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649篇
  免费   29732篇
  国内免费   17902篇
耳鼻咽喉   3170篇
儿科学   4957篇
妇产科学   1734篇
基础医学   17511篇
口腔科学   6135篇
临床医学   35546篇
内科学   24688篇
皮肤病学   3411篇
神经病学   6361篇
特种医学   12557篇
外科学   25214篇
综合类   85867篇
现状与发展   71篇
预防医学   36251篇
眼科学   3338篇
药学   37518篇
  512篇
中国医学   32255篇
肿瘤学   13187篇
  2024年   1633篇
  2023年   4019篇
  2022年   10057篇
  2021年   12434篇
  2020年   10817篇
  2019年   5674篇
  2018年   6322篇
  2017年   8638篇
  2016年   6649篇
  2015年   12098篇
  2014年   15331篇
  2013年   19797篇
  2012年   28290篇
  2011年   29854篇
  2010年   26956篇
  2009年   24282篇
  2008年   24821篇
  2007年   23617篇
  2006年   20762篇
  2005年   16141篇
  2004年   11246篇
  2003年   9077篇
  2002年   6849篇
  2001年   6411篇
  2000年   4598篇
  1999年   1667篇
  1998年   327篇
  1997年   285篇
  1996年   282篇
  1995年   209篇
  1994年   230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25篇
  1964年   9篇
  1959年   25篇
  1958年   28篇
  1957年   27篇
  1956年   17篇
  1955年   19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胃癌前组织和胃癌中Fas基因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及胃癌中Fas基因表达状况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0例正常胃粘膜、72例慢性胃炎和53例胃癌中Fas基因的表达,并采用凋亡细胞原位检测方法对组织切片中的凋亡细胞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正常胃粘膜无Fas基因表达。Fas mRNA在肠化生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5.00%,显著高于萎缩性胃炎(37.50%,P<0.01)和胃癌(52.83%,P<0.05)。Fas蛋白在肠化生组织中的表达率为80.56%,显著高于萎缩性胃炎(37.50%,P<0.01)、异型增生(55.00%,P<0.05)和胃癌(45.28%,P<0.01)。X^2检验表明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凋亡细胞原位检测结果显示,Fas蛋白表达阳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和胃癌组织中的凋亡细胞指数显著高于Fas蛋白阴性组(P<0.05及P<0.01),Fas蛋白表达状态与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r=0.393,P<0.01)。结论 Fas基因对胃癌前组织及胃癌细胞凋亡具有促进性调控作用,细胞凋亡调控异常在胃癌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 Fas表达和凋亡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活化诱导细胞死亡(Activation-inducedcelldealth,AICD)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分离30例乙型肝炎患者和12例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Fas的表达;分离20例乙型肝炎病人和10例健康献血员PBMC,在PHA-P的刺激下短期培养,采用PI染色法,经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的凋亡。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PBMCFas表达率[(53.31±14.53)%]高于正常对照组PBMCFas表达率[(39.32±11.28)%,P<0.05]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PBMCFas表达率[(37.93±15.89)%,P<0.01]。慢性乙型肝炎组PBMC凋亡率[(30.57±13.43)%]高于正常对照组PBMC凋亡率[(11.45±5.27)%,P<0.01]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PBMC凋亡率[(13.59±6.44)%,P<0.01];HBeAg(+)组PBMC凋亡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BMC凋亡率[(29.50±12.25)%vs(11.45±5.27)%,P<0.01]。结论HBV感染能诱导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淋巴细胞Fas表达增加,通过Fas/FasL途径使Fas+淋巴细胞发生AICD,这可能是形成HBV慢性感染免疫耐受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63.
三味中药配伍应用对改善烫伤小鼠受损免疫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对烫伤小鼠受损免疫功能具有调理作用的单味中草药 ,经过配伍应用后的协同作用。方法 采用 1 .0 3 4× 1 0 5 Pa的蒸气烫伤 1 0s ,烫伤面积 1 6% ,深度为Ⅲ度的致伤模型烫伤动物。通过观察MΦ的吞噬功能、枯否细胞清除能力、MΦ抗原提呈功能、血清TNF量、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IL 2产生能力、小鼠抗体产生能力、PMNH2 O2 释放量及PMN溶菌酶释放量、血清补体的趋化作用和聚集作用等指标 ,籍以了解单味中药与配伍中药对烧 (烫 )伤小鼠受损免疫功能的调理作用。结果 单味中药三七(PP) ,金银花 (LJ)和虎杖 (PC)对小鼠受损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PC +LJ、PP +PC、PP +LJ等二味配伍的中药 ,除少数指标外 ,均比单味药的作用好。而PP +LJ+PC三味配伍药的调理作用 ,比单味药和二味配伍药的调理作用更佳。结论 单味中药经配伍应用后对烧 (烫 )伤小鼠严重受损的免疫系统功能 ,具有比单味药更好的协同调理作用。  相似文献   
964.
