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845篇
  免费   30048篇
  国内免费   17512篇
耳鼻咽喉   3169篇
儿科学   4965篇
妇产科学   1740篇
基础医学   17519篇
口腔科学   6141篇
临床医学   35522篇
内科学   24684篇
皮肤病学   3417篇
神经病学   6367篇
特种医学   12549篇
外科学   25193篇
综合类   85862篇
现状与发展   71篇
预防医学   34922篇
眼科学   3338篇
药学   37249篇
  506篇
中国医学   32068篇
肿瘤学   13123篇
  2024年   1228篇
  2023年   3874篇
  2022年   9880篇
  2021年   12220篇
  2020年   10524篇
  2019年   5515篇
  2018年   6196篇
  2017年   8553篇
  2016年   6518篇
  2015年   12014篇
  2014年   15292篇
  2013年   19745篇
  2012年   28288篇
  2011年   29864篇
  2010年   26945篇
  2009年   24251篇
  2008年   24808篇
  2007年   23643篇
  2006年   20787篇
  2005年   16157篇
  2004年   11254篇
  2003年   9092篇
  2002年   6821篇
  2001年   6417篇
  2000年   4603篇
  1999年   1669篇
  1998年   327篇
  1997年   286篇
  1996年   282篇
  1995年   210篇
  1994年   232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25篇
  1964年   9篇
  1959年   25篇
  1958年   28篇
  1957年   27篇
  1956年   17篇
  1955年   19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砧骨发育不良的CT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砧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 (multi planarreformation ,MPR)技术和各种类型砧骨发育不良的CT特征。方法 :对 5 0例无耳症状、体征的志愿者行平行枕眶线扫描 ,应用轴位图像行以下多方位的MPR :①冠状位 ;②矢状位 ;③砧骨长轴位层面 ;④砧骨、锤骨同层显示层面。比较轴位和前三种位置整体显示砧骨形态的能力。在砧骨长轴位图像上测量砧骨的长度。异常组 ,砧骨发育异常 5 4例 86耳 ,2 7例行听骨链重建术。全部病例经电测听检查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传导性耳聋。结果 :正常组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均未能显示砧骨长轴位整体形态 ,砧骨长轴位MPR图像均直观显示了砧骨长轴整体形态。锤骨与砧骨长轴在同一层面显示 13例 ,2 2耳 ,在不同层面分别显示 37例 ,78耳。在砧骨长轴位MPR图像上 ,测量砧骨的长度为 6 .8mm± 0 .5mm。异常组 5 4例 ,砧骨长脚缺如 2 5例 ;砧骨长脚被软组织取代 9例 ,砧骨与镫骨之间的“L”型夹角消失 2 0例 ,其中 ,砧骨长脚与鼓室壁粘连 2例。结论 :利用MPR技术可得到与砧骨长轴层面平行的重组图像 ,可较完整的显示砧骨的大小、形态 ,准确评价砧骨的各种畸形和病变 ,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2.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 p5 3基因第 4~ 8外显子的突变规律及其意义。 方法 取瘢痕患者手术切除的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标本各 12例 ,并设患者自身正常皮肤标本及血标本为对照。体外分离、培养上述组织标本的成纤维细胞。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PCR SSCP)分析方法和基因测序法 ,检测各种组织成纤维细胞中p5 3基因的突变情况。  结果  12例瘢痕疙瘩标本中有 9例p5 3基因外显子 4、5、6、7出现点突变和移码突变 ,增生性瘢痕标本、正常皮肤标本及血标本中均未检出突变。 结论 p5 3基因突变是瘢痕疙瘩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93.
木黄酮对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木黄酮(genistein)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用噻唑蓝染色法检测genistein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解析,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分裂;应用RT-PCR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WT1 mRNA表达.结果:Genistein浓度分别为2~30μg/ml作用K562细胞72 h,细胞增殖呈浓度依赖性受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IC50=11.4μg/ml;细胞周期解析发现,浓度为30μg/ml的genistein作用K562细胞12 h,引起了明显的G2/M期阻滞,24 h后G2/M期细胞增至93%;细胞分裂指数与对照组比没有明显差别;30μg/ml genistein作用K562细胞24 h,3 h起WT1 mRNA表达开始降低,24 h时降至对照的30%.结论:genistein抑制K562细胞增殖,诱导G2期或M早期阻滞及下调WT1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大鼠肝脏低温保存及常温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不同保存液中嘌呤核苷磷酸酶(PNP)活性的变化.方法:将大鼠肝脏在3种不同保存液中低温保存不同时限后,用37℃Krebs-Henseleit液连续循环灌注90min,分别于不同灌注时间检测灌洗液中PNP活性的变化.结果:经过8 h的低温保存,再灌注90min后,HTK保存的肝脏中PNP明显高于UW和Celsior;经过16 h的低温保存后,再灌注60min前,HTK保存的肝脏中PNP明显高于UW和Celsior;60min后HTK和Celsior保存的肝脏中PNP明显高于UW;经过24 h的低温保存后,再灌注15min后,HTK保存的肝脏中PNP明显高于Celsior,而Celsior又明显高于UW.结论:随着低温保存和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大鼠肝脏中PNP逐渐增高且UW液的保存效果明显优于HTK和Celsior  相似文献   
995.
