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061篇
  免费   43759篇
  国内免费   22054篇
耳鼻咽喉   3928篇
儿科学   6551篇
妇产科学   2339篇
基础医学   25082篇
口腔科学   7348篇
临床医学   48462篇
内科学   33226篇
皮肤病学   4800篇
神经病学   7605篇
特种医学   155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3954篇
综合类   116192篇
现状与发展   93篇
预防医学   48407篇
眼科学   4787篇
药学   50510篇
  667篇
中国医学   44796篇
肿瘤学   17541篇
  2025年   34篇
  2024年   6049篇
  2023年   6667篇
  2022年   14025篇
  2021年   17106篇
  2020年   15178篇
  2019年   8059篇
  2018年   8313篇
  2017年   11591篇
  2016年   8637篇
  2015年   15969篇
  2014年   20425篇
  2013年   25995篇
  2012年   37220篇
  2011年   39829篇
  2010年   36053篇
  2009年   31594篇
  2008年   32385篇
  2007年   31164篇
  2006年   27299篇
  2005年   21390篇
  2004年   15110篇
  2003年   12173篇
  2002年   9264篇
  2001年   8409篇
  2000年   6296篇
  1999年   2266篇
  1998年   519篇
  1997年   402篇
  1996年   383篇
  1995年   334篇
  1994年   326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54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100篇
  1986年   100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51篇
  1965年   16篇
  1959年   27篇
  1958年   36篇
  1957年   36篇
  1956年   23篇
  1955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部分先天性牙颌畸形及颌骨外伤后错位愈合所致咬合关系异常的患者,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接受正畸或正颌外科矫正时,探讨应用可摘局部义齿进行双牙列的美容修复,以改善其咀嚼功能及美观效果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可摘局部义齿对患者进行双牙列义齿修复,并进行随访调查。结果经2~5年随访发现,利用此修复方式能较好的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及面部的美观。结论采用可摘局部义齿对某些咬合关系异常的患者进行双牙列修复,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其制作方法简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52.
上颌前磨牙颈部宽、厚、曲度的测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手工测量并获取自然上颌前磨牙颈部数据,为上颌前磨牙区种植美学基台研究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并为种植修复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精度游标卡尺测量608个离体上颌前磨牙(其中上颌第一前磨牙296个,上颌第二前磨牙312个)颈部宽度和厚度,牙颈曲度,釉牙骨质界(CEJ)下1.5mm颈宽、颈厚;运用SPSS 13.0软件对所测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测量并分析得出各指标的均值、标准差、上下四分位间距值。结论:所测数据是对西安地区人前磨牙颈部数据的进一步补充完善,为西安地区上颌前磨牙区牙颈部修复美学、种植体牙龈美学成型基台的设计研发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微型种植体作矫正支抗和正颌手术配合矫正治疗后患者上前牙牙根吸收情况,了解牙根吸收率与牙齿移动距离和受力时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测量牙片中的牙根长度,计算牙根吸收率。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前后不同及相同牙位、拔牙组及非拔牙组的牙根吸收率,同时记录疗程长短。结果:两种治疗方法的牙根吸收率差异没有显著性;但是治疗疗程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两种治疗方法的牙根吸收率是一致的;牙根吸收率与牙齿移动距离和受力时间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54.
雌激素对牙周膜细胞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明确雌激素对体外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迁移、增殖和碱性磷酸酶的影响,以探讨雌激素对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SD大鼠来源的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经传代培养至第四代,建立体外创伤模型,分别在普通培养基和含雌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观察测量细胞迁移情况,运用MTT、酶联检测仪测定细胞的增殖速度,对细胞的ALP进行提取和测定。结果:MTT结果硅示加入雌激素对该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在含雌激素的培养基中成纤维细胞的迁移速度加快;同时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ALP表达娃著提高。结论:雌激素能明显促进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迁移,促进其分化。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小鼠釉质发育过程中成釉器中间层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其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tissue non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TNSALP)的表达,探讨中间层在釉质形成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取出生后1、3、5、7、9、11、15d的BALB/c小鼠56只,解剖分离含下颌第一磨牙区的下颌骨,脱钙,制片,HE染色进行牙釉质发育情况的组织学观察,分别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PV二步法观察中间层细胞的凋亡及检测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并对TNSALP进行组织学定位.通过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半定量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q检验.结果:出生后1d.中间层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由比成釉细胞表达高的强阳性表达逐渐降低;至7d时,其表达为阴性,而且中间层细胞随釉质的发育逐渐凋亡.中间层细胞先于成釉细胞表达TNSALP,出生后5d时即呈现强阳性染色,而后其表达又逐步减弱;成釉细胞7d时开始出现阳性,且呈逐渐增强趋势.结论:中间层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及其TNSALP的表达与成釉细胞具有相关性,提示中间层细胞有可能参与成釉细胞的分化及釉质形成.  相似文献   
56.
