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78篇
  免费   1817篇
  国内免费   974篇
耳鼻咽喉   139篇
儿科学   302篇
妇产科学   137篇
基础医学   1188篇
口腔科学   304篇
临床医学   2450篇
内科学   1501篇
皮肤病学   296篇
神经病学   344篇
特种医学   547篇
外科学   1709篇
综合类   5378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2031篇
眼科学   193篇
药学   2371篇
  29篇
中国医学   1730篇
肿瘤学   717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539篇
  2021年   705篇
  2020年   628篇
  2019年   285篇
  2018年   368篇
  2017年   530篇
  2016年   382篇
  2015年   679篇
  2014年   957篇
  2013年   1184篇
  2012年   1760篇
  2011年   1769篇
  2010年   1661篇
  2009年   1574篇
  2008年   1592篇
  2007年   1467篇
  2006年   1344篇
  2005年   1069篇
  2004年   718篇
  2003年   584篇
  2002年   371篇
  2001年   370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PC-3)mRNA在肝细胞癌(HCC)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及其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60例HCC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GPC-3 mRNA的表达。PCR产物经凝胶电泳,比较H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GPC-3与-βactin条带的灰度值之比,半定量分析GPC-3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术后3年不易复发HCC患者的癌组织GPC-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GPC-3 mRNA在HCC癌组织中高度表达,阳性率为68.3%,癌旁组织中低表达或未见表达,术后3年内未复发的HCC患者癌组织中GPC-3 mRNA呈现低表达水平,GPC-3 mRNA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数目、有无包膜、门静脉癌栓、HBsAg及AFP水平无明显相关。结论 GPC-3 mRNA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可能是HCC的一种新的潜在的肿瘤特异标志物;癌组织中GPC-3mRNA低表达的HCC患者不易复发,可能是判断HCC进展和评价预后的一个潜在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系统评价高、低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患者临床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1期)、MEDLINE、EMbase、CBMdisc、CNKI中关于高、低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PD)患者临床功能障碍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文献检索起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0年4月。由2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而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2个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10天后PD患者的临床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DM=–4.75(–13.73,4.23)]。3个RCT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1月后对PD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DM=–8.51(–18.48,1.46)]。另外3个RCT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3个月后PD患者临床功能障碍(神经、行为和情绪状态,临床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DM=–5.79(–8.44,–1.13)]。在经颅磁刺激方案选择上,额部或运动皮质部的低频率(≤1Hz)、高强度(≥90%RMT)、多次数(≥3次)、长时间(≥3个月)的重复经颅磁刺激可能对PD患者临床功能障碍改善有积极影响,且具有远期效应。结论 PD患者开展低频长期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功能障碍。受纳入研究质量与数量限制,上述结果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调查四川省双流县居民健康体检现状,探索适合小康型乡镇卫生院的居民健康体检模式,并为提高体检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白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双流县24家镇级基层医疗单位(3家中心型卫生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18家一般型卫生院)的居民健康体检的开展情况.同时设计访谈提纲,对负责居民体检工作管理及实施者进行个人访谈.使用Epidate 3.1录入数据,采用SPSS 17.0对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处理,采用归类法对个人访谈资料进行定性研究.结果 2008~2010年8月双流县开展居民健康体检的基层医疗单位逐年增多,至2010年8月,全县24家镇级医疗单位已全部开展.但存在居民参检率不高、档案利用效果不佳等问题.结论 ①基层医疗单位开展居民健康体检应扎实做好体检工作准备,加强组织,扩大宣传,不断提高参检率;②加快健康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加快体检信息的处理分析;③应根据体检信息不断优化体检项目,提升体检人员资质,加快体检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94.
