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87篇
  免费   5529篇
  国内免费   2890篇
耳鼻咽喉   563篇
儿科学   1080篇
妇产科学   429篇
基础医学   3428篇
口腔科学   1379篇
临床医学   7406篇
内科学   4969篇
皮肤病学   787篇
神经病学   1270篇
特种医学   1645篇
外科学   5138篇
综合类   16866篇
现状与发展   13篇
预防医学   7665篇
眼科学   630篇
药学   7777篇
  66篇
中国医学   6099篇
肿瘤学   2496篇
  2024年   237篇
  2023年   753篇
  2022年   1814篇
  2021年   2259篇
  2020年   2094篇
  2019年   984篇
  2018年   1087篇
  2017年   1604篇
  2016年   1178篇
  2015年   2180篇
  2014年   3062篇
  2013年   3860篇
  2012年   5704篇
  2011年   5925篇
  2010年   5580篇
  2009年   4935篇
  2008年   4841篇
  2007年   4663篇
  2006年   4245篇
  2005年   3394篇
  2004年   2332篇
  2003年   1924篇
  2002年   1459篇
  2001年   1370篇
  2000年   1033篇
  1999年   365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11篇
  1965年   16篇
  1963年   9篇
  1962年   10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28篇
  1957年   20篇
  1956年   14篇
  195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抗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37(IL-37)对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中Toll样受体4(TLR4)激活后下游信号核因子κB(NF-κB)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HCAEC培养3~5代后进行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IL-37干扰组、IL-37过表达组。利用脂质体转染将IL-37干扰序列加入IL-37干扰组,IL-37 DNA过表达质粒加入IL-37过表达组;孵育24 h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转染效率以确定转染成功。各组给予TLR4激活剂脂多糖(200μg/L)进行干预。Western blot检测干预24 h后ICAM-1蛋白的表达及干预30、60、120 min时磷酸化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在TLR4激活后ICAM-1蛋白表达升高,与之相比,IL-37干扰组在TLR4激活后ICAM-1蛋白明显升高(P0.05),但在IL-37过表达组中没有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IL-37干扰组TLR4激活后30、60、120 min各时间点磷酸化NF-κB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IL-37过表达组磷酸化NF-κB蛋白表达并没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 IL-37可以抑制TLR4激活HCAEC中炎症因子ICAM-1的升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磷酸化的程度。IL-37的抗炎作用可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利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实现从混装回收的诊疗器械中分离固定手术包,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法针对我院口腔诊疗器械临床使用与回收的管理特点,即在完成各类操作后,固定的手术包器械和灵活配对使用的器械混装在一个回收容器中,消毒供应中心利用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处理技术,依照固定手术包所定义的器械及数量,从混装回收的诊疗器械中分离固定手术包,并打印出包外标签,配包人员根据打印标签完成配包。结果应用该项技术,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回收清点核对工作效率,保证了配包工作的准确性,缩短了配包时间,实现了口腔诊疗器械配包标识自动化。结论该项技术的应用可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LVX)与头孢曲松配伍(CRO)甲硝唑(Met)预防及治疗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选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10月~2013年4月收治的64例急诊阑尾炎患者分别予以LVX、CRO配伍Met围手术期静脉滴注治疗,以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结果组间病患的体温、血生化指标、临床疗效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VX、CRO配伍Met及治疗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对其都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急性颅内病变所致的脑池结构变化,从可代偿空间角度更本质地反映急诊手术指征.方法 按条件筛选120例急性颅内病变患者(包括颅脑损伤、脑出血、脑缺血等),追踪CT扫描并作量化脑池结构分析,其中60例有明确传统手术指征但脑池结构清晰列为保守治疗组,相反另60例无明显颅内占位但脑池结构变化而行急诊手术治疗列为手术组.结果 按量化脑池结构分析指导决定手术的急缓,两组患者预后理想.结论 量化脑池结构分析可作为急诊手术指征的另一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动态观察Zephyr5826起搏器心房自动阈值管理(ACM)功能的开启情况、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置入Zephyr5826起搏器患者68例,于置入术后第1,7天及1,2,3,6个月时随访程控,观察ACM功能的开启情况,手工测试心房起搏阈值并与ACM功能测定的值进行比较。