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242篇
  免费   29769篇
  国内免费   17944篇
耳鼻咽喉   3176篇
儿科学   4963篇
妇产科学   1745篇
基础医学   17555篇
口腔科学   6139篇
临床医学   35655篇
内科学   24716篇
皮肤病学   3426篇
神经病学   6365篇
特种医学   12566篇
外科学   25278篇
综合类   85991篇
现状与发展   71篇
预防医学   36323篇
眼科学   3341篇
药学   37592篇
  513篇
中国医学   32341篇
肿瘤学   13199篇
  2024年   1635篇
  2023年   4020篇
  2022年   10062篇
  2021年   12444篇
  2020年   10826篇
  2019年   5687篇
  2018年   6326篇
  2017年   8650篇
  2016年   6666篇
  2015年   12107篇
  2014年   15361篇
  2013年   19834篇
  2012年   28342篇
  2011年   29924篇
  2010年   27003篇
  2009年   24351篇
  2008年   24885篇
  2007年   23684篇
  2006年   20812篇
  2005年   16179篇
  2004年   11265篇
  2003年   9092篇
  2002年   6859篇
  2001年   6421篇
  2000年   4601篇
  1999年   1668篇
  1998年   327篇
  1997年   285篇
  1996年   282篇
  1995年   209篇
  1994年   232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25篇
  1964年   9篇
  1959年   25篇
  1958年   28篇
  1957年   27篇
  1956年   17篇
  1955年   19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51.
目的:探讨五味子酚(Sal)对大鼠嗜中性白细胞(Neu)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Sal 1,10,100μmol·L~(-1)剂量依赖性抑制Neu功能,Sal 100μmol·L~(-1)使Neu表面伪足和皱褶消失,并可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细胞内cAMP水平.结论:Sal可通过影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MP水平及细胞表面形态抑制Neu的功能.  相似文献   
52.
硝基胍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硝基胍的毒性进行研究,为制订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包括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毒性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硝基胍大鼠经口LD50为8 066 mg/kg,小鼠经口LD50为10 044 mg/kg,蓄积系数大于5.3.亚慢性毒性试验中,高剂量组雄性大鼠在染毒第3周和第8周,体重有明显的负增长(P<0.05);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睾丸脏器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结果显示,中、高剂量组大鼠红细胞受体花环率分别为10.00±2.37和7.50±2.6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其余各项指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硝基胍属于微毒级毒物,轻度蓄积,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PUVA治疗诱导皮肤线粒体DNA 4977 bp缺失突变累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4977bp缺失突变与皮肤光老化之间的关系,采用三条引物PCR的方法检测长波紫外线光化学疗法(PUVA)治疗的银屑病患者背部非皮损区皮肤mtDNA4977bp缺失突变的累积。结果发现,在PUVA治疗期间3~21天、治疗后1~6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以上的各组活检标本中,发生4977bp缺失突变的mtDNA占总mtDNA比例分别为0.06,0.12和0.19,和未经PUVA治疗的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线粒体DNA4977bp缺失突变累积与皮肤光老化密切相关,可能作为衡量皮肤紫外线损伤程度的分子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54.
外伤后迟发颅内血肿是指伤后初次头颅CT检查时未发现颅内血肿,而于1~3 d后再次检查时发现者.  相似文献   
55.
利用石英弹簧称重法测定了308.15K时乙醇和苯在含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和端羟基聚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HTBN)的嵌段共聚聚氨酯膜中的吸收动力学曲线。结合吸收-络合吸附双模式传递模型,研究了聚氨酯膜的微相分离程度、软硬段的比例和组成以及软段分子量等因素对溶剂在膜中溶解和传递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目的 了解广州市医院洁净手术室的空气净化状况和存在问题.方法 于2006年1-10月抽取广州市5家大中型医院的18间洁净手术室,进行空气悬浮粒子、浮游菌和相关技术指标现场静态检测.按GB/T 16292-1996《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GB/T 16293-1996《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和GB/T 18204-2000《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标准方法》进行采样,按GB 503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标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8间洁净手术室其静态悬浮粒子、浮游菌指标合格率为100%;其中空气悬浮粒子数与浮游菌浓度具有相关性,0.5和5.0μm粒径悬浮粒子数与浮游菌浓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06(P<0.01)和0.074(P<0.01).相关技术指标中静压差、照度、相对湿度、温度、噪声、风速、换气次数等技术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100%,94.4%,88.9%,83.3%,83.3%,33.3%,38.5%.结论 广州市大中型医院的洁净手术室的主要洁净指标合格率较高.但在建设洁净手术室和日常使用维护中存在忽视相关技术指标的情况.  相似文献   
57.
MHC—I类抗原加工途径异常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武 《中国肿瘤》2003,12(3):160-163
随着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MHC-I类抗原呈递细节已逐渐明晰,全面认识肿瘤细胞MHC-I类相关抗原加工途径缺陷或改变与肿瘤生物学及肿瘤临床的关系,将有助于肿瘤的诊治和预防。  相似文献   
58.
目的 通过循证医学方法研究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川崎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检索国内外5种大型专业数据库,筛选出随机或半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再人工筛查确定适宜文献.通过Meta分析,比较激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在退热时间和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初筛得到443篇文献.经过人工检索,8篇文献符合要求而被纳入标准.其中,3篇文献共有49例川崎病患儿接受甲基强的松龙治疗,5篇文献共有406例患儿接受强的松治疗.对照组共有33例接受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435例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各组间患儿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显著意义.①甲基强的松龙组(3篇文献):24例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对照组18例发生,两组病变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在退热方面,1篇文献显示甲基强的松龙组发热时间明显较丙种球蛋白组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2篇文献显示差异无显著意义.②强的松组(8篇文献):28例发生冠状动脉瘤,阿司匹林对照组11例发生,3篇文献提示强的松组冠状动脉瘤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强的松组76例发生冠状动脉扩张,对照组75例发生,3篇文献提示强的松组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篇文献提示强的松组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目前的研究资料显示,激素治疗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在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方面尚无差异或增高.在缩短热程上两者差异也不显著.尚可进一步通过更大数量病例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本结果.目前治疗川崎病不主张单独应用激素.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评价Manning标准诊断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真实性。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499例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1.随着Manning标准中结合指标数的增多,IBS组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及溃疡性结肠炎组鉴别的灵敏度及其95%CI明显下降,特异度及其95%CI明显上升,同时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也明显上升。2.符合Manning标准中二项以上结合指标,IBS组就具有较好与健康对照组鉴别的灵敏度及其95%CI、特异度及其95%CI。结论 Manning标准中需要3项以上结合指标可较好地使IBS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或溃疡性结肠炎鉴别;2项以上结合指标可较好地使IBS与健康人鉴别。  相似文献   
60.
23例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自1980年1月~1998年6月,收治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23例,对其临床病理、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全部病例采用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放疗和/或化疗者18例。56.5%的病例肌层浸润深度超过l/2肌层(13/23),56.5%有子宫外扩散(13/23),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率为54.5%(6/11),几乎缺乏雌、孕激素受体,预后差,随访期内13例死亡。结论: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普通的子宫内膜癌明显不同,合理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