目的 探讨探针浓度对压电传感器基因杂交效应的影响。方法 9种浓度的探针与同一浓度的靶序列在压电传感器阵列上进行杂交,计算机采集并分析传感器频率数据,比较各探针浓度下固定前后频率差,杂交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杂交前后频率差,同时,根据较低浓度数据得出的杂交动力学参数。计算各浓度下的频率变化理论值。结果 随探针浓度增加,固定引起的频率变化值逐渐增加,杂交时间有缩短趋势,杂交前后的频率差值在探针浓度较低(1nmol/L-0.5μmol/L)时逐渐增大,而探;针浓度较高(1.0-3.5μmol/L)时反而减小,高浓度时杂交前后频率变化理论值与实际值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在石英晶体传感器阵列上,基因杂交效率随探针浓度增加而增大,但探针浓度过高反而抑制杂交,其原因可能主要在于探针之间的空间构象关系和静电排斥。  相似文献   
965.
一片8Xc196Mc单片机的便携式多参数监护仪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制一种便携式多参数生命指征监护仪。方法 以一片 8Xc1 96Mc单片机和一个高分辨率 (6 40× 2 0 0 )的液晶显示器 (LCD)为基础 ,采用信号检测和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心电、血压、呼吸频率、体温 4个生理参数的实时检测和显示。结果 本系统可动态实时显示所采集的心电波形和其它的参数 ,以及所检测参数 2 4h的趋势图 ,并可通过RS2 32接口与PC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结论 该仪器小型轻便 ,使用灵活 ,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6.
涤纶基醋纤膜由于有一层固体的片基 ,使得操作起来比普通醋纤膜更加方便 ,但影响因素也很多 ,除了电泳缓冲液的浓度、pH、电流、电压外 ,浸泡膜缓冲液的pH以及膜的浸泡程度也对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  按照常规方法对一病人标本用pH 8.6TEB缓冲液进行Hb电泳 ,得到结果为 :HbA2 3 .7% ,HbA 66.3 % ,并出现一快动带占3 0 .0 % ,见图 1,为了鉴定快动带的性质 ,使用pH 6.5的磷酸盐缓冲液电泳 ,结果在点样点的正极侧出现多条带 (图 2泳道 2、3 ) ,这与文献 [1]报道明显不符。由于除HbH等电点为 5 .6外 ,其…  相似文献   
967.
患者女 ,2 4岁 ,妊娠临产 ,因胎膜早破、妊高症伴前置胎盘行剖腹产术。术后第 4天 ,病人开始畏寒、发烧 ,体温 3 8℃。实验室检查 :WBC 10 .3× 10 9/L、N 0 .9,L 0 .10。阴道见浅红色恶露 ,有臭味。患者述切口疼痛 ,切口中央处可见一 3cm× 3cm硬块 ,压痛明显。切口愈合差 ,伴有分泌物。无菌法取阴道及切口分泌物做细菌培养 ,均分离出紫色色杆菌 ,患者经抗炎及其他对症治疗 ,痊愈出院。  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将阴道及切口分泌物同时接种血琼脂平板 ,经 3 5℃、2 4h培养 ,均长出紫色、圆形、略凸起 ,光滑、湿润、有 β溶…  相似文献   
968.
压电基因传感器阵列的初步构建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5  
目的 初步构建适于临床基因检测的新方法即压电基因传感器阵列。方法 制作 2× 5型基因传感器阵列 ,在阵列各检测池的银膜上通过巯基修饰法固定合成大肠杆菌肠毒素基因探针 ,而后与各靶序列进行杂交 ,以自制集成电路及电脑软件对频率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结果  12h内 ,气相对照检测池频率变化± 2Hz ,液相对照检测池频率变化± 4Hz ;基因探针固定后频率下降 ( 4 8± 5 )Hz ;与完全配对的靶序列杂交 ,0 .5h达到稳定状态 ,并使频率下降 ( 4 3± 5 )Hz ;与有 1~ 2个碱基错配的序列杂交 ,频率下降仅分别为 ( 2 1± 5 )、( 7± 5 )Hz ,与 3个碱基错配的序列及不相关序列杂交 ,频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初步构建的基因传感器阵列有很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 ,敏感性尚待进行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69.
直接法与统计法测试松质骨孔隙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松质骨孔隙率的测试方法。方法 对15根猪胫骨分别采用“直接法”与“统计法”测试松质骨孔隙率或其表观密度和材料密度。结果 (1)孔隙率与表观密度呈非常显著负相关,而与材料密度相关不显著;(2)孔隙率沿轴向靠近密质量骨逐渐减小,而沿横向基本不变;(3)统计法可测出松质骨各个层面的孔隙率大小。结论 直接法和统计法均能检测松质骨孔隙率,但统计法较直接法更能反映孔隙率的分布与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70.
EGF、bFGF对兔自体穿透角膜移植伤口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自体家兔穿透性角膜移植(PKP)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利用家兔自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采用测量伤口愈合强度、液闪计数、AgNORs染色、VG染色和电镜等方法,观察家兔PKP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1)EGF、bFGF、EGF bFGF点眼均能增加伤口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力和∧3H-TdR的掺入率。(2)bFGF和EGF bFGF点眼能刺激伤口处成纤维细胞及其所分泌的胶原纤维呈比较规则的排列。结论 (1)EGF、bFGF、EGF bFGF点眼均能增加PKP术后伤口愈合的强度,增加伤口愈合时DNA的合成。(2)术后14d以后EGF和bFGF联合点眼对伤口愈合的促进作用仅相当于单独用bFGF点眼的水平。(3)bFGF能提高PKP术后伤口愈合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