结果 68例均完成随访。随访期内35例(51.50%)成功开启ACM功能,其中术后第1,7天及1,2,3个月时开启例数分别为14例(20.6%)、21例(30.9%)、26例(38.2%)、28例(41.2%)和32例(47.1%)。手工测试与ACM测试的心房阈值无差异。33例因起搏器自动测定心房刺激除极波(ER)过小不推荐开启ACM功能。随访期间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Holter)均未见心房失夺获及感知不良。与普通电压和高电压起搏相比,自动阈值管理功能在心房输出方面分别节省50%,88%的能量消耗。结论 Zephyr5826起搏器ACM功能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低能量起搏心脏。部分患者术后因起搏器测定心房ER过小未能开启ACM功能,但在随访过程中ACM的开启比例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进一步研究诱卵器法在口岸媒介监测现场的应用技术。方法诱卵器法。结果 (1)诱卵器放置不同高度时,0m组和1m组的诱卵指数分别为87.68和83.79,0m组高于1m组(χ2=13.24,P〈0.005),0m组和1m组的幼虫密度分别为13.21条/个和11.23条/个,0m组高于1m组(t=2.259,P=0.05);(2)诱卵器放置不同时间时,4d、7d和10 d组的诱卵指数分别为28.00、74.50和76.41,4 d组低于7 d组(χ2=86.54,P=0.000)和10 d组(χ2=92.69,P=0.000),4d、7d和10d组幼虫密度分别为2.095条/个、9.11条/个和11.36条/个,4d组低于7d组(t=2.334,P=0.024),7d组低于10 d组(t=4.691,P=0.000);(3)诱卵指数和幼虫密度呈较为密切的正相关(0 m组r=0.779,P=0.008;1 m组r=0.794,P=0.006),不同监测时间和监测点诱卵指数和容器指数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结论在福州口岸建议诱卵器放置在地面上,放置时间为7~10d,以提高成蚊产卵率,增加敏感性;需进一步研究诱卵器法和布雷图指数、房屋指数和容器指数在口岸地区的关联性,探索评价指标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7.
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妊娠属于高危妊娠,孕前详细评估心脏病的情况,孕期多学科联合管理,根据患者的病史、瓣膜状况、抗凝药物剂量、孕周等综合分析,选择恰当的抗凝方案,密切监测病情并维持和调整凝血状态,围分娩期预先计划调整好凝血功能,以确保母儿安全。  相似文献   
998.
目前高龄备孕,尤其是超过40岁甚至45岁的超高龄人群备孕皆在增多,妇产科医生面临的除高龄所带来的高危产科外,如何最优化处理此类人群的妇科疾病同样是项巨大挑战。高龄孕妇常见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上皮内瘤变、瘢痕憩室等,临床关注的焦点在于能否妊娠、孕前是否需手术、手术治疗对妊娠影响以及尽少破坏生育功能的手术技巧等方面。文章结合相关文献,对上述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99.
病理学理论课教学是灌输病理学基础知识的基本手段,是医学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普遍应用LBL教学模式。如何让传统病理学理论教学模式从被动灌输方式转化为主动学习的过程,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内在动机,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病理学理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尝试"把书读厚及把书读薄"的教学思想有效应用到病理学教学中,通过引入"思维导图"优化相关教学内容;结合双师型培训机制,灵活做到将病理学"教薄教厚";积极创建网络互动平台,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现把病理学"学薄学厚"。  相似文献   
1000.
林红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9,27(12):1384-1387
目的 分析悬吊运动训练系统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康复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2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运用悬吊运动训练系统,连续康复治疗3个月。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评价两组患儿平衡及粗大运动功能,记录步长、步宽以及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评价步行能力,并比较不同年龄、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级对步行能力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GMFM 评分、BB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增加,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67、3.543,P<0.01);两组治疗前步行能力相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步宽显著降低,步长、MWS显著增加,且治疗后观察组步长、MWS显著高于对照组,步宽显著低于对照组(t=4.767、3.985、4.221,P<0.001);治疗后不同年龄及GMFCS分级患儿步宽、步长、MW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t=3.986、2.8782.986,P<0.001;GMFCS分级:t=4.043、4.173、3.875,P<0.001)。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悬吊运动训练系统能提升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及平衡能力,降低步行宽度,提升步速及步长,也能显著提升其康复效果,同时患儿年龄及GMFCS分级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