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3384篇 |
免费 | 29750篇 |
国内免费 | 1792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174篇 |
儿科学 | 4959篇 |
妇产科学 | 1735篇 |
基础医学 | 17581篇 |
口腔科学 | 6137篇 |
临床医学 | 35615篇 |
内科学 | 24757篇 |
皮肤病学 | 3422篇 |
神经病学 | 6374篇 |
特种医学 | 12572篇 |
外科学 | 25288篇 |
综合类 | 85978篇 |
现状与发展 | 71篇 |
一般理论 | 1篇 |
预防医学 | 36292篇 |
眼科学 | 3343篇 |
药学 | 37555篇 |
518篇 | |
中国医学 | 32467篇 |
肿瘤学 | 132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34篇 |
2023年 | 4028篇 |
2022年 | 10078篇 |
2021年 | 12452篇 |
2020年 | 10872篇 |
2019年 | 5868篇 |
2018年 | 6335篇 |
2017年 | 8648篇 |
2016年 | 6659篇 |
2015年 | 12114篇 |
2014年 | 15345篇 |
2013年 | 19819篇 |
2012年 | 28324篇 |
2011年 | 29880篇 |
2010年 | 26977篇 |
2009年 | 24300篇 |
2008年 | 24849篇 |
2007年 | 23633篇 |
2006年 | 20777篇 |
2005年 | 16156篇 |
2004年 | 11253篇 |
2003年 | 9099篇 |
2002年 | 6871篇 |
2001年 | 6431篇 |
2000年 | 4616篇 |
1999年 | 1688篇 |
1998年 | 351篇 |
1997年 | 303篇 |
1996年 | 293篇 |
1995年 | 214篇 |
1994年 | 241篇 |
1993年 | 133篇 |
1992年 | 111篇 |
1991年 | 107篇 |
1990年 | 84篇 |
1989年 | 62篇 |
1988年 | 38篇 |
1987年 | 63篇 |
1986年 | 45篇 |
1985年 | 47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34篇 |
1982年 | 25篇 |
1964年 | 9篇 |
1959年 | 25篇 |
1958年 | 28篇 |
1957年 | 27篇 |
1956年 | 17篇 |
1955年 | 19篇 |
195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腹腔多次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对巴马小型猪糖尿病胰腺病理学及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糖尿病相关研究提供安全稳定的动物模型。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巴马小型猪12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6)和糖尿病模型组(n=6)。糖尿病模型组腹腔注射STZ,第一次腹腔注射STZ 75 mg/kg,1周后第二次腹腔注射STZ 150 mg/kg,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柠檬酸钠溶液,动态监测2组小型猪空腹血糖;实验结束后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及胰腺组织病理学检查、胰岛β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 ①糖尿病模型组所有小型猪均造模成功,成模后均表现多尿、多饮、多食及体质量减轻“三多一少”的症状;②自链脲佐菌素给药后13 d开始,糖尿病模型组空腹血糖明显升高并稳定在(7.6~17.1)mmol/L水平;③造模成功1周后,糖尿病模型组OGTT各时点血糖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RT各时点胰岛素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④糖尿病模型组胰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胰岛细胞团及胰岛β细胞数目明显减少;⑤胰岛β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提示,糖尿病模型组胰岛中胰岛素染色阳性面积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0.68±2.78)% vs (43.63±2.83)%, P<0.01]。结论 采用腹腔多次注射STZ可成功构建巴马小型猪1型糖尿病(T1DM)模型,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模率高、安全性强,是比较理想的制备小型猪T1DM模型的造模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探讨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FSHD)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诊断方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改变镁离子终浓度、PCR扩增中退火温度、退火时间或延伸时间、RNaseH酶用量和活性等,确定FQ-PCR诊断FSHD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退火温度55℃、时间20s、镁离子终浓度5.OmM、RNaseH酶用量IOOU、RNaseH酶在95℃下灭活8min为最佳反应条件,其中RNaseH的活性选择对FSHD诊断的特异性影响较大。结论通过降低RNaseH酶的活性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最终确立了FSHD的FQ-PCR基因诊断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索主动脉瓣膜重度狭窄行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入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法选择1例主动脉瓣膜重度狭窄行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入治疗的患者,组成多学科协作手术团队,术前充分评估,术中严密监测,术后安全监护(CCU)及康复,定期随访.结果本例手术成功,无处置及护理不当并发症;随访12个月,患者活动后胸闷症状明显缓解,活动耐力逐步提升,生存质量提高.结论利用团队优势,做好围手术期管理,可以顺利完成手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了解吉林省农村寄宿中学生生长发育状况。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吉林省某农村寄宿中学生中抽取13~18岁学生127名,对其生长发育指标(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三头肌部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胸围、腰围、臀围)进行调查,并计算体重指数、腰臀比。