CT灌注成像鉴别兔腋窝炎性增生性与转移性淋巴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PI)鉴别腋窝炎性增生性与转移性淋巴结的价值。 方法 将14只健康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建立腋窝炎性增生性淋巴结模型和VX2种植性乳腺癌腋窝转移性淋巴结模型,建模成功后行CTPI。分析两组淋巴结病变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各CT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间的差异,并以病理为基础初步对BF、BV值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进行相关性研究。 结果 转移组淋巴结BF值明显高于炎症组(P=0.004),分别为(150.00±70.00) ml/(min·100 g)、(75.00± 40.00)ml/(min·100 g);BV、PS及MTT值与炎症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转移组淋巴结的TDC呈速升速降型,炎症组淋巴结的TDC以缓慢上升型为主。两组淋巴结的BF、BV值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821,P<0.001;r=0.519,P=0.001)。 结论 CTPI可在毛细血管水平反映兔淋巴结的血流灌注状况,推测淋巴结内血管生成状态,有助于鉴别良、恶性淋巴结。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比较不同预防性用药方案在新置腹膜透析导管患者的使用情况,探讨抗生素用药在预防新置腹膜透析导管患者术后发生腹膜炎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接受腹膜透析置管术开始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173例。按照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方法分为3组,A组:患者在腹膜透析置管术后3天内使用含有头孢唑啉0.25g/L的腹透液,共计101例次;B组:患者在腹膜透析置管术前3h静脉滴注头孢唑林0.5g,共计48例次;C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天均未使用抗生素,共计24例次。比较3组患者术后14天内腹膜炎的发生率。结果 A组101例患者中1例出现腹膜炎,发生在术后第11天,占0.99%;B组48例患者中2例出现腹膜炎,均发生在术后第1天,占4.17%;C组24例患者中4例出现腹膜炎,3例发生在术后第1天,1例发生在术后第2天,占16.67%。对3组患者腹膜炎发生率进行两两比较,A组与C组比较,P=0.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膜透析置管术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用药十分有必要,术后腹腔内给药或术前一次静脉用药能有效预防术后腹膜炎发生。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分析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ChiCTR)注册的特殊人群高血压相关临床试验的研究现状和热点,为我国开展特殊人群高血压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hiCTR数据库(截至2019年08月31日,试验注册状态不限),搜集所有关于特殊人群高血压的临床试验,从试验的一般特征、研究疾病、研究类型、干预措施、主要指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ChiCTR注册的特殊人群高血压相关临床试验64个,近3年注册试验数为41个(64.1%)。46个(71.9%)试验的注册状态为预注册。注册作者所在单位主要为高校或医疗机构(61个,95.3%),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河北6省/市的试验注册数量占总数的60.9%。研究疾病病种以老年高血压、高血压脑卒中为主,占总数的50%。37个(57.8%)临床试验为干预性研究,其中21个(56.7%)临床试验采用药物干预。血压、血糖、心脑血管事件、血脂、头颅MRI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为使用频次较高的结局指标,共占总频次的58.5%。其中大部分血压测量未注明采用何种测量方式(22次,64.7%)。结论 ChiCTR注册的特殊人群高血压相关临床试验数量呈递增趋势,但存在地区不均衡性。老年高血压的药物干预相关临床试验为研究热点。但大部分试验血压测量未注明测量方式,部分研究者注册不及时,建议研究者进一步加强开展高质量临床试验的意识。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在曲面断层片上表现为下颌管与下颌第三磨牙影像重叠的患者,其二者在锥形束CT(CBCT)上的位置关系,为临床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方法:研究184颗(146例患者)在曲面断层片上表现为与下颌神经管有影像重叠的下颌第三磨牙,在CBCT上其牙根与下颌神经管的位置关系。分析两者之间位置关系与阻生类型、性别、曲面断层片上下颌神经管骨白线是否可见的相关性。测量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接触的患者其接触的长度及宽度,分析接触长度、宽度与牙根和下颌神经管相对位置的相关性。结果:CBCT图像上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之间是否接触,与其在颌骨内的深度相关,低位阻生接触可能大(P=0.002),与性别相关,女性多(P=0.020);当曲面断层片中下颌神经管骨白线不可见时,接触可能大(P=0.001)。当下颌神经管与牙根舌侧接触时,接触的长度、宽度可能较大。结论:CBCT与曲面断层片相比能更好地体现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的关系,提供更准确的术前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998.
廖培娇 《护理学报》2002,9(4):34-35
笔报道肝叶切除手术治疗肝内结石的护理,提出护理要点包括;做好心理护理,术前积极护肝治疗,尽量行深静脉穿刺减少静脉穿刺次数;术后重点观察腹腔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及时发现早期的并发症,注意防治常见的并发症如胸腔积液和切口感染,认为做好肝叶切除治疗肝内结石的手术前后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和防治手术并发症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安胃汤治疗胃溃疡的远期疗效。方法将86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43例,中药组口服安胃汤6周,西药组使用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三联方案治疗6周;观察并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1年后溃疡复发率、Hp根除率、中医证候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Hp根除率、近期临床疗效及治疗后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安胃汤对胃溃疡有较好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检测人胃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10号染色体缺失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PTEN)、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mRNA表达,探讨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PCR法检测60例人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20名正常胃组织中PPARγ、PTEN、Akt 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三者与胃癌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及患者性别、年龄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PPARγ及Akt 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P<0.05),而PTEN mRNA 表达水平明显较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低(P<0.05),在癌旁组织与正常胃组织间PPARγ、PTEN、Akt mR-NA的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异。胃癌组织中PPARγ、PTEN、Akt mRNA表达量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而与胃癌的 TNM分期、侵犯浆膜、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PPARγ与PTEN 的表达呈负相关(rs =-0.492,P<0.05),与 Akt 表达呈正相关(rs =0.623,P<0.05),PTEN与Akt表达呈负相关(rs =-0.565,P<0.05)。结论 PPARγ、Akt在胃癌中高表达而PTEN呈低表达,三者中存在明显相关,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