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9698篇 |
免费 | 39618篇 |
国内免费 | 2254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916篇 |
儿科学 | 6551篇 |
妇产科学 | 2327篇 |
基础医学 | 23680篇 |
口腔科学 | 6988篇 |
临床医学 | 47837篇 |
内科学 | 32793篇 |
皮肤病学 | 4722篇 |
神经病学 | 7501篇 |
特种医学 | 15459篇 |
外科学 | 33692篇 |
综合类 | 113593篇 |
现状与发展 | 93篇 |
预防医学 | 47546篇 |
眼科学 | 4749篇 |
药学 | 50136篇 |
666篇 | |
中国医学 | 42416篇 |
肿瘤学 | 171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17篇 |
2023年 | 5257篇 |
2022年 | 12903篇 |
2021年 | 16280篇 |
2020年 | 14517篇 |
2019年 | 7641篇 |
2018年 | 7991篇 |
2017年 | 11319篇 |
2016年 | 8385篇 |
2015年 | 15784篇 |
2014年 | 20244篇 |
2013年 | 25846篇 |
2012年 | 37207篇 |
2011年 | 39749篇 |
2010年 | 36057篇 |
2009年 | 31555篇 |
2008年 | 32375篇 |
2007年 | 31146篇 |
2006年 | 27309篇 |
2005年 | 21406篇 |
2004年 | 15116篇 |
2003年 | 12166篇 |
2002年 | 9253篇 |
2001年 | 8399篇 |
2000年 | 6282篇 |
1999年 | 2250篇 |
1998年 | 503篇 |
1997年 | 397篇 |
1996年 | 379篇 |
1995年 | 321篇 |
1994年 | 320篇 |
1993年 | 179篇 |
1992年 | 151篇 |
1991年 | 123篇 |
1990年 | 96篇 |
1989年 | 72篇 |
1988年 | 63篇 |
1987年 | 99篇 |
1986年 | 100篇 |
1985年 | 63篇 |
1984年 | 45篇 |
1983年 | 47篇 |
1982年 | 51篇 |
1965年 | 16篇 |
1959年 | 27篇 |
1958年 | 36篇 |
1957年 | 36篇 |
1956年 | 23篇 |
1955年 | 27篇 |
1954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去除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去除白细胞输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1例患者接受了去除白细胞红细胞悬液761U,(每人1 ̄8U不等),对其中200U红细胞悬液滤除白细胞前、后分别进行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并对其输血反应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应用白细胞滤器后,其白细胞数比过滤前显著减低,过滤前、后白细胞数分别为(6.16±1.44)×109/L与(0.12±0.10)×109/L(P<0.01),血红蛋白过滤前、后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61.58±23.31)g/L与(157.84±22.35)g/L,P>0.05。251例接受去白细胞受血者均未出现输血反应。结论:白细胞滤器能有效去除白细胞,去除白细胞能减少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52.
管状膨体聚四氟乙烯用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植入动物体内后与机体的关系。方法:管状膨体聚四氟乙烯两端闭合,内充DMEM培养液,埋入家兔皮下,观察宿主生命情况,于术后1、2、4、6周取出标本,行大体及光镜下观察。结果:家兔在植入膨体聚四氟乙烯材料及DMEM培养液后存活情况良好,DMEM培养液在1周时即已完全无色透明;4周时膨体聚四氟乙烯与周围组织有粘连,6周时粘连紧密;光镜下观察,各时间点材料间隙均可见着色,1周时可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无血管及组织细胞。材料内壁未见细胞附着。结论:植入膨体聚四氟乙烯材料及少量DMEM培养液对宿主动物存活无影响;管内外液体可相互交通,管状膨体聚四氟乙烯可作为组织工程化尿道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53.
动态增强MR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T2 WMR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预测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有病理或追踪结果的 4 8例脑病变患者 ,其中胶质瘤 2 5例 (高、低级别胶质瘤分别为 16例和 9例 ) ,非胶质瘤病变 2 3例。全部病例均行常规T1WI、T2 WI和EPI SE序列动态增强MR灌注成像。计算每个病灶的最大相对脑血容量 (rCBV)比值 (病灶最大rCBV/对侧正常脑白质rCBV)。分析胶质瘤的最大rCBV比值与其组织学级别的关系 ,并比较胶质瘤与非胶质瘤的灌注异常及常规MRI强化表现。结果 高级别胶质瘤 ( 16例 )的最大rCBV比值为4 .6 0± 1.98( 2 .5 5~ 9.2 2 ) ,低级别胶质瘤 ( 9例 )的最大rCBV比值为 1.86± 1.5 2 ( 0 .85~ 5 .72 ) ,经t检验 ,两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 <0 .0 1)。脑膜瘤、转移瘤、血管母细胞瘤、淋巴瘤均显示有局部高灌注 ,最大rCBV比值为5 .35± 2 .39( 3.15~ 12 .39) ,而有强化表现的脑梗死、脑炎性灶及放射性脑损伤表现为低、等灌注 ,最大rCBV比值为1.2 7± 0 .36 ( 0 .85~ 1.72 )。结论 MR灌注成像在胶质瘤的术前影像学分级预测上有重要价值 ,在脑胶质瘤的某些鉴别诊断上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4.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VEGF和NF-κB P65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因子VEGF和细胞核因子NF κBP6 5蛋白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视网膜母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VEGF和NF κBP6 5蛋白在 36例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③结果 NF κBP6 5在正常视网膜中呈阴性表达 ,VEGF在正常视网膜中呈弱阳性表达 ,而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两者均呈阳性表达。两者在肿瘤组织细胞中的表达与在正常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F =1 5 2、1 2 3,q =4 0 .1 1、2 7.2 0 ,P <0 .0 5 )。且VEGF在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神经浸润组与未浸润组的表达之间也有统计学差异 (q =1 0 .5 3,P <0 .0 5 )。 ④结论 VEGF和NF κBP6 5均参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形成 ,且VEGF可能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55.
