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83篇
  免费   4502篇
  国内免费   2274篇
耳鼻咽喉   569篇
儿科学   595篇
妇产科学   262篇
基础医学   2494篇
口腔科学   726篇
临床医学   5507篇
内科学   3380篇
皮肤病学   408篇
神经病学   872篇
特种医学   1668篇
外科学   3654篇
综合类   12836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5405篇
眼科学   542篇
药学   5985篇
  58篇
中国医学   4908篇
肿瘤学   1982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585篇
  2022年   1439篇
  2021年   1674篇
  2020年   1566篇
  2019年   803篇
  2018年   811篇
  2017年   1219篇
  2016年   863篇
  2015年   1751篇
  2014年   2322篇
  2013年   3092篇
  2012年   4372篇
  2011年   4395篇
  2010年   4124篇
  2009年   3676篇
  2008年   3646篇
  2007年   3541篇
  2006年   3072篇
  2005年   2419篇
  2004年   1875篇
  2003年   1283篇
  2002年   931篇
  2001年   928篇
  2000年   615篇
  1999年   264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64年   8篇
  1963年   10篇
  1962年   7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目的 探讨全蝎醇提物(Ethanol Extracts of Scorpion,EES)与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干预氯化锂一匹罗卡品(Lithium Chloride-Pilocarpine,Licl-Pilo)慢性点燃模型大鼠癫痫发作的疗效.方法 186只成年雄性大鼠除6只设为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均建立Licl-Pilo慢性点燃大鼠模型,遣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VPA干预组、低 EES 剂量干预组(EESL干预组)、中EES剂量干预组(EESM干预组)和高EES剂量干预组(EESH干预组)各36只.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分别灌胃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VPA干预组灌胃给予VPA溶液[浓度为120 ms/(kg·d)],EESL干预组、EESM干预组、EESH干预组灌胃给予EES溶液[浓度分别为290 ms/(kg·d)、580 nag/(kg·d)及1160 ms/(kg·d)],观察30天内致痫大鼠慢性癫痛自发性发作(spontaneous seizures,SRS)、发作级别、发作次数,并进行组问比较.结果 Licl-Pilo慢性点燃模型鼠的造模成功率为85.65%,各实验组SRS发生频率5~15次/周.治疗后,EESM干预组、EESH干预组和VPA干预组癫痫大鼠痫性发作级别及SRS发作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SL干预组治疗效果不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定剂量的EES能显著降低癫痫大鼠的自发性发作,且与疗效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即剂量越大疗效越好,该结果 为EES的抗癫痫作用提供了行为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2.
目的:探讨下颌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DCS)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报道1例发生于下颌骨的FDCS患者,通过问诊及专科查体,结合放射线、CT检查及病理检查,分析该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手术采取在肿瘤外1.5cm截骨,并配合放疗,该患者经5年复诊未见复发。结论:初步明确下颌骨FDCS的诊断方法,确诊必须依靠免疫组化,主要特征为CD21(+),CD35(+),治疗应采取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43.
梁松涛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7):1761-1762
该文首次对黑水城出土的一则西夏文药方进行翻译、释读与考校,认为此药方为调和脾胃、补中理气之"人参半夏散"方,其组方为"人参、南荆芥、黄耆、青皮、半夏蒂、槟榔、白术、五味子、天门冬、柴胡、茯苓、山楂、麻黄根",此西夏文药方所依据的底本应为某种已佚汉文医籍。  相似文献   
944.
目的 探讨寰枢关节不全脱位的影像学检查及结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50例可疑寰枢关节不全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X线、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比较X线、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结果 .结果 多层螺旋CT诊断肯定脱位的诊断率最高为42.00%,与X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线旋转性脱位、后脱位诊断率较低,多层螺旋CT和MR间脱位分型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寰枢关节不全脱位的影像学检查效果显著,多层螺旋CT诊断率高,经济适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45.
梁银芳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41+43-41,43
目的对临床观察在精神科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精神科患者76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临床观察;并从一般资料、观察方法以及观察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精神科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临床症状及HAMD评估结果中,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95%,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观察是医护人员的基本功,与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以及护理经验呈正相关,精神科医护人员需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水平,提高对精神病患者临床症状的观察和判断能力,确保护理的质量,进而提升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946.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子宫动脉置管与静脉全身化疗不同给药途径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43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子宫动脉置管(观察组23例)与静脉全身化疗(对照组20例)后癌组织的VEGF mRNA表达,评定化疗近期效果。结果:2种方法治疗晚期宫颈癌临床缓解率相似,子宫动脉置管可明显减少化疗引起骨髓抑制和肝功能损害,化疗后宫颈癌组织VEGFmRNA表达较静脉全身化疗明显降低(P<0.05)。结论:术前子宫动脉置管化疗可降低宫颈癌组织VEGF mRNA的表达,减少化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47.
目的探讨初孕妇健康教育对降低难产率的影响。方法对100例愿意接受此实验的初孕妇实施健康教育,以常规围生检查的100例作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产时心理反应。结果实验组产程时间、难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初孕妇健康教育能有效缩短产程时间和降低难产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8.
目的比较红外额式体温计与传统玻璃水银体温计测量新生儿体温值的差异,研究红外额式体温计应用于新生儿体温测量的准确性及稳定性。方法对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202例不同保暖环境下即婴儿床、暖箱、辐射抢救台上的新生儿分别应用红外额式体温计测量前额温度和玻璃水银体温计测量腋下温度,每例新生儿均应用两种方法测量体温,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两种测量方法的测温效果及相关性。结果红外额式体温计与传统玻璃水银体温计所测得新生儿体温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二者呈直线正相关。婴儿床、暖箱和辐射抢救台3种不同保暖环境下额温与腋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红外额式测温计具有很好的准确性,适用于NICU新生儿。  相似文献   
949.
王晶  陈晓楠  梁媛  王玲  罗萍  张银玲 《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130-131,155
目的探讨医疗风险决策信息框架对军校医学专业大学生决策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肺癌治疗决策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293名大学生,将其随机分成三组:正面框架组,负面框架组和平衡框架组。结果正面框架组被试保守和冒险方案选择百分比分别为63.4%和36.6%;负面框架组为24.6%和75.4%,差异具有显著性(χ2=30.550,P=0.000)。确认被试风险偏好基线水平的平衡框架中选择保守和冒险的比例相近(49.5%,50.5%)。与基线水平比较发现,仅在负面框架与基线水平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此外,男女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军校医学专业大学生在肺癌治疗风险决策情境中的基线水平接近中性,负面信息刺激导致冒险偏好。  相似文献   
950.
目的对比传统开腹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差异,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007年1月—2011年7月期间于该院行胆囊切除术的2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1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进行胆囊切除,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并发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生发生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