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81篇 |
免费 | 706篇 |
国内免费 | 36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1篇 |
儿科学 | 45篇 |
妇产科学 | 44篇 |
基础医学 | 534篇 |
口腔科学 | 296篇 |
临床医学 | 838篇 |
内科学 | 650篇 |
皮肤病学 | 42篇 |
神经病学 | 181篇 |
特种医学 | 258篇 |
外科学 | 388篇 |
综合类 | 1851篇 |
预防医学 | 868篇 |
眼科学 | 67篇 |
药学 | 798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551篇 |
肿瘤学 | 2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9篇 |
2023年 | 84篇 |
2022年 | 192篇 |
2021年 | 216篇 |
2020年 | 173篇 |
2019年 | 78篇 |
2018年 | 100篇 |
2017年 | 130篇 |
2016年 | 115篇 |
2015年 | 196篇 |
2014年 | 303篇 |
2013年 | 426篇 |
2012年 | 537篇 |
2011年 | 622篇 |
2010年 | 573篇 |
2009年 | 582篇 |
2008年 | 544篇 |
2007年 | 534篇 |
2006年 | 525篇 |
2005年 | 400篇 |
2004年 | 286篇 |
2003年 | 243篇 |
2002年 | 188篇 |
2001年 | 216篇 |
2000年 | 174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4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8年 | 6篇 |
1962年 | 5篇 |
1959年 | 7篇 |
1958年 | 10篇 |
1957年 | 7篇 |
1956年 | 3篇 |
1955年 | 5篇 |
195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研究清利塞鼻洗液术腔冲洗对内镜鼻窦术后鼻黏膜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Ⅰ型2、3期及Ⅱ型慢性鼻窦患者85 例于行内镜鼻窦术后,随机分为清利塞组与对照组;冲洗术腔时清利塞组用清利塞鼻洗液,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用地塞米松+硫酸庆大霉素;观察其术腔清洁时间、术腔黏膜病变出现时间、上皮化时间以及术后症状改善及疗效等。结果:两组在术腔清洁时间及上皮化时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5,0.01<P<0.025),术腔黏膜病变出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临床疗效及术后症状、体征改善清利塞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利塞鼻洗液在内镜鼻窦手术后术腔冲洗较传统冲洗方法有显著的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23.
W. P. LING .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1934,48(9):982-1008
During the pcriod in question (1921 to igl,c,) two cascs of orbital
tumor came under observation which were proved histologically to be
cavernous hemangiomas. The history and examination of these cases
arc brieily as follows:-
CASE I. (Hosp. NO. 27590). A Chinese man aged 31 was admitted on
March Io, ig30 0n account of progressive protrusion of the right eye for abovt
two ycars associated with impairmcnt of vision. About two months before
admission infiammatory syrnpLoms appeared in the external parts oI the eyc
suggesting a severe attack of exposure keratitis. There were no other symptoms.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的解剖学,为临床内镜经蝶垂体病变手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选择10具经动脉灌注染料的成人尸体头部标本,男8具,女2具;模拟扩大经鼻-蝶窦手术入路,同时测量海绵窦内重要解剖结构与鞍底的距离。结果根据蝶窦后壁骨性结构特征将蝶窦腔分为中间腔、旁中间腔以及外侧腔等5个部分。扩大经鼻-蝶窦手术入路可清晰地显示鞍底的骨膜、硬脑膜外层、海绵窦内侧壁,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及眼神经等重要解剖结构;打开蝶骨平台可显示视神经、视交叉、垂体柄、鞍膈及视丘下部等解剖结构。蝶鞍周围结构与鞍底中线的距离分别为视神经管隆起(5.72±1.56)mm,颈内动脉管隆起(5.42±1.38)mm,鞍膈(10.01±1.46)mm,视交叉(14.96±1.42)mm,海绵窦内颈内动脉(11.02±2.06)mm,海绵窦内动眼神经(13.75±1.79)mm,海绵窦内滑车神经(15.14±1.53)mm,海绵窦内外展神经(12.68±1.52)mm。