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13篇
  免费   4938篇
  国内免费   2581篇
耳鼻咽喉   634篇
儿科学   689篇
妇产科学   324篇
基础医学   3094篇
口腔科学   810篇
临床医学   6179篇
内科学   4128篇
皮肤病学   479篇
神经病学   1132篇
特种医学   1812篇
外科学   4056篇
综合类   13654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5969篇
眼科学   636篇
药学   6608篇
  61篇
中国医学   5181篇
肿瘤学   2277篇
  2024年   242篇
  2023年   679篇
  2022年   1614篇
  2021年   1928篇
  2020年   1803篇
  2019年   987篇
  2018年   972篇
  2017年   1382篇
  2016年   1035篇
  2015年   1965篇
  2014年   2565篇
  2013年   3371篇
  2012年   4719篇
  2011年   4726篇
  2010年   4404篇
  2009年   3886篇
  2008年   3896篇
  2007年   3797篇
  2006年   3317篇
  2005年   2651篇
  2004年   2136篇
  2003年   1557篇
  2002年   1172篇
  2001年   1132篇
  2000年   739篇
  1999年   342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79年   8篇
  1964年   8篇
  1963年   10篇
  1962年   7篇
  1959年   8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肱骨近端记忆接骨器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索肱骨头解剖颈至外科颈及肱骨近端干段骨折、骨不连的内固定新技术。方法 根据生物记忆材料镍钛合金性能与肱骨近端解剖生理特征,研制肱骨近端记忆接骨器(proximal humerus memory connector,PHMC),并临床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畸形愈合、骨不连共22例。患者平均年龄41.7岁,平均随访18.5个月。结果 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平均3.6个月;骨不连骨性愈合时间平均4.5个月。骨愈合形式均呈骨板样骨替代,未见无序骨痂出现。PHMC术后弃用外固定,创伤反应期(7~12d)后,进行主动渐进性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按Michael Reese评分,平均88.5分。结论 PHMC能有效治疗肱骨解剖颈始至肱骨近端的各类型骨折与骨不连,亦为减少该部的假体关节置换探索出了新路。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突触蛋白-I(synapsin-I)在胚胎干细胞(ESCs)体外神经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作用。方法采用“五步法”和维甲酸(RA)法两种途径体外诱导ESCs向神经细胞分化,并以另一种可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肿瘤细胞-PC12细胞的诱导过程作参照,从不同的途径、不同的细胞进行比较.通过免疫组织化学、RT-PCR、Western blot方法观察这一过程中synapsin-I的表达变化.找出synapsin-I在ESCs向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变化的共同规律。结果结合形态学和其它神经特异性指标的变化,synapsin-I在ESCs和PC12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过程中具有早期即有表达,后逐渐升高,至分化成熟阶段达最高,后期又逐渐下降的变化规律。结论在ESCs的分化过程中,synapsin-I的表达存在特定的时空规律,并与ESCs的形态学改变相关,提示synapsin-I可能对ESCs在神经分化过程中的形态分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听性脑干反应(ABR)和40 Hz听觉相关电位(40Hz AERP)测试的相关性及对聋儿听力评估的重要性。方法:对401例6岁以下聋儿行ABR和40Hz AERP测试并比较。结果:ABR测试无反应者为589耳(73.4%),40 Hz AERP测试无反应者为311耳(19.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两种测试中有残余听力的耳数随阈值的升高,检出率亦升高,结论:ABR测试只反映高频听阈,无反应率高,而40 Hz AERP可显示低、中频的听阈,无反应率低。两种测试应同时进行,可全面了解聋儿的听力损失情况。同时因聋儿多为重度聋,更应及早选配助听器。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2 3例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在治疗前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核素心室造影测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并计算相对定量值。并于每一周期治疗后重复上述检查。结果 :蒽环类药物治疗一周期后 ,2 3例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明显下降 (P <0 .0 1)。其中 11例吡喃阿霉素、6例表阿霉素和 6例米托蒽醌治疗的患者 ,心肌相对定量值明显下降 (P <0 .0 5 ) ,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无明显变化 (P >0 .0 5 )。蒽环类药物治疗多周期后的 10例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较治疗前下降 (P <0 .0 5 )。 9例患者的心肌相对定量值 (最大累积剂量为 2 0 0mg/m2 )与一周期后无明显差别 (P >0 .0 5 )。10例患者治疗前及多周期治疗后LVEF均 >6 0 %,且化疗前后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能监测蒽环类药物所致的心肌损害 ,且较左室射血分数敏感 ,比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优越 ,有利于指导蒽环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5.
染色体1pter-p36.21杂合性缺失与瘢痕疙瘩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寻找瘢痕疙瘩1pter-36.21中可能存在的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H)区域,为发现和定位瘢痕抑制基因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25例瘢痕疙瘩组织和外周静脉血标本进行微卫星分析。结果瘢痕疙瘩组织在所选的位点上的LOH发生率为60%(15/2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的4%(1/25,P<0.05),在所选的位点上均未发现微卫星不稳定性(MSI)。D1S243位点、D1S468位点、D1S507位点、D1S199位点的LOH发生率分别为28%(7/25)、40%(10/25)、52%(13/25)、12%(3/25),其中D1S243、D1S468、D1S507的LOH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在D1S243-D1S468-D1S507位点的LOH存在与瘢痕疙瘩有关的潜在瘢痕抑制基因(SSG),而1pter-36.21上LOH微卫星不稳定性与瘢痕疙瘩发生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6.