Objective: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hogen and the pig-to-human spread of the epidemic and infectious disease in 1998 in East China. Methods: Epidemiological survey,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pigs and patients, and pathogen isolation were performed. Results: The disease had a character of quick onset, serious symptoms, short course and high mortality.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disease were high fever, sometimes with nausea, vomiting and diarrhea, then might develop to myositis, fascitis, DIC, multiple organ failure, shock and usually died in 2-3 d. Among 25 patients, 16 manifested clinically as 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s and 9 streptococcal meningiocephalitis syndrome. The mortality was 81.25% and 11.11% respectively. Pathogenic bacteria isolated from diseased pigs and patients were found to have som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in morphology, staining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s. Conclusion: The pathogen isolated from the blood of patients and pigs were identified as streptococci.  相似文献   
996.
异烟肼、利福平治疗肺结核致肝毒性易感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N-乙酰基转移酶(NAT2)基因型与异烟肼、利福平治疗肺结核致肝毒性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67例经利福平、异烟肼治疗后发生或未发生肝功能异常的肺结核患者NAT2基因多态性的部位、性质及发生率。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857位密码子多态性分别是20.3%和7.1%,两组差异显著。结论:NAT2基因型与异烟肼和利福平所致肝毒性关系密切,其中857位密码子点突变可能是结核患者发生肝毒性的易感基因型之一。  相似文献   
997.
山东农村儿童膳食中人体锌吸收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山东农村儿童代表性膳食中锌(Zn)的人体吸收率。方法:模拟山东农村典型膳食模式,采用富集的天然低丰度稳定性同位素67Zn标记ZnCl2,使用热电离质谱法(TIMS)检测膳食和粪便中总锌含量与67Zn/68Zn比值,计算锌的真吸收率;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穴AAS雪测定膳食与粪便的总锌,计算锌的表观吸收率。同时测定影响锌吸收的因子膳食脂肪、蛋白、植酸、纤维素和维生素C(Vc)的含量,计算日平均摄入量,将其结果与我国儿童每日推荐膳食营养素摄入量(RNIs)进行比较。结果:锌的真吸收率为(12.94±3.32)%,锌的表观吸收率为(22.37±1.5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锌的平均日摄入量为11.16mg,占RNI的111.6%,高于推荐量。蛋白质和Vc的日摄入量分别为31.2g与13.3mg,占RNIs的56.73%和29.60%,低于推荐量。脂肪、植酸和膳食纤维的日摄入量较高。结论:在蛋白质和Vc的日摄入量较低,脂肪、植酸和膳食纤维的日摄入量较高的条件下,锌的真吸收率较低。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与门脉高压性腹水的关系.方法研究47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均有门脉高压),比较不同Child分级的患者其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有无差异,比较不同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患者其SAAG有无差异,研究SAAG与门脉压力升高程度的关系.结果三组不同Child分级的患者其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无差异(P>0.05).SAAG与血清白蛋白相关(r=0.478,P=0.001),SAAG与血清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无关(均P>0.05).三组不同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患者其SAAG无差异(P>0.05).SAAG与门脉压力升高的程度无关(r=-0.140,P=0.649).结论SAAG并不能完全反映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门脉压力升高的程度,SAAG与肝功能受损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以原位杂交法检测PPL13在人胎盘组织的表达情况。方法:用DIG标记的PPL13有义RNA探针及反义RNA探针与胎盘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杂交。结果:反义RNA探针杂交标本显色3h,显微镜下可见胎盘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出现棕色沉淀物,滋养层细胞中未见棕色沉淀物;而有义RNA探针杂交标本显色24h仍无棕色沉淀物出现。结论:PPL13在人胎盘内皮细胞中特异性表达.提示PPL13可能与胎盘的屏障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眼球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HR-MRI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眼球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高分辨率磁共振 (HR MRI)影像学特征 ,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明确的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 16例共计 17个病灶的位置、数目、形态、大小、MRI信号、强化情况、有无合并视网膜脱离及有无视神经和眼外侵犯等。所有病例均行HR MRI及增强扫描 ,部分病例行脂肪抑制。结果  17个病灶中的 16个呈扁丘状位于眼球内壁的后极。 15个病灶厚度 <5mm ,平均厚度为2 .9mm。病灶边缘清晰 ,T1WI上呈轻度高信号者 16个 ,T2 WI上呈等信号者 15个 ,增强扫描显著强化者有 12个。 3例合并视网膜脱离 ,在T2 WI上多呈等信号 ,T1WI上呈轻度高信号者 ,均无强化。无视神经及眼外侵犯病例。结论  94 %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HR MRI表现具有特征性 ,表现为位于眼球内壁后极的较小、基底较宽、边缘清晰的扁丘状病灶。其T1WI信号高于玻璃体 ,T2 WI信号等于玻璃体 ,增强扫描瘤体显著强化。明确其HR MRI影像学特征有助于临床与恶性葡萄膜黑色素瘤相鉴别 ,避免不必要的眼球摘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