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40篇 |
免费 | 1314篇 |
国内免费 | 71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72篇 |
儿科学 | 210篇 |
妇产科学 | 39篇 |
基础医学 | 751篇 |
口腔科学 | 255篇 |
临床医学 | 1524篇 |
内科学 | 1001篇 |
皮肤病学 | 172篇 |
神经病学 | 336篇 |
特种医学 | 551篇 |
外科学 | 1088篇 |
综合类 | 3734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1676篇 |
眼科学 | 180篇 |
药学 | 1490篇 |
17篇 | |
中国医学 | 1369篇 |
肿瘤学 | 50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210篇 |
2023年 | 215篇 |
2022年 | 449篇 |
2021年 | 549篇 |
2020年 | 503篇 |
2019年 | 309篇 |
2018年 | 294篇 |
2017年 | 411篇 |
2016年 | 281篇 |
2015年 | 537篇 |
2014年 | 638篇 |
2013年 | 838篇 |
2012年 | 1190篇 |
2011年 | 1179篇 |
2010年 | 1140篇 |
2009年 | 1028篇 |
2008年 | 1096篇 |
2007年 | 1004篇 |
2006年 | 809篇 |
2005年 | 711篇 |
2004年 | 447篇 |
2003年 | 349篇 |
2002年 | 280篇 |
2001年 | 252篇 |
2000年 | 168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8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8篇 |
1965年 | 7篇 |
1964年 | 3篇 |
1963年 | 8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目的观察对心肌梗死便秘患者实施健康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84例有便秘表现的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干预措施。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首次排便时间及首次排便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2.45±0.55)d和(4.05±0.74)d,两组发生便秘分别为9例(21.4%)和20例(47.7%),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缩短、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干预有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排便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作用。方法:治疗组45例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对照组43例行单纯化疗,化疗方案相同。2~6个周期后判定疗效。结果:①治疗组有效率(CR+PR+SD)为73.3%,对照组有效率为69.8%,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主要系统的毒副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减轻(P<0.05)。③化疗后生存质量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虽不能提高临床疗效,但可以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电子胃镜、24 h食管pH值监测及胃食管反流病(GERD)Q评分三种方法在GER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于2011年4月—2012年6月因烧心、反酸等症状就诊于消化科门诊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胃镜组、24 h食管pH值监测组及GERD Q评分组,每组40例,分别接受电子胃镜、24 h食管pH值监测及GERD Q问卷评分,比较分析各种方法对GERD的检出情况。结果:24 h食管pH值监测组40例患者中病理性反流者19例,生理性反流者5例,GERD阳性率显著高于胃镜组及GERD Q评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组与GERD Q评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食道pH值监测可以对食管内反流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为GERD的临床诊断及不同类型的反流治疗方案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研究吗啡对离体培养人子宫内膜细胞、子宫平滑肌细胞、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和绒毛滋养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该效应中雌激素受体(ER)及阿片受体(MOR)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细胞、子宫平滑肌细胞、输卵管黏膜细胞和绒毛膜滋养细胞,给予递减剂量吗啡(吗啡浓度为1×10-4,1×10-5,1×10-6,1×10-7mol/L),并设置纳洛酮(终浓度为1×10-5mol/L)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细胞增殖效应,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测定ER mRNA和MOR mRNA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子宫平滑肌、输卵管黏膜及绒毛离体细胞培养,加入吗啡后通过生长曲线均表现出细胞增生降低,以24 h下降最为显著,吗啡干预组ER mRNA和MOR mRNA均下降,上述表现均存在剂量依赖效应;该作用在加入纳洛酮后会得到缓解。结论吗啡对离体培养子宫内膜细胞、子宫平滑肌细胞、输卵管黏膜细胞及绒毛膜滋养细胞存在直接损伤,表现为直接抑制细胞的增生与分化,该作用可能通过MOR,并下调ER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均相酶放大免疫检测技术(EMIT)测定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并用SPSS16.0软件对113例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年龄、性别、合并用药等因素对血药浓度的影响以及血药浓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24例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中,血药浓度〈4μg/ml2例,病情完全控制;4-12μg/ml19例,总有效率(完全控制+有效)为78.95%;〉12μg/ml3例,总有效率为66.67%。74例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中,血药浓度〈50μg/ml24例,总有效率为79.17%;50-100μg/ml43例,总有效率为81.40%;〉100μg/ml7例,总有效率为71.43%。联合卡马西平用药的13例,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浓度范围的百分率为61.54%;联合丙戊酸用药的12例,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浓度范围的百分率为16.67%。年龄、性别、合并用药等因素对血药浓度的影响及血药浓度与疗效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仅凭借所监测的血药浓度来调整剂量是片面的。在临床治疗中有效血药浓度只能作为一重要参考指标,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结合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给药剂量,以期用最小给药剂量,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生存期≥5年患者肝移植后糖尿病(PTDM)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肝移植术后生存期≥5年的102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PTDM组与非PTDM组,比较2组基本参数的差异,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进行PTDM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 102例患者PTDM患病率为34.1% (35/102),移植前糖尿病患病率为17.1% (17/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02,P<0.05).PTDM组术前BMI值和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TG者占比均明显高于非PTDM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I:(26.2±3.2) kg/m2比(23.3±2.1)kg/m2,肥胖:34.3%(12/35)比11.9% (8/67),高血压:48.6% (17/35)比4.5% (3/67),糖尿病:34.3%(12/35)比7.5% (5/67),高TG.11.4% (4/35)比1.5%(1/67),均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TDM的独立风险因素有:术前BMI[比值比(OR)=1.31,95%置信区间(CI):1.085~1.585,P=0.005]和术前糖尿病(OR=1.49,95%CI=1.33 ~1.66,P=0.000).结论 PTDM患病率高于移植术前糖尿病患病率,其独立的危险因素为术前BMI和术前糖尿病.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胆囊、胆总管结石疾病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胆囊、胆总管结石疾病患者280例,根据手术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60例,两组都采用内镜技术与外科手术联合治疗,其中治疗组采用微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无死亡病例;治疗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ALT与AST值都有明显提高(P〈0.05),而治疗组只有ALT有明显波动(P〈0.05)。结论胆囊、胆总管结石疾病微创治疗有更好的效果,对于肝功能的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