羟基磷灰石/多聚左旋乳酸椎间融合器的力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羟基磷灰石和多聚左旋乳酸(hydroxyapatite/poly-L-lacticacid,HA/PLLA)制成的可吸收性腰椎椎间融合器(cage)的力学特性。方法:形状相同的HA/PLLAcage和Brantigan碳纤维cage及与cage外径相同的人尸体髂骨块各16枚,在材料实验机MTS上分别将3种椎体间置入体行压缩破坏(n=8)和压缩疲劳(n=8)试验,记录置入体压缩破坏时的最大压力、弹性系数以及1万次压力负荷后的高度变形率,并加以比较。结果:在瞬间破坏压力和弹性系数方面,HA/PLLAcage和碳纤维cage均显著高于髂骨块(P<0.05),但两种cage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1万次压力负荷后,两种cage的高度压缩率均显著小于髂骨块(P<0.05),且HA/PLLAcage的平均压缩率显著小于碳纤维cage(P<0.05)。结论:HA/PLLAcage和碳纤维cage较髂骨块具有更强的力学稳定性;与碳纤维cage相比,HA/PLLAcage不仅具有同等的瞬间抗破坏强度,而且具有更强的抗重复负荷变形的能力。  相似文献   
97.
2005~2007年我国非甾体抗炎药市场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骨骼肌肉系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为例,分析该类药物在2005~2007年的销售数量、销售金额及生产厂家风云榜。方法:采用药物分类累加的方法统计2005~2007年非甾体抗炎药的销售数量和金额排序,并对前10位药品销售数量和金额对比,及前10位厂家对比。结果:双氯芬酸稳居销售榜首,美洛昔康、布洛芬等药物位居其后。结论:新一代的非甾体抗炎药已经占据主要市场,各类药物各有特色,但是仍需注意其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8.
患者男,55岁,腰4~5椎间盘突出术后5个月,腰痛、右下肢无力4个月。患者5个月前因椎间盘突出症(右侧神经根型)在当地医院行髓核摘除术,术后1个月出现腰痛、右下肢无力,至今未见好转故入我院进一步诊治。体检:右侧下腹部可闻及明显的血管杂音,右侧足背动脉明显减弱。CT血管造影(CTA)检查显示右侧髂总动脉近端血管破口,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形成(图1、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瘘口位于腰4~5椎间盘右侧,右侧髂总动脉显影后髂总静脉、下腔静脉随即显影,提示右侧髂总动脉-静脉瘘形成(图3、4)。经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引入导丝使之进入腹主…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美罗培南在家兔胆汁中的浓度及其分布规律,为预防和治疗胆道感染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家兔行胆总管造瘘术,先留取空白胆汁,静脉注射美罗培南后分别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胆汁标本。行专属性试验后,取空白胆汁加美罗培南对照品和流动相,配成0.5~500μg/ml不同浓度的系列胆汁样品,经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采用外标法行药物色谱峰面积定量,以胆汁样品药物浓度对色谱峰面积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注射美罗培南后的家兔胆汁样品经预处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按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得出胆汁药物浓度,从而了解美罗培南的胆汁药物浓度-时间分布情况。结果专属性试验显示,在本研究的流动相色谱条件下测定药物,胆汁杂质峰、美罗培南药物色谱峰分离效果良好。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S=2209.10C-1251.34,r=0.9999,美罗培南的最低定量限为0.5μg/ml。家兔静脉注射美罗培南(75mg/kg)后即时在胆汁中达(38.36±14.17)μg/ml,远远超过其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90)0.031~2μg/ml,之后美罗培南的胆汁药物浓度随时间而迅速降低。用药后180min,胆汁中的药物均被完全消除。结论美罗培南在胆汁中能达到较高的有效杀菌浓度,可作为预防和治疗胆道感染的较佳的药物。由于消除速度较快,临床用药应缩短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100.
骨巨细胞瘤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骨巨细胞瘤(GCT)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ABC)的认识和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GCT继发ABC的X线、CT、MRI和病理学资料,分析和总结其影像征象。结果12例中6例病变发生于长管状骨,6例发生于盆骨。12例病变X线均表现为囊状膨胀性溶骨性骨破坏,10例呈偏心性破坏,2例为中心性破坏;4例病灶内出现骨性分隔,6例骨皮质中断,4例出现软组织肿块,有明显硬化边者2例。10例行MR平扫和增强检查,均呈多囊的囊实性膨胀性肿块,8例为边缘性实性结节,2例为实性基础上的广泛囊变,全部患者均可见多个液一液平面,7例出现软组织肿块;1例肿块内可见局灶性含铁血黄素沉着。8例行螺旋cT平扫、增强、CT血管成像(CTA)和三维(3D)多平面重组(MPR),病变显示为囊实性肿块,骨皮质破裂并形成软组织肿块5例,6例肿块内出现液.液平面,全部肿块实质性部分和囊壁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3例肿块内可见增粗迂曲的供血动脉,未发现动静脉畸形。12例手术所见和术后病理显示肿块均由多发含血的囊腔和实性部分组成,病理诊断结果均为GCT伴发ABC,其中Ⅱ级GCTl0例,Ⅲ级2例。结论GCT伴发ABC并不少见,充分理解其病理组织学基础,并选择恰当的影像检查方法(X线+MRI或X线+CT)对其正确诊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