年萧山区居民交通伤害死亡的变化趋势、地区特点和疾病负担,为有关部门制定预防和控制交通伤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全死因登记监测资料,描述交通伤害死亡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并计算交通伤害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和潜在工作减寿年数(WPYLL)。结果萧山区1988—2004年交通伤害累计死亡3543人,年平均死亡率为23.15/10万,占伤害死亡的36.86%,居伤害死亡第1位;居民交通伤害死亡水平以每年3.80%的速度递增;交通伤害死亡水平与机动车数量呈正强相关;17a来交通伤害死亡平均减寿30.88人.a,20~59岁年龄段的PYLL标化率和WPYLL标化率均高于其他年龄段,是交通伤害的高危人群。结论17a来交通伤害死亡率上升明显,交通伤害是青壮年的主要死因,交通伤害导致的PYLL和WPYLL是明显的,带来了沉重疾病负担,应引起全社会特别是政府部门的重视,并针对其死亡特点,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995.
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减少护理缺陷的做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六西格玛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数据收集、统计、分析,查找原因,进行突破性改进、持续改进的一种方法。2001—2003年我院共发生护理缺陷64例,由于护理缺陷而引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为30%,为此,在2004年,我们应用了六西格玛的管理方法来降低我院护理缺陷发生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少了医疗纠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6.
湖北省城乡中小学生生活质量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了解湖北省学生生活质量的总体情况和城乡之间的差异,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湖北省城乡中小学生2036名利用《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进行生活质量测查。结果湖北省城、乡学生生活质量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活动能力、作业态度、自我概念、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维度和生理健康状况及社会功能状况2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湖北省城乡学生生活质量在许多维度和方面存在差异。在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时,应针对城乡采取不同措施。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中学生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我接纳问卷、自我效能问卷对863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中学生积极应对得分(34.34±5.87)高于消极应对得分(27.53±6.55);中学生的积极应对倾向(PC-NC)与父母良好教养方式、自我接纳、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与父母不良教养方式呈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显示,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我接纳、朋友支持、自我效能及父亲拒绝否认(F=78.16,P<0.01)。结论提高中学生的自我接纳、自我效能感,增加朋友社会支持,减少父亲“拒绝否认”的不良教养方式,有助于改善中学生应对方式,提高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及其与p38表达的关系。方法分别用HE染色、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W estern b lot)方法检测家兔假损伤组(S组)和损伤组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血管形态学改变及血管壁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平滑肌α肌动蛋白(SMα-actin)和p38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⑴内膜损伤后1 d血管中膜管腔侧、3 d管腔内表面可见增殖的VSMC,5~7 d新生内膜(NI)形成并逐渐增厚,14~35 d NI进行性增厚。各组中膜均有增殖的VSMC向腔面集聚。⑵S组动脉中膜VSMC及内皮细胞PCNA为阴性。中膜于损伤后1~14 d,NI于5~14 d PCNA阳性细胞率逐渐增加,14 d达高峰,28 d后开始逐渐减少,且NI阳性率略高于中膜。⑶S组动脉中膜SMα-actin表达为阳性,内皮细胞为阴性。SMα-actin阳性面积于损伤后1 d开始减少,3 d最为明显,5 d后开始逐渐增加,NI阳性表达略低于中膜。⑷S组动脉中膜p38较少或无表达,损伤后1~35 d呈持续高表达,以3~14 d最为明显,NI阳性表达略高于中膜。损伤后p38表达变化与PCNA表达变化呈正相关,且早于SMα-actin表达减少。结论内膜损伤后VSMC增殖能力与其表型转化密切相关,p38参与了损伤后VSMC表型转化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了解苏州市4~5岁流动人口家庭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与家庭环境关系。方法采用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自制家庭环境问卷对244名4~5岁流动人口家庭儿童和282名4—5岁常驻儿童的行为及家庭环境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流动人口家庭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常驻儿童。影响流动人口家庭儿童行为问题的因素有父母职业、婚姻状况、母亲的生育年龄、是否为亲生母亲和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收入、家庭结构、儿童健康状况、主要抚养人以及学历等。这些影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结论提示要加强流动人口家庭儿童的心理卫生宣传教育和管理,可通过改善家庭环境因素,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行为,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0.
超声组织定征(ullrasonic tissue characterization,UTC)是探讨组织声学特性与超声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创性超声检测新技术,可对声像图进行量化检测,以期达到区别不同组织、正常及异常情况以及辨别病变性质,程度的目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由于超声通过组织的传输和反射特性的复杂性,超声和组织相互作用的机制尚未十分明了,人们只能从声速,声衰减、散射、组织硬度回声强度、声学参数测量与组织成份的对照、超声显微镜等不同方面对超声组织定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