MWCNTs/PMMA复合材料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多壁纳米碳管(MWCNTs),并将其用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增强,研究其力学性能变化。方法:用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VaporDeposition,CVD)法制备MWCNTs,将1mgMWCNTs均匀分散于15mL牙托水中,制备MwCNTs/PMMA复合材料,测试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观察断面形貌。结果:制备出MWCNTs均匀分散的MwCNTs/PMMA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延伸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弯曲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复合材料断面可见碳管与树脂之间结合良好,MWCNTs均匀弥散分布在树脂基体中。结论:应用CVD法制备MWCNTs用于增强基托树脂,可有效改善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7.
目的:新型钛合金Ti-24Nb-4Zr-7.9Sn(TNZS)经过阳极氧化(anodic oxidation,AD)技术处理后,分析其表面的人成骨样MG63细胞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基因表达水平.方法:将人成骨样MG63细胞接种于Ti-6Al-4V、TNZS、AD-TNZS表面,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OPG、RANKL mRNA的表达量.结果:人成骨样MG63细胞在AD-TNZS表面的OPGm RNA表达量有所提高,而RANKL mRNA的表达量3组材料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阳极氧化处理的TNZS钛合金可能通过影响骨保护素、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调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平衡,从而促进种植体植入后的骨重建.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5种不同浓度(10g/L、20g/L、50g/L、100g/L、200g/L)的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牙栓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测定5种不同浓度的复方牙栓对牙周主要可疑致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复方牙栓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消化链球菌、变形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7种菌株间的抑菌圈直径不同、5种不同药物浓度之间的抑菌圈直径也不同,并且菌株和药物浓度两个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01)。上述7种菌株间的F值分别为:91.391、170.431、255.187、143.636、211.839、347.639、580.238(P〈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5种不同浓度的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牙栓在体外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以200g/L的给药浓度的抑菌效果最强。  相似文献   
59.
目的:检测并分析苯丙芘诱导的口腔上皮细胞癌变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寻找在口腔上皮细胞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方法:使用课题组前期建立的一株永生化细胞系,以及经过苯丙芘诱导而逐步产生的具有成瘤性的肿瘤细胞系【首代成瘤细胞(HB-56P)及典型鳞状细胞癌细胞(HB-94P)】,通过Affymetrix U133 plus 2.0基因芯片。检测在永生化细胞(HIOEC)向成瘤细胞转化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变化。使用GenSpring7.0进行标准化及单因素方差分析,通过Venn图分析差异基因在癌变不同阶段的变化,并进一步通过GO术语进行注释。对部分基因使用实时定量PCR在细胞系中进行了验证。结果:在HIOEC向HB-94P转化过程中,共有883条差异基因,大部分集中于肿瘤发生的早期阶段。差异基因主要涉及大分子代谢、信号传导等生物学过程。具有过渡金属离子结合能力、腺核苷酸结合能力及激酶活性。其蛋白产物主要是膜结合蛋白,位于核内或细胞骨架。IGFBP3、S100A8、MAP2K、KRT6B、GDF15和MET的表达基本符合芯片结果。结论:本研究检测了苯丙芘相关口腔上皮细胞癌变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为苯丙芘相关的口腔癌分子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
骨性Ⅲ类错是临床较常见的错畸形,其早期治疗一直是临床的难题之一。多数学者认为,临床上若早期开始治疗,大多数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畸形能得到明显的临床改善或治疗成功。文献报道约25%的患者需正颌手术治疗,因此,大部分骨性Ⅲ类错的早期治疗是必需的。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及临床探索,本文就国内外关于骨性Ⅲ类错的治疗时机、治疗方法以及适应证的选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