结果在身高、体重、上臂围、胸围、腰围、臀围方面,男女生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被调查对象青春期生长有突增的现象。结论吉林省农村寄宿中学生的生长发育指标随年龄增加呈增长的趋势,符合一般生长发育的规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a(PDGFR-a)在骨肉瘤发病中的表达及与骨肉瘤临床病理、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60例骨肉瘤和10例骨瘤(对照组)中PDGFR-a的表达情况,分析PDGFR-a的表达与骨肉瘤病理分型、临床分型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①PDGFR-a表达与病理分型无明显相关性,但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②PDGFR-a在骨肉瘤中表达阳性率为61.7%(37/6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PDGFR-a高表达组的术后生存时间显著低于PDGFR-a低表达组;④PDGFR-a表达高的易局部复发。结论:PDGFR-a在骨肉瘤中的表达与骨肉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对评价患者的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腭扁桃体、外周血中记忆B细胞表达及腭扁桃体切除后外周血记忆B细胞表达的变化,了解腭扁桃体在IgA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IgAN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8例经临床和肾脏病理检查确诊为IgAN的患者腭扁桃体及外周血作为观察组,将27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腭扁桃体及10例正常健康者外周血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记忆B细胞在腭扁桃体及外周血B细胞的表达,并分析IgAN患者腭扁桃体切除前、后外周血记忆B细胞的变化。结果:记忆B细胞在IgAN患者腭扁桃体及外周血高表达,分别为5.72%±5.26%和4.92%±5.10%;腭扁桃体切除前、后外周血中记忆B细胞表达百分率分别为4.92%±5.10%和1.10%±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腭扁桃体切除后外周血记忆B细胞表达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记忆B细胞表达的高低为IgAN的临床进展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7.
高盐负荷后血压显著升高;高盐饮食后,SS组血浆vWF水平显著升高,血、尿NO含量显著减少,而SR组在盐负荷前后变化不著;血浆ET-1在盐负荷前后SS组与SR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部分血压正常个体表现为血压盐敏感性且存在显著的血压昼夜节律性改变;血压正常盐敏感者在高盐负荷时血浆vWF显著升高而血、尿NO含量显著减少,提示血压正常盐敏感者存在高盐介导的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998.
融合基因GM-CSF-BZLF1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EB病毒即刻早期基因(BZLF1)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获得GM-CSF和BZLF1编码序列的cDNA,应用剪接式重叠延伸(SOE)技术将两段基因通过多肽接头(Gly4Ser)3的DNA序列进行连接,构建融合基因GM-CSF-BZLF1。将融合基因GM-CSF-BZLF1定向亚克隆至pAdTrack-CMV质粒,在原核细胞E.coliBJ5183中完成穿梭质粒与骨架质粒pAdEasy-1的同源重组,构建融合基因GM-CSF-BZLF1真核表达载体pAd-GM-CSF-BZLF1。将真核表达载体pAd-GM-CSF-BZLF1转染293细胞,获得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vAd-GM-CSF-BZLF1。RT-PCR鉴定感染重组腺病毒的293细胞中GM-CSF-BZLF1基因的表达。结果 GM-CSF-BZLF1基因插入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的预期位置,且插入序列完全正确;感染重组腺病毒vAd-GM-CSF-BZLF1的293细胞中检测到融合基因GM-CSF-BZLF1的转录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了融合基因GM-CSF-BZLF1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为进一步探讨GM-CSF-BZLF1的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9年10月采用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治疗22例多节段(连续3个或4个节段)病变的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术前X线片及MRI示均有不同程度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颈髓受压.分析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6个月时的JOA评分改变.结果 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术后6个月随访时JOA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植骨融合率为100%,所有患者的颈椎畸形矫正后曲度明显恢复,有些恢复正常.按照Odom's临床效果分级进行评价,优18例,良3例.无植骨块延期融合、内置物下沉或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3)和顺铂(DDP)联合应用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建立MCF-7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s2O3组、DDP组、As2O3 DDP组(联合组).分别测量裸鼠体质量、瘤质量及瘤体积,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移植瘤组织的超微结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果 在瘤质量及瘤体积方面,联合组与As:O,组、DDP组比较显著减小.电镜下联合组肿瘤细胞内可见典型的凋亡表现:核碎裂,染色质浓缩、边集.RT-PCR结果显示:联合组与As2O3,组、DDP组比较Survivin mRNA条带强度显著减小.结论 As2O3与DDP联合应用对MCF-7裸鼠移植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Survivin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