结论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手术入路可清晰地显露蝶鞍周围的解剖结构,适用于鞍旁、鞍上病变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5.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本探讨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AH)的临床发病特点、影像学特点以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连续收治的92例脑血管造影(CAG)阴性SAH,发现PNSAH21例。所有患均进行CT、全脑血管造影、MR检查,16例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所有患无意识障碍,Hunt Hess分级1~2级,CT上SAH位于中脑周围的脑池内,Fisher分级梗阻2~3级。CAG、CTA和MR均无阳性发现。采用对症治疗,无再出血、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等并发症,GOS均为优。结论PNSAH是一种预后佳且并发症低的良性SAH。首次CAG和CTA检查均正常的典型患,1月后可只行CTA省肯略CAG复查。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在后循环动脉狭窄治疗中应用药物洗脱支架的安全性和疗效性.方法 经常规造影证实椎动脉狭窄者30例,接受支架置入治疗者19例.局麻或全麻下经右股动脉以Seldinger技术置入6 F导管鞘,在相应导丝辅助下使导引导管进入锁骨下动脉或椎动脉,血管造影后沿导引导管插入0.014英寸、300 cm或205 cm导丝至狭窄远端,经此微导丝交换置入相应规格球囊扩张式CypherTM支架(10例)或TAXUSTM支架(9例).结果 19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死亡和并发症,置入支架贴壁良好,血流明显改善,狭窄远端分支血管(小脑后下动脉等)充盈明显改善,狭窄率由原来的平均87.5%降至平均5.2%.15例表现为眩晕症状的患者术后症状消失12例(80%),改善3例.表现为共济失调的6例患者术后共济运动基本正常4例,明显改善2例,表现为小脑性语言障碍的1例患者术后明显改善.完成至少1次造影随访的患者15例,经DSA证实无再狭窄发生.所有患者门诊随访,最长18个月.结论 药物洗脱支架在后循环动脉狭窄的治疗中安全、有效,在短期内能防止术后再狭窄,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需要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7.
28.
响应面法优化黄芩中黄芩苷闪式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黄芩苷闪式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HPLC测定黄芩苷含量,以黄芩苷得率为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及料液比;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分析统计学方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14倍量70%乙醇提取102 s,在此条件下得到黄芩苷的实测值达13.588%,理论值可达13.592%,两者较吻合.结论:闪式提取法是一种高效、快速提取黄芩中黄芩苷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尿液中痕量纤维蛋白肽A、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尿液中反应体内微血栓形成的特异分子标志物纤维蛋白肽A(FPA)和纤维蛋白肽B(FPB)的方法.方法 采用25 cm×50 μm涂层毛细管柱,0.1 mol/L pH2.5的磷酸缓冲液,27.58 kPa压力进样,190nm紫外检测.用比FPB多一个酪氨酸的合成肽(FPB-Tyr)作内标,加内标后的尿样用Sep-Pak C18柱预处理.结果 采用本法,尿样中的FPA、FPB和内标可在16min内得到很好的分离,三者的迁移时间分别为:7.28、14.31、15.22min;将内标和一系列浓度的FPA、FPB标准品加入空白尿样,用Sep-Pak C18柱预处理后,毛细管电泳进样分析,在FPA和FPB浓度为0-40 mg/L的范围内,用FPA(FPB)同内标的校正峰面积比值对添加的相应的FPA(FPB)浓度得到校正工作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均>0.99.未预处理的尿样中FPA、FPB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30μg/L、40μg/L(信噪比为3:1);本法FPA和FPB测定的日内、日间精密度好,平均回收率高.结论 本方法可靠,特异性好,可为开展纤维蛋白肽类及其它的痕量肽类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目的:对儿童挠尺骨远段陈旧性背移骨折,有选择性地采用手法折骨复位治疗30例。方法: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采用上下提按,左右摇摆,加大成角,折断骨折断端骨痂及松解软组织粘连,施以折顶回旋,子骨寻母骨端提夹挤手法整复骨折。结果:参照骨折疗效标准草案,优11例,良9例,尚可4例。对位欠佳切开复位6例。优良率66%,折骨复位成功率80%。结论:本法具有安全简便、痛苦少、不增加损伤、费用低廉,且能收到良好的复位要求,减少诸多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前,首选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