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8045篇 |
免费 | 33126篇 |
国内免费 | 1730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186篇 |
儿科学 | 4958篇 |
妇产科学 | 1738篇 |
基础医学 | 18645篇 |
口腔科学 | 6430篇 |
临床医学 | 36128篇 |
内科学 | 24988篇 |
皮肤病学 | 3478篇 |
神经病学 | 6435篇 |
特种医学 | 12666篇 |
外科学 | 25435篇 |
综合类 | 87913篇 |
现状与发展 | 71篇 |
预防医学 | 37035篇 |
眼科学 | 3351篇 |
药学 | 37762篇 |
520篇 | |
中国医学 | 34359篇 |
肿瘤学 | 1337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4篇 |
2024年 | 4642篇 |
2023年 | 5260篇 |
2022年 | 10885篇 |
2021年 | 13040篇 |
2020年 | 11417篇 |
2019年 | 6463篇 |
2018年 | 6568篇 |
2017年 | 8829篇 |
2016年 | 6820篇 |
2015年 | 12194篇 |
2014年 | 15433篇 |
2013年 | 19923篇 |
2012年 | 28305篇 |
2011年 | 29897篇 |
2010年 | 26977篇 |
2009年 | 24311篇 |
2008年 | 24839篇 |
2007年 | 23641篇 |
2006年 | 20759篇 |
2005年 | 16136篇 |
2004年 | 11243篇 |
2003年 | 9072篇 |
2002年 | 6849篇 |
2001年 | 6412篇 |
2000年 | 4595篇 |
1999年 | 1666篇 |
1998年 | 327篇 |
1997年 | 285篇 |
1996年 | 282篇 |
1995年 | 209篇 |
1994年 | 230篇 |
1993年 | 123篇 |
1992年 | 103篇 |
1991年 | 103篇 |
1990年 | 79篇 |
1989年 | 59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56篇 |
1986年 | 43篇 |
1985年 | 47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34篇 |
1982年 | 25篇 |
1964年 | 9篇 |
1959年 | 25篇 |
1958年 | 28篇 |
1957年 | 27篇 |
1956年 | 17篇 |
1955年 | 1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超燃冲压发动机扩张型燃烧室中,对凹腔内局部补氧的点火强化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高速摄影手段研究了不同的补氧方式对凹腔内火焰分布特征和燃烧强度的影响,并针对并联双凹腔燃烧室构型,研究了在单侧凹腔补氧条件下向异侧凹腔的火焰传播过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凹腔内补氧的方式能调节凹腔内的燃料浓度分布、改善凹腔内的燃烧过程,控制燃烧放热强度;稳态燃烧情况下,观察到凹腔驻留火焰的两种存在特征,分别表现为:由回流区热量反馈机制作用下的凹腔局部驻留火焰和燃烧室全局压力反馈影响下的凹腔剪切层火焰。只有在单侧凹腔燃烧建立了全局压力反馈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凹腔火焰的异侧传播。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比较全麻与腰麻剖宫产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疗效。方法实施剖宫产(cesarean section,CS)并且愿意接受术后镇痛的产妇120例,分为全麻组与腰麻组各60例,术毕均接静脉电子镇痛泵。观察两组48 h内各随访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泵使用时间、按压次数(D1)、实际进入次数(D2)及产妇满意度评分。结果在术后1~2、4、16及24 h时间点,腰麻组的VAS评分、D1/D2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镇痛泵使用时间长于全麻组(P<0.05),产妇满意度高于全麻组(P<0.05)。结论腰麻后PCIA效果优于全麻,麻醉方式的选择可能会给患者术后镇痛带来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探讨适用于重症急性脑卒中昏迷伴舌后坠、颅内压增高患者的胃管置入方法。方法将90例重症急性脑卒中昏迷患者分为3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侧卧位徒手开放气道法,对照1组采用侧卧位置管法,对照2组采用侧卧位拉舌法,比较3组患者1次置管成功情况、不良反应程度和舌损伤情况。结果1次置管成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1组(P<0.01),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程度,观察组低于对照2组(P<0.01),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舌损伤情况,观察组低于对照2组(P<0.05),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位徒手气道开放置胃管法,用于重症脑卒中昏迷伴舌后坠、颅内压增高患者,成功率高、刺激小、损伤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槌果藤软膏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疗效及其抗炎、止痒等作用。方法:观察计数小鼠尾部给药后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情况;计数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阴道基底细胞有丝分裂数,并换算成有丝分裂指数;观察记录右旋糖苷致小鼠瘙痒次数及瘙痒持续时间;测定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程度;测定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炎性渗出。结果:槌果藤软膏对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的形成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明显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能明显缓解右旋糖苷引起的小鼠瘙痒;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程度并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结论:槌果藤软膏对小鼠银屑病模型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并具有抗炎、止痒等作用。 相似文献
996.