阿拉瑞林与小剂量利维爱联合应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阿拉瑞林与小剂量利维爱(替勃龙)联合应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疗效及其耐受性。方法:研究对象为1998年1月~2001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实验组给以阿拉瑞林及利维爱,对照组单用阿拉瑞林。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血清E2、P、FSH、LH水平及AEMAb、CA125阳性率均明显下降;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在治疗结束后6个月,实验组中55%、对照组中45%患者妊娠,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未出现低雌激素症候群,而对照组中85%患者出现该症候群,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拉瑞林与小剂量利维爱联合应用不仅疗效好,而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56.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 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 P)分析结合 DNA直接银染技术检测 6 6例脑梗死 (CI)患者的载脂蛋白 E(Apo E)基因型 (其中家系中有明确脑梗死先证者的家族聚集性脑梗死 (FMACI)亚组 2 6例 ,家系中无脑卒中史的非家族聚集性脑梗死 (NF-MACI)亚组 4 0例 ) ,并与 9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 ,同时检测血脂、脂蛋白 (a) [L P(a) ]及部分载脂蛋白。结果 脑梗死组ε3/4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ε3/3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 ;两脑梗死亚组之间的ε3/4/ε3/3基因型频率虽有上升 /下降趋势 ,但未发现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FMACI组高密度脂蛋白 (HDL )水平明显低于 NFMACI组 (P<0 .0 5 )。结论 Apo 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ε4等位基因是脑梗死的易感因子 ,ε3等位基因对脑梗死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Apo E基因多态性和 HDL水平双重作用于家族聚集性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7.
腺性膀胱炎三种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的随访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腺性膀胱炎三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 8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分别行膀胱药物灌注、经尿道电切、经尿道电切加膀胱药物灌注治疗。随访观察症状缓解程度和膀胱镜病检结果 1年。结果 73例完成了随访调查 ,占 84.9%。三种方法治疗后症状缓解程度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膀胱镜病检复查 ,灌注治疗效果好于电切治疗效果 ,综合治疗效果好于电切治疗效果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比较灌注治疗后膀胱镜病检阴性例数 ( 2 2 /2 8)与综合治疗后膀胱镜病检阴性例数 ( 3 0 /3 4)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χ2 =1.0 60 ,P =0 .3 0 3 )。结论 膀胱药物灌注和经尿道电切加膀胱药物灌注的膀胱镜病检复查 ,效果好于电切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8.
肺隔离症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及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对5例肺隔离症患者的X线平片、CT、MRI表现进行分析,并对隔离的肺组织的供血动脉进行栓塞. 结果 X线平片主要表现为囊状或团状高密度影及支气管扩张样改变,CT、MRI可发现部分异常供血动脉,血管造影均能发现供血动脉,经异常供血动脉采用不锈钢圈栓塞后临床症状逐渐减轻、消失,随访6个月~1年,症状未再复发. 结论在影像诊断方面,X线平片难以确诊,CT、MRI可部分确诊,而DSA检查是肺隔离症诊断的金标准.经异常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肺隔离症安全,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9.
寻找有效的抗原表位是近期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免疫学特性使其成为肿瘤免疫治疗中一个吸引人的目标。从人和鼠系统获得的数据证实,细胞毒淋巴细胞(CTL)能识别hTERT特异的肽并杀死多种组织类型hTERT表达的肿瘤细胞。由于hTERT在人肿瘤组织中的广泛表达,在极少正常组织的低水平表达,临床试验已开始检验将hTERT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目标的可行程度。近期树突状细胞(DC)转运系统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提供了一个快速有效筛选抗原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在术后面神经肿瘤侵犯段功能评估上的价值和对早期面神经修复的指导意义。方法 比较术末面神经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和术后2周、6个月患侧面神经功能的H-B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术后6个月面神经H-B分级恢复到Ⅰ-Ⅱ级者,术末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均>0.3。结论 术末面神经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是判断术后面神经远期功能,特别是肿瘤侵犯段功能的重要指标,为术中直接修复面神经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