997.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在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分析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47例胰岛素瘤患者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比较两种影像学方法对胰岛素瘤定位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常规超声诊断胰岛素瘤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为27.7%;超声造影诊断胰岛素瘤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1.5%、84.3%;两种影像学技术对胰岛素瘤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000).结论 在胰岛素瘤的术前定位诊断中,超声造影较常规超声定位更准确,在术前定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Radix Rhapontici water extract (RRWE) on the damag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induced by tert-butyl hydroperoxide (TBHP) in vitro. METHODS The cellular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treating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with TBHP, and randomly assigned to 4 groups:the control, TBHP, low and high-dose RRWE groups. Cell viability was tested by MTT assay, the levels of reduced glutathione (GSH), malondialdehyde (MDA),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were measured by colorimetric method, th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apoptosis, and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s were observed by fluorescent staining, and the protein expressions of NF-??B, JNK, Bax, Bcl-2 and caspase-3 were determined with Western blotting method. RESULTS Pretreatment with RRW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cell viabilities, reduced ROS levels, decreased MDA formation, increased the GSH contents and SOD activities, elevated the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s, down-regulated the p-JNK and p-NF-??B levels, reduced Bax/Bcl-2 ratios, suppressed caspase-3 activation, and inhibited cell apoptosi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CONCLUSION RRWE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on the damag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induced by TBHP in vitro, and suppresses the cell apoptosis maybe through inhibiting JNK and NF-??B activation. 相似文献
999.
以苯乙烯单封端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St-PNIPAAm)大分子单体为反应性分散稳定剂,使之与丙烯腈(AN)和少量苯乙烯(St)在醇/水混合介质中进行三元分散共聚反应,制得了以聚苯乙烯(PS)为核,表面接枝PNIPAAm的聚合物微球(PNIPAAm-g-PAN/PS).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证实:所得聚合物微球的粒径和表面凸起均一,形态结构规整,其粒径和形态可通过改变聚合反应条件加以控制.以典型配方的聚合物微球为媒介,AgNO3为金属源,乙醇为还原剂,在90 ℃下使Ag纳米粒子原位负载在PNIPAAm-g-PAN/PS聚合物微球表面.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光谱(UV)及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表面负载Ag纳米粒子的聚合物微球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g纳米粒子在特殊形态聚合物微球表面负载均匀,通过改变银离子的用量可将Ag纳米粒子的大小控制在3~32 nm范围内,最小平均粒径约为6 nm. 相似文献
1000.
超声医学年轻医生教育培训亟待转型和加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超声医学的飞速发展和就诊模式的改变,以及无创伤性、可重复性等优势,临床医生及患者对超声的需求急剧增加,超声检查已成为临床常规检查方法之一。但是超声医生培养模式已远远跟不上时代需要,因此迫切需要转型和加强。本文根据多年来培养研究生、住院医生、社区医生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本院关于住院医师医学影像专业培训计划,制定超声医生超声医学科一、三、五年轮转规划,实施以年轻超声医师为中心的超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